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然法思想是人类关于对法哲学思考最为光辉的亮点之一,在西方法律思想史占有着重要地住.但是,自然法的发展经历了几次嬗变--在神与人之间来回摇摆,仅在古代社会就经历了从神灵--人间--上帝的过程.两次嬗变都是人类认识自己及所处社会环境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马涛 《魅力中国》2010,(3):339-339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身体的延伸,“地球村”等媒介概念,力图从媒介本身来透视人、人类社会、人的生活、交往方式和人类生存环境。这种从媒介出发来透视“世界”的研究路径,在一定程度上讲,具有了哲学“本体论”意蕴的哲学思考方式,本文试图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去理解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本质上来说,是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但有些人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甚了解,产生了一些误解,所以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去理解整个人类活动和物质世界,才能更加清晰地、正确地认识整个世界。由此,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杜威通过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利用近代科学方法建构了一种新的哲学。在这种新的哲学中,实践、行动具有内在核心地位,它既包括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这种新的哲学我们称之为实践哲学。它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有力工具,对人类的生活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博医 《理论观察》2014,(11):10-12
人类自产生以来就对生命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源于对死亡的原始恐惧,生命的有限性和死亡的必然性迫使人们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人类反观自身的哲学观照。为了解释生命的意义,人们或诉诸超验的形而上实体,或否定生命存在的价值,或将生命的本体价值和感官的内在体验诠释为生命的全部意涵,但都无法完全消解人们对生命的未知和对死亡的恐惧。马克思的生命观独辟蹊径,他以现实的视角,在社会关系的实践中找到了生命的社会价值,并为生命的行为结果找到了载体,即人类历史,从此个体的生命价值找到了归宿,克服死亡恐惧的唯一方法就是将个体生命融入人类共同体,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事业中将生命的社会价值凝结在永恒的历史中。  相似文献   

6.
李力 《魅力中国》2013,(6):30-30
主体性问题是西方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研究对象,它在哲学史中的出现与发展展现了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人对于自身及其主体性的觉醒和认同。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古希腊哲学是起始于对自然的探索,但是主体性问题的出现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毕竟与人类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密不可分.而人类正是在探索自身的过程中才日益深刻的解释和改造整个世界的。  相似文献   

7.
头条     
《中国报道》2009,(2):8-8
向最讨厌的人学习 讨厌,很感性;学习,很理性。讨厌是一种感性的说法,如果我们理性地看待,几乎最讨厌的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之处。从讨厌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是对待周遭事物最好的方式。最讨厌的人是世界的另一个我。如何对待最讨厌的人,形成一种新的人际关系学,它既是关于自身的心灵学,也是关于他人的哲学思考,还是社会学意义的助推器、动力阀。向最讨厌的人学习,也是学习型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哲学和西方现代哲学都发端于西方近代哲学趋于终结的大背景下,二者有着相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文化背景。但是,西方现代哲学力图推翻传统哲学的一切思想,否定传统哲学知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试图开辟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哲学的全新的思想领域。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实践是社会历史和人的健全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改变社会不合理状况的动力和手段。马克思哲学从现实的人出发,真正实现了思维方式上的变革。文章通过对西方现代哲学和马克思哲学在思维方式上进行的思维方式变革进行比较,认为马克思的思维方式变革才是一场真正的思维方式变革,是一场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变革。  相似文献   

9.
丁奕帆 《魅力中国》2013,(26):51-52
从人类历史的纵向看,科学、宗教、哲学这三者几乎是同时产生的,是人类精神文明最古老的三大组成部分,历史上科学、宗教、哲学混沌一体,作用此消彼长。它们是伴随人类始终的,三者自产生之日起就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林岩 《发展》2010,(1):124-124
在艺术领域的众多形式中,没有一项是不用思考和系统练习就能形成的技能,声乐学习更是如此。和其他音乐形式相比较,其迷人之处就在于它是与人的整体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斟而在情感表达上最直接、最真实,也最容易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11.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是一种否定多数人、肯定少数人的智力观,它将人才的定义限制在一个很狭窄的范围之内,它过分强调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否定了其他同样为社会所需要的智能,这种社会偏见使学生身上的许多重要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造成了他们当中相  相似文献   

12.
哲学是思辨的,表达方式是抽象的,哲学的目的在于探索宇宙的真理.小说是文学,是审美的,不是用抽象的方式而是用具体的方式探求人生与社会的奥秘.优秀的小说总是在不同程度上与哲学相通,杰出的小说家在题材、主题、文学观等方面都受到哲学的影响,当形象概括达到一定的哲学概括,就意味着通向哲学.哲学,研究人及其生存态度、人类奥秘,当它透过筛选的过程,直接面对着文学考验时,便逼近了文学.所以,哲学不是文学,但可以是文学的灵魂,而文学不应排斥哲学,小说家应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寻求自己的哲学基点,哲学和文学应共生活在杰出作家的出色表现之中.  相似文献   

13.
贫困问题的本质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总和,它存在于历史和现实之中,存在于世界范围,存在于一切思想领域,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思考主题。一、贫困与富裕历史上关于贫困与富裕有过许多思考。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哲学家斯宾塞(1820-1903)就是其中之一。斯宾塞推崇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也是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说:“所有生物都必须接受‘生计日艰’的事实,而这个压力造成了普遍的进步,因为‘只有能够进化的物种才能生存’,并且‘能够生存的又必定是生物中最优秀的种类”’。他强调,富人之所以富裕…  相似文献   

14.
民族民间舞蹈来自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们生活,它集中反映了各民族不同的性格、气质、审美观.情感,是民间舞创作表演的生命和原动力,没有了它,民间舞也就不复存在了.它的自娱、娱人都源于人们内心情感最真实的进发.本文试对民间舞训练提出"以情带动"的重要性做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可见,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超越性思考。因此,它能以形而上的特征直指人的生存本质,直探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的核心,具有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功用,获得了具有哲学意蕴的丰富深刻的内涵,具有了超越历史、时代和文化的永久魅力。  相似文献   

16.
自然是人类的生存之源、衣食之母、道德之父.没有自然的恩泽和自然的完美,人类的一切都无从谈起.自然是人类最大的财富.既然自然是人类的衣食父母,我们就应该去保护它、回馈它.这是环境伦理最基本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苏菲的世界》是一部极其畅销的哲学史启蒙书 ,在书的内容、结构、叙述方式和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都很成功。它引发了对于哲学通俗化的思考。因而 ,对哲学通俗化的现状、必要性和可能的途径进行探讨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人文精神,就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他有自己的人文精神。同样,一个城市之有别于其他城市,也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人文精神,这种独特的人文精神,就是来自于这个城市历史文化的最核心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9.
如今,世界哲学界对什么是哲学又有一种新说法。有人认为:哲学源于谋生,既然是谋生,它就理应为人类的生存服务。因此,就哲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普及而言,大部分哲学家认为应当侧重后者。这主要是因为纯哲学距离社会现实较远,而应用哲学则与社会现实的结合却比较紧密,因为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大众视角总结应用哲学新理论。应用哲学“平衡论”具备了“传承创新、服务大众”这一基本脉络。原因在于“平衡论”源于中华、传承马列、兼容东西、立足当代、关注未来。它是21世纪“还思于人”的生存学、发展学、快乐哲学。那么,它是如何适应时代…  相似文献   

20.
北京话     
赵大年 《首都经济》2005,(10):90-91
有学者提出:人类的本质是沟通。我们都是社会的人,不是孤独的鲁宾逊。人类的生产、贸易和知识传播,都是社会活动,彼此沟通思想.才能分工协作.因此语言就成了人类使用得最广泛、最重要的工具和文化载体(文字也是书面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