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然 《经济》2008,(10)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中国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作为农村改革的先锋,肥西县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经济杂志社和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农村改革30年暨包产到户30年大会于2008年9月22日于安徽省肥西县举行。  相似文献   

2.
一、30年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史成就 中国经济改革从农村起步。30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这一伟大的历史发展进程,农村金融改革逐步走向深人,体制机制建设成效显著,服务“三农”功能明显增强,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3.
《经济》2008,(5)
今年是农村改革三十周年。3月22~23日,由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中央政策研究室  相似文献   

4.
肥西县,地处安徽中部,巢湖之滨。30年前,肥西人民率先在全国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宏伟序幕,如今,还是在这片土地上,肥西人民又在农村里建设起乡村里的都市家园——农村社区。自全县首家农村社区陡岗社区成立以来,该县桃花镇翡翠社区、染坊社区、柿树岗乡新街社区、小庙镇大柏社区等14个社区也相继挂牌。  相似文献   

5.
肥西县,地处安徽中部,巢湖之滨.30年前,肥西人民率先在全国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宏伟序幕,如今,还是在这片土地上,肥西人民又在农村里建设起乡村里的都市家园——农村社区.自全县首家农村社区陡岗社区成立以来,该县桃花镇翡翠社区、染坊社区、柿树岗乡新街社区、小庙镇大柏社区等14个社区也相继挂牌.  相似文献   

6.
纵观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已走过30年,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与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其实质是市场化和城乡一体化程度逐渐加深的过程。当今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城乡差距过大和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已影响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将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基本背景。  相似文献   

7.
陈晓波 《经济》2013,(5):124-12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践"实干兴邦",就应当在改革关键时刻显身手,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振兴区域经济、造福一方百姓。肥西县地处安徽中部,东临巢湖、西望大别山,素有"淮军故里、改革首县、花木之乡、巢湖  相似文献   

8.
2000年在安徽试行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对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从试点情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一、30年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史成就 中国经济改革从农村起步.30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这一伟大的历史发展进程,农村金融改革逐步走向深入,体制机制建设成效显著,服务"三农"功能明显增强,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些特点和经验教训中的重要方面作了回顾和反思,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起点比前苏联和东欧国家都要低,但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同经济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打破了改革的初始阶段必须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障碍,实现了改革与发展同步进行并互相促进,实现了渐进的转轨方式,降低了改革的成本,实现了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总体目标,树立了藏富于民和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的思想.在总结改革的误区与教训中,分别对1988年夏季的价格"闯关"、国有企业的承包制、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作了分析.文章最后就如何评估渐进方式所带来的成本上升的风险、如何正确地发挥市场的功能和政府的功能、如何进一步培育要素市场、如何处理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问题并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林改是农村改革又一重大措施,必将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又一座新的里程碑,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好的献礼30年前,在安徽小岗村悄然进行分田到户的创新实践,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使得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横空出世,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项在耕地经营上推行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农业和农村经济,是我国整个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吴敬琏老师长期关注着的一大研究领域.我国改革以来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问题之所以备受人们重视,我想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12亿多人口和9亿多农民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必然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中国,农业不发展,农村不繁荣、农民不富裕,什么事情就都难以真正做好.二是中国的改革,是在农村率先突破并首战告捷的,21年来我国各个领域所进行的改革,有许多基本经验乃至具体做法都源自于农村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经济月刊》2009,(4):12-14
一、30年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史成就 中国经济改革从农村起步。30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这一伟大的历史发展进程,农村金融改革逐步走向深入,体制机制建设成效显著,服务“三衣”功能明显增强,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一是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从“大一统”框架到多元化、多层次发展,以股份制为主导、政策性与合作制补充,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树寸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村改革已走过三十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系统总结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该文重点回顾了中国30年农村改革取得的四个方面重大突破、成就及目前面临的新问题。在四大突破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均体现了中国农民的伟大智慧。而农村税费改革与免征农业税、统筹城乡发展两项重大政策和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与学者们长期的鼓与呼密不可分。作者认为,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财政分配体制改革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是当前农村改革当务之急,并在文中对推进上述改革的意义、目标等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同时实现了经济体制平稳转轨和经济快速增长,渐进式改革使中国经济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保持了10%左右的快速增长,从而形成了"中国模式"。中国模式的精髓是: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循序渐进,务实、创新、灵活,不仅关注经济发展,同样注重社会变化,通过发展经济和完善管理改善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三十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发于农村改革,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三十年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入进行一场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的农村改革,这是实现中国农村经济全面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民生是改革的目的,居民收入是衡量民生的一个标尺,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角度,对安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作了回顾和分析,对安徽的改革探索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一、30年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就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是率先在农村起步并取得突破的。3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18名农民在土地包产到户的“盟约”上摁下手印。小岗村的关键一步,让改革的热情在全国农村瞬间爆发。随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燃起了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20.
10年来的农村改革实践表明,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农业与乡镇企业就业之间却存在着巨大的收入差距。在收入引力作用下,农民逐渐降低了经营土地的热情,减少了农业的投入,而增加了非农产业的投入。时至今日,农业滞后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障碍。因此,如何解决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将是农村进一步改革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1 长期困扰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是农村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的落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是率先从农村开始的,而在农村的改革中又是以农业为突破口的。一方面,国家部分地改变了借助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和统购统销制度实现工业积累的方法,采用了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增加国家农业投入的优惠政策等外部刺激来鼓励农业发展;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