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要求具有较高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工业园区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实现形式。以生态工业为基础,如何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园区的各个方面,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建议通过依托绿色工业、紧抓绿色教育、推广绿色建筑、建设绿色社区等多种途径全面创建生态示范园区,并对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提出相应保障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协同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的理念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了共识。然而,理念上的共识未必能够导致现实中的共同行动。由于利益分化、信息障碍、制度滞后和社会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干扰,往往导致实践中生态文明多元共治关系的失效。因此,积极构建生态文明协同治理模式,实现多元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合作共治,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实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一些地方政府加大了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投资力度,城市绿化、园区建设、污染治理等方面收到了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一些地方环境保护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公众环境意识薄弱、环保行为不足和市场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需要从认知和制度层面加以引导和规范,以适应"两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和长远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4.
<正>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如今,建设美丽中国有了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对外公布了《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意见》通篇贯穿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篇体现了"人人都是生态文明建设者"的理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为,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而把握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个关键点,则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由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到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和行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非常突出,"两型社会"建设需要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来保证。湖南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驱动机制包括"两型社会"建设的融资驱动、政府职能转变驱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创新驱动和立法驱动。湖南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的市场化发展,需要在市场、法律制度和政府三个层面加强建设,以市场为主导,以法律制度为保障,更好地发挥政府的监督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阶段生态形势十分严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宣传教育,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努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重;加强制度建设,完善GDP考核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制度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楚天简讯     
《审计月刊》2023,(4):58-63
<正>武汉:加强研究推进资源环境审计武汉市审计局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研究资源环境审计,助力美丽武汉建设。研究中心工作,系统谋划项目安排。紧跟党委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立足长江大保护、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统筹加强对重点部门和行业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研究资源特点,“解剖麻雀”找准切口。  相似文献   

9.
论“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生态文明体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是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生态文明就是指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客观需要,是解决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大力实施生态工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济》2013,(4):155-158
党的十八大报告详细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并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全面深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也应该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需要我们积极探索相关制度性确立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犬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党和国家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国家审计要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对生态审计进行重新定位,赋予其新的内涵夺文对生态审计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生态审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条实施路径: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宣传、研究和开展生态审计;建立健全生态审计制度,纳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整合审计资源,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审计格局;创新工作机制.做好生态审计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2.
在揭示生态文明与城市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城市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联性;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重视的众多城市文化现象,包括:城市生活方式的选择、城市建筑形态的崇尚、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城市价值理念的取舍等.试图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从现象到本质给予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立起人与生态环境的友好型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生态文明是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人类在关注自身命运的基础上,在价值观、发展观、科技观上做出积极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江苏海洋大学机械工程材料实验室为例,阐述机械工程材料实验室以核心价值观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型实验室中注重培育师生爱国敬业的生态文明责任意识、强化落实实验室用户的生态文明责任感、建立实验室生态文明型文化、积极推进实验室生态文明的民主管理;举措实施后,自2018年初至2019年末,使用人次上升31%和原材料上涨的影响下,实验室人均使用成本降低4.69%;实验室用户(教师、本科生和研究生)对实验室人员服务、实验室卫生、安全、开放程度和设备完好率五项指标均稳步提升;研究表明以核心价值观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型实验室,不断向生态文明型转变与发展,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民生长远大计"。绿色发展的新理念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更深层的时代价值与伦理教育意义。要实现"美丽中国"这一建设目标,就要充分运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即需要在全社会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氛围与道德标杆,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与文化建设中凝聚群众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与展现生态文明之美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大学生更有责任承担起建设绿色低碳社会与"美丽中国"的艰巨任务。因此,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保护价值观与绿色生活理念,大力提升我国大学生的环保道德素养,全面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6.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的必然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保障。当前,应及时明确加强我国生态制度文明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一些重点任务,如建立法律保障机制、绿色考评机制、环境经济调节机制、绿色科技支撑机制和创新建立公众参与的体制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的法律支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支撑存在很多缺陷。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健全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法律制度,规范审理涉及生态环境的司法活动,加强有关环境问题的执法工作以及做好环境法律法规的普法工作。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而大学生在践行生态文明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存在的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应该意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下自己的责任:树立价值、学以致用、促进生态文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扬弃需要企业树立生态伦理意识。企业和环境的密切关系要求企业主动承担生态伦理责任,观念、技术和制度是企业生态伦理建设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日前表示,中国要继续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他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理念、行动、过程和效果的有机统一体。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绿色低碳发展和环保优先理念是前提;采取一切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举措,抓紧行动起来是关键;长期持久建设,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是基础;注重建设效果的最优化和可持续是目的;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是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