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峰 《计划与市场》2001,(6):22-24,29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孕育了中国一代富豪。去年11月份世界著名的杂志《福布斯》列出了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笔者通过对中国内地前五十位富豪的研究剖析,发现了这个富豪群体所具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宋铮 《成功营销》2008,(2):160-160
中国以饮食文化闻名于世,在任何场合下,“吃”都是一个乐此不疲的话题。当中国人富裕起来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可能就是吃。  相似文献   

3.
《浙商》2013,(19):31-31
最新发布的2013年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千万富豪”已达105万,每1300人中就有—人是“千万富豪”,“亿万富豪”的人数也达到了6.45万。“千万富豪”的平均年龄为38岁,“亿万富豪”为40岁,均较上年降低了1岁,富豪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一大原因便是二代富豪的增多。  相似文献   

4.
胡泳 《商界名家》2003,(8):33-35
如果没有“官商结合”,就不会有时下的“问题富豪”——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中国“红顶商人”的历史沿革。要知道,中国“红顶商人”无不是“官商结合”的产物。那么,今天的“问题富豪”是不是昔日中国“红顶商人”的“轮回”呢?  相似文献   

5.
赵晓 《商界名家》2003,(8):27-27
富豪接连出事不能说有100%的必然性,但有相当大的必然性。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富豪都是“转轨富豪”,也就是在不规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富豪.而不是成熟市场经济出现的“市场富豪”。  相似文献   

6.
“每年至少要消费8299万元”一这是“富豪榜专业户”胡润为“中国新贵族”划定的最新消费标准。前不久,胡润抛出一份“2008中国新贵族消费门槛”,据他称,符合这一标准的中国新贵富豪共有5万人。  相似文献   

7.
和与悖     
刘志明 《商业时代》2006,(10):95-96
我们期待中国人在富裕起来的所有过程中,都能够处理好“金钱与道德”这对范畴,对市场化的中国式“中和”做精彩的注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钟伟 《商界》2009,(9):28-28
1980年代初,作为先富裕起来代名词的“万元户”,经过30年中国金融的洗礼,财富的膨胀和缩水状况如何?  相似文献   

9.
张翼 《商界名家》2003,(8):30-32
继仰融之后,中国二号富豪杨斌、上海首富周正毅相继落马、身陷圈圄。尽管“问题富豪”只是富豪中的一部分.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社会转型期。中国富豪的良知、品德正在面临律令以及公众的无情拷问。《商界名家》在这里请出有着“中国首富”之称的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河北首富”卓达集团总裁杨卓舒,畅谈财富的终极意义与归宿。  相似文献   

10.
李岭 《商界领袖》2004,(6):24-25
现在,早年的弄潮儿挖完了一桶又一桶金,的确富了起来。但富起来并不是一切。他们中的不少人并没有因为富裕而感到幸福。在当前的一大批富豪中,又有几个人能挺着圆圆的肚皮大声地说他那一桶桶金子都是那么干净呢?他们仍在为人身和财富的安全而担忧。在某种程度上。这与他们周围还有更多的人没有富起来。有着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进入2010年,中国的财富积累已经超过了30年,80后也已经30岁了。 据《福布斯》最新统计,中国的千万富翁有44万人,亿万富豪超过1.8万,中国已经成为亿万富豪人数排名第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富豪人数惊人地增长,与中国楼市的高速增长密不可分,最新的福布斯中国内地400富豪榜单中,有154位来自房地产业,房地产成为名副其实的“富豪高产田”。  相似文献   

12.
2006年7月18日,《南方周末》发布了中国顶级富豪精神世界调查报告,人均财富超过22亿元的60位内地富豪接受了问卷调查,内容涉及金钱、事业、两性、信仰等诸多方面。调查显示,多数富豪对金钱爱恨交加,内心充满不安全感,虽然拥有巨大财富,但并没有真正掌握自己内心的命运。这个“不安全感”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内地富豪心理的真实反映,用另一位学者的话说:“内地富豪还在围绕着财富、事业转,还没有达到围绕社会转的层次,远未达到‘企业家’这个境界和水平。现在还处在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罗志红 《商界名家》2003,(10):20-23
“我们只看到他们拥有财产的富裕.却没看到他们被财产驾驭的贫苦;我们只看到他们身上的‘原罪’,却没看到他们染上‘原罪’时的痛苦和无奈;我们只看到他们‘为富不仁’.却没看到许多‘为富仁者’也没有好下场……”这是不久前兰州富豪民营企业家刘恩谦遭遇枪杀后,笔者在互联网里又一波“仇富情绪”的讨论热潮中看到的一则帖子。这样的帖子虽不主流.却不乏理性。这让人不由想到同样遭遇枪杀的山西富豪民营企业家李海仓和他的儿子李兆会。当父亲突然撒手人寰.年纪轻轻的李兆会被迫弃学出任海鑫集团掌门时.这位稚气未脱的小伙子顿时满脸苍凉,他说:“父亲的财富对于我是沉重的压力.我没有快乐.有的只是责任。其实,当富人抑或民营企业家因为拥有大量财富的特殊性而招致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时.正确反思富人抑或民营企业家的生存状态.并把他们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给予应有的同情和关怀.不失为当下中国一个十分必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正在成为世界各地青睐的旅游消费者,他们为当地经济注入越来越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我们期待中国人在富裕起来的所有过程中,都能够处理好“金钱与道德”这对范畴,对市场化的中国式“中和”做精彩的注解  相似文献   

16.
2013年,中国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上亿万富翁最多的国家,中国富豪数量212人,而美国富豪的数量为211人。从富豪数量变化,折射中国城市经济带,富豪的行业,折射出中国产业的严重倾斜。  相似文献   

17.
数字     
《商业文化》2007,(5):12-12
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上演“穷光蛋变富豪”的故事,然而,由一穷二白晋升“中国首富”的版本却几乎没有。2011年中国内地的“新首富”、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是个特例。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一旦富了就免不了要被怀疑,且愈富愈遭疑;一个富人,一旦露富就意味着要挨整了,即使大富豪也有办法将你整没……这样的情形,是中国才有的问题,还是中国富人本身就有问题?这种追问随着《商界名家》的“中国地方富豪追踪”采访行动的启动而开始,而在对“新疆首富”孙广信的采访结束时加重(见本期《商界名家》报道)。  相似文献   

20.
江山 《华商》2011,(11):35-36
白皮书的编撰者胡润承认,很多富豪选择移民也和观念的转变有关,“他们选择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更加追求生活质量,不想再像以前那么忙碌地去生活,尤其现在企业家二代起来之后。”可见,如果把逐渐增加的富豪移民和中国人才流失与财富向海外转移简单画上等号,恐怕失之武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