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云珠 《经济师》2000,(4):136-137
随着 2 1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从工业经济迈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 ,这是一场社会生产力的质的变革 ,其冲击力和影响力远远超过 2 0 0年前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冲击波。知识经济的兴起 ,将对城市建设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对城市建设档案事业提出什么新的要求 ?城市建设又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城市建设档案事业在发展知识经济中发挥什么作用 ?这不仅是城市建设工作者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也是城市建设档案工作者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就知识经济与城市建设档案事业的发展关系 ,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田剑英 《经济问题》2002,(11):36-38
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政府职能范围应按区域内外、地区性生产力布局、市场环境的制度保证和法律支持构筑大系统政府管理体系。根据经济地理优势和区域中心城市综合竞争优势的特点,构筑政府管理区域经济的模式;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改善制度结构,实现制度创新;发展电子政务,实现公共服务社会化,发挥电子政务和政务超市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勇 《经济师》2005,(7):50-51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处于知识经济的核心地位;高等教育作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库、新知识的创造源、新思想的发源地,是知识型产业的孵化器。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将发挥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区域中心城市创新生态圈以生物学为隐喻,注重发挥创新主体的能动作用,能够放大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优势。在回顾创新生态圈理论渊源的基础上,界定区域中心城市创新生态圈内涵,明确创新生态圈要素构成;以企业聚集发展为逻辑起点,探讨区域中心城市创新生态圈生态特征;基于生态学、创新理论等跨学科知识,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创新生态圈演进模型,探究其运行机制。研究认为,区域中心城市创新生态圈具有开放式协同、动态自调节、多样性共生、自组织演化等生态特征,其运行机制由协同共生机制、风险识别与防控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环境匹配机制共同组成。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知识评价指导体系”,按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英国、中国及北京,上海,广州1991至2002年的相关数据,利用算术平均,因子分析系统工具,对6国及3城市的知识发展综合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从而研究中国及3大中心城市发展知识经济的主要差距以及向知识经济转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城市经济的知识测度和城市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知识创新对城市发展、保持适度增长、提高就业率、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作用;提出城市经济的知识投入和产出指标,更新传统的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建议以工业化战略、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面向知识经济战略三种战略思想相结合,指导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7.
刘惠清 《经济纵横》1998,(6):57-58,31
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发展吉林经济刘惠清关海蓉进入21世纪,将是我国从工业化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的重要时期。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经济学概念。知识经济的出现,是对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毛小平 《江南论坛》2002,(10):12-14
城市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意。城市是社会文明进步、生产力发展的集中表现。列宁曾经说过,“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更加高度聚集、相互依存的发展时期,“将是一个城市世纪”。市场竞争、区域竞争,关键取决于城市综合能力的竞争。无锡能否形成整体竞争的新优势,取决于中心城市的综合发展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这也事关无锡发展大局、事关无锡地位形象、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可以说,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是实现市委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增创新优势、增强竞争力”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当前亟待深化研究、着力推进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创新、扩散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将主导着21世纪的世界经济格局和城市发展趋势,这既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阐述了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分析了知识经济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指出在新形势下,只有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才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有个基本特点,那就是全世界有共同的发展轨道,类似于坐标上的轨迹。古代和近代生产力系统简单,劳动工具这一要素可标示生产力发展水平。现代生产力系统复杂,要用多种坐标来标示。以生产力要素为坐标,科技要素标志先进生产力;以生产力主体为坐标,智力型劳动标志先进生产力;以生产力结构为坐标,知识经济标志先进生产力;以生产力功能为坐标,(人与自然)和谐型标志先进生产力。用聚合论分析,生产力的要素、主体、结构三个集大部分相交,接近重合,此三集与生产力功能这个集,有部分相交,但也有不相交之部分,其中有些还相互排斥。科学技术要素和知识经济结构如何实现和谐型功能,将是21世纪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实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推动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繁荣,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西部大开发与中心城市作用”研讨会。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中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城市发展为龙头带动西部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提出了不少新观点、新思路、新对策。现综合整理如下: 一.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重要作用 研讨会认为,应确立以城市为中心展开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指导思想。西部大开发不…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传耿 《经济论坛》2001,(21):10-11
知识经济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它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创新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发展,其影响因素、基本特征与建设途径等都有其时代特征。一、城市创新的意义1创新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传统的城市发展主要根据资源、设备、资本和国家分工要求来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但是,城市的快速发展及综合效益的显著提高,必须依据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又必须依靠创新。只有通过城市创新,才能不断开拓新市场,为城市发展提供新机遇与新动力。2创新是增强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3.
西方学者关于知识溢出效应研究的最新文献主要是从以下两个层面展开一是从宏观层面探讨知识溢出对城市的生产力和城市发展规模的影响作用,涉及了知识溢出与城市聚集经济、城市规模发展及产业发展;二是从微观层面讨论知识溢出效应,重点研究了知识传播机制,知识溢出与网络、空间距离及研发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评述,进一步提出了知识溢出效应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以城市产业集群式发展为导向的城市功能优化的方向和重点,认为应强化城市主导功能,加强城市功能创新体系建设,优化城市功能空间结构.本文以大连为例,分析了大连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战略对策,提出了大连临港型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知识经济基本理论为基础,根据《知识评价指标体系》搜集了英国、韩国、中国及京、沪、穗三大中心城市的相关指标数据,按1991年~2002年的时间序列进行纵向比较和趋势分析,并以英、韩两国为基准揭示中国三大中心城市知识发展水平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同时,将英、韩、中国三大城市各自的四项分类指标与人均GDP进行多元函数回归分析,根据回归结果,探索知识要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所依赖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在新的世纪,素质教育将完全融入知识经济之中,并成为其重要的生产力和经济力。素质教育通过对知识创新、知识消费和知识流转等多方面的作用来实现其强大的生产力功能。  相似文献   

17.
加快提高城市创新创业水平是中国转换增长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2007-2019年中国25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参照“中心-外围”理论的分析思路,讨论了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的影响在“与中心城市的距离”这一维度上的异质性和经济后果。结果显示,市场一体化显著提高了全国整体的城市创新创业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两者关系在欠发达城市更为显著;城市市场一体化对本地创新创业水平的影响依其与省内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其促进作用在距离中心城市100~200公里范围内最显著。进一步的经济后果分析表明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的促进作用在外围城市更为显著,进而有助于缩小省内中心-外围城市经济发展差距。研究结论为加快城市创新创业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与信息资源共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珊 《经济论坛》2002,(16):24-24
知识经济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必然会对我国图书馆事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知识经济中,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将明显增加,图书馆的地位将更加突出,作用更大,对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数字化电子出版物的出版,改变了图书馆的信息存贮、传递和检索方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图书馆的封闭式管理,信息资源以数字…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节点愈来愈成为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主体,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经济活动全球化,城市的空间分布和功能定位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有些城市由于其所在的地理区位和新的信息节点等因素,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将成为国际性的或全球性的大城市,协调和控制着未来全球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一论断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的新阐述 ,因此研究如何将知识 (硬科学包括高新技术和软科学、软知识 )转化为现实的先进生产力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是我们实现富民强国、社会进步的关键问题 ,价值转化观的引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智力的支持。本文将以知识经济为前提从价值转化的角度探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