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企业与市场》2004,(4):52-53
当年底、年初企业考核员工业绩的时候,员工通常也会反思自己在过去的一年工作是否顺心、能力是否得到了发挥、薪酬与付出是否成正比等,而一旦出现落差,员工就很可能考虑跳槽。再加上此时年终奖已经攥在手中,可以不带遗憾地离开,所以每年春节之后企业往往会遭遇一场人员离职的高峰。  相似文献   

2.
许多企业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个重要的营销人员,跳槽到竞争对手的公司任职,在他离开公司的时候,把他掌握的客户和营销网络资料全部带走,企业为建立营销网络和开发客户所做的各项投入全部付之东流,导致企业销售额和利润大幅度下降。搞得企业措手不及并不得不因此重新投入人力、物力、财力,重建营销网络,重新开发客户资源。  相似文献   

3.
孙兵一同心动力V:如果一个刚培养成熟的员工跳槽,老板都会说一句又养了二只白眼狼。其实大可不必这样。要记住:是市场,而不是你公司,最终决定员工的流动。市场的吸引力有时候无法消除,员工不可能被隔离。人才管理要从看护一个积水的水库发展到管理一条流动的河流。在这个河流中,文化是河流管理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4.
前段时间,陈慧跳槽到了一家实力更强的医疗器械公司,无论工作环境还是个人待遇都比之前有了较大的改善。不过,她并没有向以前的同事炫耀这些。她觉得,旧东家与新东家是同行,说不定以后还有业务合作,万一炫耀的话传到现在公司老总耳朵里,影响很不好。  相似文献   

5.
6.
一些企业的阿米巴模式改造,常落个四不象的结果。组织的去中心化,更让人咋舌,"没有中心"还叫组织吗?其实,柔性化组织也许是企业最好的选择。近来,阿米巴及去中心化一直被热议。虽然部分组织实施了阿米巴模式改造,但常落了个四不象的结果。组织的去中心化,更让人咋舌,"没有中心"还叫组织吗?而一些组织为何疲于奔命地迎合变化,难道不知道变化所带来的成本及不可预知的后果吗?当然知道。但企业在社会的发展浪潮中,一定要适应时代特点(互联网时代)及人员特质(新生代员工)进行转型,否则未来将会负出更大的代价!从笔者的粗浅经验来看,现阶段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回暖之后,中国雇员整体的创业激情远高于全球其他国家。而雇员的跳槽意愿连续三个季度不断攀升,企业的关键人才变得更加炙手可热。  相似文献   

8.
刚刚遇见这样的案例:一个北大的高材生,毕业后先后到三家大公司工作,但由于自己半年一跳槽,弄得自信心受挫。后来,和朋友合办公司,不成想又以失败告终。继续打拼职场,向各类大公司投递简历。他以为自己是职场雄狮,在投递简历的同时,还发去一份企业发展规划书,结果人家当他是职场蚂蚁,理都不理。这样的案例在职场上屡见不鲜,我对这类问题的解决建议是:一、不要灰心,把过去的职场经验当成财富,而不要自怨自艾;  相似文献   

9.
无论你是职场老手,还是初涉社会的新人,了解企业招聘筛选的工作流程总是有必要的。正可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第一步:确定面试标准有经验的管理者知道,拥有一批优秀员工的最佳方法之一是为适当的人安排与其技能、专业背景相匹配的工作,而基于表现的面试可以帮助用人企业实现这一目标。一般而言,人力资源经理在筛选申请人之前,首先会确定面试的标准以帮助其他面试官确认哪些申请人对招聘职位是合格的或不合格  相似文献   

10.
新的一年,企业各个业务单元都会为如何分配资金、人才和研发投入展开内部竞争。相当多的企业采用了萧规曹随、按既定方针办的做法,对决策者而言,可以搬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作为依据—保持企业经营战略的稳定性。但上述理由遮掩不了一个事实:这时,你的企业已经浑身散发着惰性,不能按照市场变化和企业长远目标及时调整业务布局,对内部资源进行最佳分配,而只是机械地按照上一年的老皇历办事。全球著名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近日发布报告,在对全球1600家样本公司进行统计分析后,揭示了令人吃惊的事实:1/3的样本企业由于自身的惰性,几乎从不调整内部资源的分配状况,而那些能够适时调整资源分配机制的企业,在一个15年的周期里,表现要明显胜出。人性中天然的惰性和微妙的公司政治是企业惰性的两大源头。所幸,我们研究发现,有一些药方可以有效地治疗企业的懒惰病,让资源在企业内部得到更加合理和高效的分配,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绩效。  相似文献   

11.
《福建质量管理》2014,(1):58-59
最近一直在思考创新型企业的管理的问题。越来越觉得对于创新型企业而言,技术早已经不是问题了:商业模式虽然很重要,但谁都会把它当做关乎生死的大问题,所以,只要公司持续经营着,商业模式的问题迟早都要解决:唯有管理问题,其实很重要,但往往被忽视,很多公司就常常在这个环节上处理不当而遭遇挫折。  相似文献   

12.
刘戈 《中外管理》2012,(7):64-65
当越来越多的老板立下他们宏伟志向,同时必须堤防如何让自己的企业不倒在上市征程中泥泞的路上。上市,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乌鸡变凤凰的美妙过程,当上市的梦想在老板们的心中萌发的时候,必须提防各种随时爆发的危机。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之后,是否具有战略性思考的能力以及是否可以积极有效地应对所面临的各种变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合格领导者的重要指标。很快,相关的培训必将成为一种领导力发展项目的潮流。  相似文献   

14.
15.
《中外管理》2012,(2):1
课程收益掌握如何立足于企业战略高度分析招聘掌握如何统一HR与部门经理之间的面试标准掌握人才核心能力可行的、高效的评估方法帮助企业设计有针对性的面试情景案例掌握提问追问的精髓并灵活运用到实战面试中课程大纲第一我们需要怎样的招聘1、招聘的困惑与代价解析:张绍刚式招聘的是与非  相似文献   

16.
多数销售经理关注的往往是销售,而非销售管理!他们只是在管理自己而已。那么,销售经理的核心胜任力是什么呢?在对中国公司的培训中,我发现多数销售经理关注的往往是销售,而非销售管理!销售经理往往是从最好的销售人员中选拔而来,但有的人却从来不知道自己已经是销售管理者了。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将投资者信心置入创新信息披露与公司长期估值溢价的关系中,分析了创新驱动背景下,企业创新信息披露如何通过投资者信心的中介渠道影响公司估值的长期溢价。本文以2015-2017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企业创新信息披露质量测度体系,研究表明,创新信息披露能够促进公司估值的长期溢价,企业创新行为能够被市场感知。但这种促进作用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投资者信心的中介效应实现的。企业通过持续的创新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投资者信心,是我国股市健康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一叶 《中外企业文化》2010,(9):I0018-I0019
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快下课时,教授对学生们说:“我和大家做个游戏,谁愿意配合我一下?”一名女生走上台来。  相似文献   

20.
《新前程》2006,(8):63-65
团队的最佳人数往往是由任务和每个队员扮演的角色来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