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治理措施的相对滞后,湖泊富营养化已成为我国淡水湖泊面临的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已有的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方法都具有成本高、能耗高,并且出水仍然含有相当多、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等缺点,而藻菌共生系统能够互相提供生长因子,提高微生物细胞浓度和纯度,反应过程控制比较容易,还能回收利用,对水的清洁度也远远高于普通藻类.因此,藻菌共生系统在修复富营养化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太湖作为中国的第三大淡水湖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文章分析了富营养化对太湖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影响;富营养化对太湖水生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的原因,提出太湖水体中氮、磷浓度的增加造成藻类的过度生长破坏了湖泊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要控制太湖富营养化,应该在控制源头污染的基础上,逐渐恢复太湖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科学家利用遥感监测技术,获得世界首幅全球大型湖库营养状态分布图,发现全球大型湖库水体的总个数中已有63%呈富营养化状态。可见,内陆湖库水体的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国作为一个湖泊大国,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一直是困扰湖泊环境治理的大问题。因此,在湖泊富营养化治理进程中,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内陆湖  相似文献   

4.
我国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水华频繁暴发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为了防治富营养化,党中央和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文章分析了我国富营养化湖泊的典型代表太湖、巢湖和滇池的水质和浮游植物现状,以及治理对策和治理措施现状。对于一些城市湖泊的水质状况和治理措施也进行了简单介绍。对湖泊富营养化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由“无锡太湖水华事件”论太湖富营养化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无锡太湖水华事件为依托,简要分析了太湖富营养化的现状及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环境规划与管理视角提出了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六条防治对策,以期为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水域环境富营养化呈现加剧恶化的趋势,鉴于传统物理、化学方法所带来的难操作、成本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人们越来越多的将目光转向利用人工湿地、生态浮床、生物操纵等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中.这类技术通过植物、动物、微生物间的协同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同时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综述了人工湿地技术、生态浮床技术、生物操纵技术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各项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需根据不同湖泊的特性,利用模型研究确定不同的组合技术,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段广琦 《大陆桥视野》2010,(9X):167-167
近年来,由于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严重,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富营养化的危害及修复技术进行了简单地总结,并提出了富营养化治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再生水补给的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和生态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卫星定位方式,在S湖面选取五个观测点,对再生水补给的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湖水中主要指标营养源CODcr.、TP、TN含量由原来的天然河水补给时9月份的峰值220、2.6、2.19(mg·L-1)分别下降到180、2.1、1.83(mg·L-1),NH3-N含量由5月的峰值1.92(mg·L-1)下降到1.68(mg·L-1);叶绿素和水体的PH也基本成良性发展态势,水体的富营养化得到一定的缓解。同时使用生态漂移岛为主的立体生态学复技术,对再生水补给的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生态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选择的修复植物对水体中的富营养化指标物蓝藻和各种营养源的去除和控制率达到97%以上,实验点水质有较大改观,基本可避免城市景观水体因再生水补给带来的二次深度污染。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高等水生植物和人造水草对富营养化湖泊水环境的改善作用,表明人造水草也具备高等水生植物的两大功能——克藻和净化水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高等水生植物和人造水草对富营养化湖泊水环境的改善作用,表明人造水草也具备高等水生植物的两大功能——克藻和净化水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部地区湖泊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西部地区湖泊数量、面积以及湖泊资源的优势和缺陷,指出了西部大开发中湖泊面临和将要出现的环境问题:①湖水位下降,湖泊面积萎缩;②水质污染日趋严重;③湖泊富营养化出现并加剧;④盐湖资源开采无序,湖区生态环境恶化;⑤围垦和水位下降导致湖泊生物多样性减少。分析了湖泊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最后提出湖泊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和建议,以此促进西部地区湖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水体富营养化给我国的各种水体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很多景观水都出现了变黑变臭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水体生物修复技术是近期研究较多的一种水体修复技术,开发了多种修复技术,其方便管理,处理效果好,经济安全等优点,使得该技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叶绿素是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遥感提取内陆水体叶绿素浓度是实现内陆水体富营养化动态监测的一个重要途径.内陆水体大部分属于二类水体,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富营养化严重,其复杂的水体光学特性增加了叶绿素遥感信息提取的难度.目前内陆水体叶绿素遥感信息提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提取的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普适性与稳定性需进一步研究.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内陆水体叶绿素遥感提取所用的遥感数据源及其提取方法,分析了各遥感数据及提取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目前内陆水体叶绿素遥感信息提取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的演变与生态安全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梳理了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泸沽湖、杞麓湖、星云湖、阳宗海、异龙湖)的演变历程,依据湖泊演化阶段、湖泊生态系统发育阶段、流域社会经济特征、湖泊富营养化阶段、水质类别、生态安全水平、主导功能核心导向划分9个湖泊的管理类型,并提出了预防型、控制型、治理型湖泊流域生态安全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15.
巢湖是中国典型的富营养化湖泊,为国家"三河三湖"重点水污染防治流域之一。行政区划调整为巢湖治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巢湖流域开展排污权交易将是回应区划调整、优化配置环境资源的积极举措。  相似文献   

16.
洱海流域城乡经济发展与洱海湖泊水环境保护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云南大理市洱海及其流域为例,通过建立湖泊水质指标演变与流域人均GDP增长的计量模型,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进行新的检验发现: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洱海水质指标与流域人均GDP的拟合曲线,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相比较呈现了不同特征和形状:既有经典的倒U型的曲线,也有U型、N型和同步型的曲线。倒U型的曲线表明洱海治理措施的有效性;U型、N型和同步型的曲线表明湖泊面源污染和富营养化控制的复杂性,湖泊面源污染和富营养化控制需要寻求的新解决思路和多种措施的配合。在借鉴国外经验和国内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有利于通过结构调整对面源污染从源头实施总量控制,推进"工程治污"与"结构控源"措施的优化与配合,辅助湖泊水环境的规划与管理及决策。  相似文献   

17.
季耿善 《环境经济》2007,(11):30-34
能对水域富营养化起作用的磷,是能被生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一般水体的总磷(TP)中,大多为非溶解态的不能被水生生物利用的悬浮态磷,而含磷洗涤剂中的三聚磷酸钠(STPP)则是在水中稳定性好的有效磷,对水体富营养化有效磷的贡献率达到50~6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西北干旱半干早地区湖泊水环境现状,如水位下降、面积萎缩、水质成化、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从控制外源污染的技术、消除内源污染的技术、藻类控制技术和水质强化净化技术等方面总结了目前国内外使用较为广泛、理论比较成熟、处理效果较好的生态修复技术,提出在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的生态修复中,应根据当地湖泊的实际情况,对各种技术进行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9.
湖泊"肾"之衰竭:湖滨湿地退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滨湿地:湖泊之"肾"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湖滨湿地是湖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滨湿地在涵养水源、蓄洪防旱、促淤造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以及生态旅游、缓解污染等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富营养化:中国湖泊面临的治理难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湖泊被喻为“地球晶莹的眼”,然而,人类正在使她黯淡甚至失明!每年夏季,气温并不算高的昆明城畔,滇池都会出现大面积的蓝藻爆发。池水不仅气味难闻,且观感极差,绿如油漆的状况让人难以置信:这还是水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