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运用产权理论分析了我国新一轮林改前集体林权制度存在产权主体模糊、产权边界不清、收益权实现机制不合理、林木交易选择权被剥夺等现象,林改有助于产权主体的明晰、产权边界的界定、处置权的落实及收益权的确保。运用激励理论说明了对集体林权制度作进一步的合理安排应紧紧围绕利益杠杆,采取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以激发林农营林的积极性。国家具有"经济人"特性,运用国家理论论证了建立产权清晰、责权利明确的林业经营制度有助于其"经济人"富民兴林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要性以及在改革林权制度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和分析,同时又提出诸多改革建议。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自2008年以来,多数地方已基本完成或即将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但改革的效果有待进一步考察。本文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果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试图建构一个制度改革效果研究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林业产业发展的差异影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点,农民收入的差异影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愿,市场化水平影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度,并提出了江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差异化与协调推进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林业产业发展的差异影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点,农民收入的差异影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愿,市场化水平影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度,并提出了江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差异化与协调推进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利益分配的制度方式反映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公正关注的主要内容.公正以保证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以及需要的满足为价值依据,包含一系列原则及相应规则.人们用公正原则来指导现实社会经济政策的制定和修改.新集体林权制度政策内蕴公正分配的政治理念.基于林农基本权利而确立的平等原则、基于和谐社会的政治目标而确立的公平优先于效率原则和基于林业发展的经济规律而确立的市场公正交换原则和基于合法性的基本理念而确立的程序正义原则构成初始林权分配的基本原则.林权政策内蕴的公正现反映了基于中国国情而形成的产权经济建构中的政治逻辑.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以往的农村土地制度实践中,往往把农村土地制度单纯理解为耕地制度,而忽视了其中还包含着林地制度。二十世纪80年代前后,当我国开始实施举世闻名的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时,林地却仍然基本维持原有的制度,并没有随之进行彻底变革。实际上,大农业通常是包括林业的,林地经营本身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三重效益。山西地处黄土丘陵地带,山区面积多于耕地面积,林地生产资料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耕地。因此,研究山西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其他省份集体林权改革的经验教训以及山西目前取得的成效,提出山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框架和配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等多种调查方法实地考察了湖南省农村林改一线。阐述了湖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介绍了湖南省林改的成效及其配套改革的特点。分析了湖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特殊性,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学习福建省、江西省、广东省、广西省等优秀试点经验,并借鉴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新西兰等世界林业强国发展林业的成功经验,为完善林改配套服务体系寻找一些有效途径,提出了积极推进湖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试图解决而又一直未解决好的问题。文章从行为主体角度探讨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林产品具有生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双重性,不同行为主体对林产品的特征偏好不同,常常存在目标冲突,从而引发行为主体间的利益博弈。博弈的过程就是低效率制度长期驻存的过程,博弈的结果使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进而具有不同的制度绩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介绍云南集体林权改革概况的基础上,对云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这些问题具体包括林权抵押贷款问题、林业保险问题、林权流转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等。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云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怀燕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9,(1):10-1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集体林权是指集体组织对依法属于本单位的,森林资源所享有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由于森林资源具有稀缺性,经营森林资源能够产生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基于对森林资源使用和收益的现实需要,林权问题由此产生。笔者剖析集体林木、林地的产权问题,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价值分析,结合新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实际,从制度建设和法律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新疆全面推进林改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选取福建省永安市等8县(市),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李克特式5点量表调查法对各指标进行打分、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其权重的方法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综合社会效应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的实施,在森林资源质量、林农经营效果、森林防火、社会文明、区位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成效,但也存在林地及有林地面积减少与区域生态质量下降等方面的不足。不同区域间的林改政策实施效果存在差异,但差距不大。8县(市)的综合效果依次为:永安市〉厦门市〉德化县〉武夷山市〉建阳市〉邵武市〉上杭县〉光泽县,永安市最好,光泽县最差,并略差于“林改”前。“均山制”与“均股制”政策的实施效果要好于村小组集体经营政策。 相似文献
13.
狭义上的社会资本指网络关系、社会规范以及信任程度,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在这些方面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点。论文分析了在中国改革开放这一制度变迁的过程中社会资本发生变化的机理及其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影响。根据理论研究提出应重构农村集体经济社会资本,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经济转型和提高农民收入等具有重意义。政策含义是:培育农村经济中介和社会中介组织,建立发挥合作经济的作用,明确供销社和信用社合作性质,同时,基层政府和社区的互动应该有边界。 相似文献
14.
陈绪敖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2):293-295,303
针对秦巴山区自然地理概况、森林资源特点及林改现状分析,提出该区森林资源属于生态公益林。林改在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后,应处理好"生态林的规模化诉求与集体林权改革形成林地细碎化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生态林的周期长诉求与集体林权改革形成的林户短期利益追求之间的矛盾"、"生态林的公益性多重功能诉求与集体林权改革形成的林户单纯经济效益追求之间的矛盾"等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秦巴山区生态公益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构建国有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的监督管理体系,是实行国有森林资产有效运行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浙江省发生的国有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为依据,在分析产权变动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国有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的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在以明晰产权为主体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推动林权流转,可以加速实现林权所有人的效用和收益,促使生产要素的配置由低效率向高效率方向流动.林权流转的实质,就是产权优化配置的过程,即发挥林业产权的可分割性和可转让性,经由市场价格机制作用,来获得更大的效用和收益的动态过程.文章在充分诠释以林地使用权为代表的林权流转的内在机理后,结合江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权流转的实践,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