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磊 《企业导报》2014,(7):189-190
本文探讨宿迁方言中特殊的动词重叠形式。动词重叠是汉语中常见的重要语法手段之一。本文将从宿迁方言中正反问句,陈述及祈使句中探讨方言的动词重叠。因为方言是汉英互译的重要部分及难点,所以本文也对研究汉英的互译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修武方言中,"老"字极具特色,可以作为句法标记,起到强调、话题等标记作用,可以作为程度副词起修饰作用,且句法特征较为多样灵活,值得注意的是,被修饰词语可重叠的特殊语法特征.在形容词"老"字中,依然存在与普通话"老"即一致又有区别的用法.  相似文献   

3.
三十年来南京方言研究中,语音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入声、轻声、儿化和变调上,语音的基本面貌已经描写出来;词汇研究的重要成果是出版了高质量的南京方言词典;语法的研究也已经起步,在动词重叠、特殊句法格式和个别助词的研究上有了可喜的进展。总体上看,南京方言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还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今后应该进行系统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共同语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打破语言的地域隔阂、走向语言统一时出现的语言形式.共同语是经过规范的标准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普通话,同时也是国家推广的通用语言.普通话来自于方言,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建立起来的,但普通话又要高于方言,对方言起示范作用,规范方言的发展方向,而方言则从属于普通话,向普通话集中、靠拢,因此,普通话是具有全民通用性和权威性的特殊方言.  相似文献   

5.
孙志强 《企业导报》2009,(10):196-197
介绍了英语心理使役动词的词形变化,重从句法和语义上论述了作为变体形式的心理使役动词的派生形容词的隐含意义和用法区别。从根本上帮助大学低年级学生提高心理使役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学习和语言的实际运用中,非谓语动词是一项令人难以掌握的结构。本文将从人们容易忽视的三大非谓语动词的比较入手,对非谓语动词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分析,其中着重探讨了非谓语动词的句型及其特殊结构,从而使学习者达到尽快掌握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李晓军 《现代企业》2011,(11):68-68
本刊讯 由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熊贞历时15年不懈努力编纂而成《陕西方言词典》,日前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收录了陕西省107个市、县(区)的常用方言词汇两万多条,约140万字,是陕西方言类出版物中迄今为止收词范围最广泛、收词数量最多、标注流行区域最明确的一部大型语言工具书,填补了陕西方言没有词典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董斌 《企业导报》2012,(11):252
现在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理念开始改变,节目方言化的现象越来越多,既丰富了电视语言符号,又体现了电视节目的本土化。本文试图审视新闻节目方言化的现象,确保电视新闻节目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语法和语用的角度考察了现代维吾尔语形容词的下位划分,并根据其分类结果,将下位划分的标准分类为四种不同的视角,即意义、形式、功能和语义等四个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了构建中国商业银行品牌生态位,本文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银行品牌生态位的重叠度、维度、宽度进行了测算,并利用OLS模型进行了线性回归检验。研究认为,在品牌生态位重叠方面,越是资产规模大的银行,优势就越明显;品牌生态位重叠度越大,品牌生态位维度和宽度的重要性就越强;同样,品牌生态位维度和宽度做得越好的商业银行,重叠利用资源的效率也就越高。中国商业银行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空间,应从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创新金融产品、重视人才培养、大力发展生态金融、加强风险防范等方面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11.
晓庄 《中外管理》2011,(11):124-125
实验:“热情的魔力” 心理学家阿什曾做了一个“热情一冷酷”实验: 被试者被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要认真听一组描述人性格特征的形容词,据此对被描述的人形成某种印象。两组被试者听到的单词表分别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方言是语言的一种地方变体,它凝聚了特殊地域的独特文化,承载了当地历史的兴衰轮回。对于地方方言的保护与传承,同样也是对于地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新媒体时代,人们使用方言的概率越来越低,即将走向消失的方言文化亟需拯救。文章试将新媒体技术与方言传承相结合,阐释新媒体时代方言保护的现状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鲁海涛 《价值工程》2012,31(5):211-212
以《方言调查字表》为工具,调查了宝鸡方言的声母系统,并将其与中古音进行了对比,明确了方言声母的源流;同时将比较结果同普通话声母来源作对比,深入了解到方言与共同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7,(6):227-229
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或书或说,其中都展现着一个人的思维素质、知识水平。所以如何更好地掌握使用语言可以说是人类永恒的问题之一。重叠就是指同样的东西不断累加所得到的结果,具体到语言的多种表达展现形式中,也是一种经常会被应用的语法手段,可以说想要学好汉语维语甚至其他任何一种语言都不能避开重叠这一语法手段。但是实际生活中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这一方法也是难以掌握的,因此本文将从汉维两种语言重叠形式词语的构成种举例对比分析其形式,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希望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关联规律,从而帮助人民群总更好地接受语言、学习语言。  相似文献   

15.
浅谈黑龙江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邵男  董志民 《价值工程》2010,29(18):21-22
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方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封闭,交流不畅,语言发展不同步的原因。作为东北方言一种的黑龙江方言,形象、生动、富于节奏感,与东北人的豪放、幽默的性格是分不开的。本文从语汇、语音等方面阐述了黑龙江方言的特点及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区别,揭示了两者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SMW工法是一种新的深基坑围护形式,它采用多轴钻削搅拌机及全重叠搭接法施工,高效地形成有优良止水性的连续墙,其噪音振动小、施工排土量少、对周围地基无不良影响,造价低,施工深度也不断加大等诸多优点,从而得到蓬勃的发展,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杭州天际大厦这一标志性工程实践,对这种围护形式在深基坑中的应用作初步总结和分析。从SMW工法的各工序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其施工方法及其操作要点,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在同一框架下研究方言距离、城市包容性及两者的交互效应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方言距离不利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而城市包容性促进了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同时能够缓解方言距离的负面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方言距离阻碍流动人口的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而城市包容性在促进流动人口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的同时弱化了方言距离的负面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收入并非方言距离的作用机制,跨方言流动反而提高了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这意味着方言距离阻碍劳动要素实现边际收益最大化的流动和配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严重。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国家加大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力度。城市公交的快速发展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但也带来了多线路公交车运行区间重叠等问题。多线路公交车运行区间重叠易造成交通资源的浪费,也会使车辆碰撞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上升。因此,在加大力度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同时,还需要寻求科学合理的公交线路调度方法,通过对相关技术手段与科技产品的运用提高公交车到站的准点率,有效降低重叠运行区间车辆串车率,为市民的出行提供方便。论文基于相关的理论、技术与经验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公交线网动态优化系统,对系统的原理、构成、功能等进行分析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英语动词时态是少数民族学生很难掌握的一个语法点,它主要是通过强制性的时与体的规则形式要求谓语变化来表达动词发生的不同时间和体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景颇语貌词的研究,分析不同貌词所能表达的时和体的概念意义,从而找到与英语可能存在相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标准化是国家的普通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些日子,因公差去庄河,几经辗转才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原本可以很快到达的地方却因看不到路标,多走了数十公里的冤枉路。当地官员操着一口浓重的乡土方言把一个并不复杂的名词说得我几次猜测都没弄清楚,官员笑我听不懂中国话,我又无法辩驳对方的方言不是汉话,只好责备自己没能多学会几门“外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