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锐泓  余涛 《商界名家》2006,(12):43-45
自2005年3月,张海被羁押之后,健力宝迷局一度为人们所淡忘。2006年11月2、3日.在“享受”了18个月看守所的“免费食宿”之后,张海面对的是佛山中院对其涉嫌职务侵占和挪用健力宝集团巨额资金的审判。  相似文献   

2.
3月14日,健力宝正式推出冰红茶、冰绿茶、麦香茶3大系列茶饮料,这是健力宝继推出“第五季”、“爆果汽”之后的又一大动作。业界普遍认为,健力宝这次进入茶饮料行业标志着其已初步完成软饮料产业的布局。  相似文献   

3.
姜汝祥 《中国工商》2005,(4):104-105
狼性逻辑促突破 目前,中国相当一批优秀企业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停滞,普遍面临着“突破问题”。比如海尔连续几年在800亿左右徘徊,联想业绩增长迟缓,TCL并购后正在步履艰难地谋求突破;还有更多的为我们所熟悉的著名企业,像方正、健力宝、三九等也进行艰难。难道辉煌真的已成为历史了吗?  相似文献   

4.
《浙商》2009,(2):21-21
台湾统一再度出手,投资2.4亿元注入三水健力宝,在大陆首次涉足碳酸饮料生产业务。本次注资由统一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开曼统一注入,后者持有三水健力宝69.77%的股权。三水健力宝剩余30.23%股份由统一企业另一家全资子公司持有。此次统一增加投资之后,三水健力宝将在国内开始生产碳酸型饮料,实现产销合一。  相似文献   

5.
刚刚增持北方安德利果汁股权的台湾统一企业再度出手,投资2.4亿注入三水健力宝,在大陆首次涉足碳酸饮料生产业务。2008年12月17日,台湾统一集团宣布向中国大陆饮料分销商三水健力宝贸易有限公司注资2.4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6.
健力宝的发展就是中国国企发展的一个缩影:破烂小厂起家,个人力量造就企业辉煌,困局,改制。如今的民企健力宝正酝酿着再次腾飞。这一次,它还会再次让人们失望吗?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14日,健力宝正式推出冰红茶、冰绿茶、麦香茶3大系列产品,茶饮料市场的确热闹非凡,健力宝的介入将促使竞争继续升级。此外,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正在向茶饮料的主要生产企业广泛征集意见,5月份可能会拟出草案,明年3月份将正式出台茶饮料国家标准。届时,大量中小企业可能因不符合标准被清理出局,行业大洗牌在所难免,这将在未来1-2年内为市场留下巨大的真空地带。行业转折期正是扩张市场的绝佳时期,由此看来,健力宝“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举动并非是勇夫之莽,而是有备而来。  相似文献   

8.
健力宝未遂的MBO开启了资本的潘多拉魔盒?将健力宝所遭遇的收购灾难全归于“MBO惹的祸”是否恰当?李经纬“复出”,真的是被当地政府“请来帮忙”恢复生产那样简单?用“成也李经纬、败也李经纬”来追溯健力宝沉浮的原因,是否有失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9.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没有人不知道“健力宝”这种饮料,每个人都在为这个新鲜的健康饮料津津乐道,但是随后在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冲击下,健力宝在上世纪的辉煌早已成为记忆;进入新世纪后,资金紧缺的健力宝面临的惟一出路只有改制,然而这个曾被誉为“东方魔水”的品牌怎么也想不到,两年后会因股权问题被折腾得遍体鳞伤。  相似文献   

10.
莫响 《糖烟酒周刊》2004,(37):B001-B001
今年是健力宝创牌20周年纪念。虽然今年是健力宝创牌20周年纪念,但老天爷并没有因此而眷顾健力宝,多给其几分好运气。恰恰相反,在已过去的前八个月当中,对于健力宝而言,霉运多余好运,晦气事总是不断。  相似文献   

11.
《大经贸》2009,(9):56-60
李经纬是不是一直在忙着往自己腰包里装钱,而不努力搞好健力宝,想要把健力宝变成自己的?证据有很多:健力宝在主业经营上一直缺钱,而在房地产(酒店、38层大厦等)上极尽豪华;在美国花了几千万美元,钱到哪里去了?几个创业老臣把持朝政,任人唯亲:1993年,李经纬主动拒绝上市,是否害怕监管和不能得到股份?从1995年开始就一直有针对李经纬的举报。  相似文献   

12.
周亮 《糖烟酒周刊》2005,(20):A002-A002
除了贵刊这篇关于民权五丰的报道外,在网上我也看到另外两篇关于民权的介绍。看了这些报道后,我担心这样一个问题,民权会不会成为类似健力宝那样的企业,形形色色的资本进进出出,眼花缭乱的重组方式,一个个豪言壮语,但是品牌价值和市场份额每况愈下,企业徒然成为媒体的报料。到底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有品牌,有资本却不能拯救一个企业。我个人认为健力宝或许给出了一些答案。那就是政府爱管闲事。  相似文献   

13.
健力宝公司最早只是位于广东省三水市一家百人酒厂。1984年厂长李经纬来广东省体育科研所研制的一种新型运动饮料投入生产,命名健力宝。同年,在李经纬多方奔走后,健力宝成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指定饮料。  相似文献   

14.
《大经贸》2009,(9):65-65
健力宝集团巨大的品牌价值和同样巨大的债务包袱,是健力宝股权风云变幻的主要原因。不过,在统一进入时,这个问题已经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据一位健力宝内部人士透露,“汇中天恒从三水区政府手中接过第一大股东帅印的时候,健力宝已被拆分成健力宝集团和健力宝贸易公司两大块。”  相似文献   

15.
当健力宝股权变更的新闻淡出媒体视线,新东家毫不犹豫给健力宝定30亿元的年销售目标时,这些似乎都预示着健力宝要在2007年从头再来。然而,游离核心市场太久的健力宝,重振雄风需要的智慧远大于决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1月6日,健力宝闪电般以神秘价格易主,旧主人张海、祝维沙等退出,大家对收购金额、大股东还一头雾水之时,又传出李经纬重现健力宝、三水政府强行接管健力宝等变局,在经历二十年风雨后健力宝的前途似乎越来越看不清了。  相似文献   

17.
从一个曾有数十亿元价值的品牌,沦落到如今负债近三十亿元、靠“卖身”求生,而且,在“卖身”的过程中,“干儿子”张海把他弄得干疮百孔接近“中风”后,想踢给他人;后又有“孝子”出来收拾残局;到如今,健力宝已是真正瘫痪,甚是悲哀。“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健力宝何以不断缩水?中风病症谁来整治?受阻的血液,谁来疏通激活?  相似文献   

18.
金良 《糖烟酒周刊》2005,(15):37-37
2004年中国饮料行业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与2003年2374.41万吨相比,全国饮料总产量提高了22.66%,达到了2912.43万吨。但在饮料产量快速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几个问题:过于集中在几个品种,大企业竞争群体的竞争能力在下降;产品的利润率在降低;多数企业在完成量变的同时没有实现质的提升,特别是旭日升的倒地以及健力宝的动荡。  相似文献   

19.
资讯     
《商》2004,(7):4-4
健力宝销售公司总经理蒋兴洲日前离职。更令外界吃惊的是。和蒋一起离开健力宝的,还有当年他带来的20多个销售经理。蒋兴洲称,他的销售团队已经完成阶段性的使命,包括为健力宝建立完善的销售系统。他和他的团队正在寻找新的、有挑战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当年,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做成闻名全国、享誉海外的大企业,李经纬付出的心血是不能以金钱来衡量的,甚至可以说没有李经纬就没有“健力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