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以来,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和时代性的问题,生态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阻滞了人类的发展,同时也向人类发出了严厉的警示,因而也唤起了人类的生态责任,催生了生态文学和生态文学研究的繁荣。在这种背景下,刘静教授撰写的《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视域》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相似文献   

2.
刘国华 《中外企业家》2012,(11):143-145
历经野蛮与蒙昧、专制与封建、民主与科学,人类已步入了以"和谐"与"科学"为发展主题的生态文明时代,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与社会生态的生态安全的保障与实现,以及其生态危机的预警与防范,有赖于人类种群生态责任、政府生态责任、团体生态责任及个人生态责任的践行",和谐昌明"与"科学昌明"是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健康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环境的和谐属于"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特殊又重要的领域,环境的和谐,具有作为境界、作为观念、作为思维方式这三层意蕴,和谐境界、和谐理念以及和谐思维三者构成了和谐文化与生态文明建构的重要指标与内涵.而生态文学的兴起与繁荣是当今时代对环境和谐的一种文化接应,因此,承担和谐文化建设的特殊使命--灌输"环境性意识"就成为生态文学书写与表达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承担了发展社会生产力与利用外部环境的功能。工业文明时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谋求利润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形态和最新道路,蕴含着“两山”理论引领绿色发展、“以人为本”生态民生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价值追求等丰富内涵。本文提出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根据生态文明的重要内涵重新审视企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突破传统经济模式中固有的“利润至上”发展观。基于此,企业要重构企业—高校—社会环保组织生态文化环境营造的联动机制;形成经济—生态—社会一体化的复合型绿色发展模式;打造企业—政府—公众多元共治监督模式,切实履行企业生态责任。  相似文献   

5.
人类对生态城市理念的追求标志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本文从生态城市的复合生态网络体系出发,根据Roseland生态城市建设的十大原理,把生态城市(城乡)规划内容分为三个子系统的内容:生态基础规划、生态产业规划和生态社会规划.本文依照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及生态城市符合生态网络体系原理,将常州新北区生态城乡规划分为生态基础规划(...  相似文献   

6.
生态道德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伦理形态。为了人类长远的和根本的利益,人们必须从“人类主宰世界”的价值观中解脱出来,把对自然环境的一切行为提升到理性的、自我约束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意识的高度去认识和研究,养成爱护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和相应的行为习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生活理念和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真正实现人类更高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7.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和高校德育的需要。高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并教育学生以生态文明观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8.
生态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生态转型,是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积累了攫取自然资源的各种知识和经验,同时也不断重复着一个错误,这就是肆意改造和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至于人类的发展需求几乎使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达到极限。20世纪下半叶,当人类的错误行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给人类生存带来危机的同时,也提出了道德教育的新话题——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是时代赋予中职院校德育的历史责任,本文将从三个方面的需要来谈谈中职院校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课题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是人类认识和创造其价值的目的和最终归宿。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对于我国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军 《中外企业家》2014,(11):270-271
俄罗斯在生态文学、生态哲学、生态教育和生态立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十九世纪后半期以反映人与自然关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大量问世,成为俄罗斯传统生态文学的发起者和开拓者,并对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坛上的生态文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俄罗斯的生态理论具有开创性和独创性,;俄罗斯的生态教育在良好的传统意识基础上普及到教育部门的各个阶段和层面;俄罗斯的生态立法紧跟世界主流,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俄罗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已形成并提升到了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成为全民的共同意识。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工业园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21世纪社会、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工业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实践模式.本文对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生态城市规划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也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的认识。生态城市不仅仅要在城市环境方面体现生态学的理念,还要在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文化生活等诸方面体现生态学的理念。将生态学的理念全方位地贯彻到城市的发展过程,就需要有一个生态城市规划。本文从生态城市的环境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三方面论述了生态城市规划体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消耗着地球几亿年的自然资源储备,使人类面临着自然资源制约趋紧、环境污染代价巨大以及生态系统日益退化的严重后果.而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颗明珠,儒家的唯物主义思想明确“天人分明”及其衍伸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思想因子.本文深入浅出地研究儒家生态道德思想,并从中获得对当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影响的启发.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军 《民营科技》2013,(11):223-223
生态林业是一种现代林业的基本经营模式,是根据“生态利用”原则组织的森林经营利用制度。它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在促进林产品发展的同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杨万花 《科技与企业》2013,(24):194-194
生态文明是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文明类型,它是人类社会在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基础上提出并且努力建设的一种文明形态。当前中国的快速发展遭遇了环境、资源和能源的巨大压力和代价,因此。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7.
生态城市不仅促进人类自身健康地进化、发展,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同时也重视自然的发展,生态城市成为能“供养”人与自然的新的人居环境,在这里人、自然相互适应、协同进化,共生共存共荣,体现了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8.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简称EF),最早是由加拿大生态学家Rees.William提出。生态足迹或称为生态空间占用,是计量人类对生态系统需求的指标,主要计量内容包括人类拥有的自然资源、耗用的自然资源、以及资源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9.
生态需要定律:前提、结构及满足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学术界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运行已达成代识,人类的生态需要也回归到可持续发展三元动力之一的位置。既然生态需要是人类作为生物种群参与生态系统进化的本质联系并反映“天人合一”的必然趋势。那么它就必然有一个定律之谜等待着人们去探寻,去揭示,而且以科学的态度探索生态需要定律也应该是中西方学术界的一项共同事业。本文在探讨生态需要满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并研究生态需要定律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吴野 《国土经济》2004,(2):46-46
记得1993年,我们曾经聚集在省国土局,为王治安的《啊,国土》举行座谈会。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十一载就飞也似地过去了。现在回过头来看王治安,他却依然故我,初衷不改。牢牢地把自己焊在当初所选择的目标上为中国的生态环境。为中国命脉所系的土地、森林、粮食、河流,忧心如焚,奋笔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