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各路经济学家饶有兴趣地探讨华西村经济腾飞的成功经验时,往往忽略了其发展背后独特的社会学现象,即使是从社会学领域对华西村崛起原因的分析也主要集中在对“能人治村”的权威要素研究。作为华西村从公社时期开始的“总负责人”,“老书记”吴仁宝集法理型权威和个人魅力型权威于一身,带领华西人民披荆斩棘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华第一村”,但随着政治地位的牢固和经济利益分配的倾斜,吴仁宝家族逐渐控制了华西村的政治经济命脉,其个人的权威也发展成为家长制的传统型权威。文章主要以马克思·韦伯的三种权威类型分类为基础,结合吴仁宝的相关人物传记,对华西村崛起背后的权威类型进行分析,对华西村成功的社会学动因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2.
去年4月,“天下第一村”江苏江阴市华西村自在黑龙江和宁夏建设两个省外“华西村”后,又再次伸出“共同富裕”之手,“一分五统”了周边10个村,带领16936名干群谱写了中国农村发展的新篇章。一年后,大华西的发展状况如何?  相似文献   

3.
日前,中建二局总经理罗世威与华西村党委副书记郭安庆代表双方在华西村正式签订总高度328米的标志性建筑“空中华西村”项目总承包合同。“空中华西村”是素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标志性建筑。建筑采用“塔”“竹”相结合的造型设计,总建筑面积达21万平方米,地上72层,地下两层,总高度328米,占地面积30亩,可节约用地300亩,总工期1051天,合同额4.45亿元。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2011,(24):142-145
价值4亿的金牛、高达328米的五星级大楼,搞起观光旅游业的华西村近年屡出风头。据华西村的官方声明,现在的华西村已经“小华西提升大华西,大华西正成为金华西”,但记者赴华西村调查发现,这个看似紧密的集体经济链条也有漏洞,华西村民的生活其实也难言幸福。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09,(12):14-14
有着“天下第一村”之称的华西村,将组织1000名村民包机前往宝岛台湾旅游。近日,在一年一度的“华西诚信节”上,该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宣布此消息。他同时表示,华西村还将在台湾开办一家酒店和旅行社。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于1961年10月建立,建村43年来,全村干部、村民在吴仁宝同志的带领下,坚持发展集体经济,不断改革创新,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集体共同富裕之路越走越宽广,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美国出版的《重新发现中国》一书中,称“华西村是中国的新加坡,吴仁宝是华西的李光耀”。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2002年总收入突破了60亿元。凡到华西村参观的中外人士无不惊奇:华西的经济何以能发展得这么快?华西人说,是老当家、党委书记吴仁宝的创新思维,把华西经济搞活了!  相似文献   

8.
1980年首次成为“亿元村’的江阴云市华西村,2002年总收入突破了60亿元。凡到华西参观的中外人士无不惊奇:华西的经济何以能发展得这么快?华西人说.是老当家吴仁宝的创新思维。把华西经济搞活了?  相似文献   

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途径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经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过程,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华西村的集体经济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公平正义,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在分配上坚持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方式。华西村“一分五统”的体制的成功,体现了共同富裕和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曾静 《中国西部》2011,(24):136-141
华西村有钱,众所周知。在这个村里家家户户住着几百平米的别墅,村民出行开着私家车,每家的存款少则近百万,多则上千万。一位美国游客参观完华西村后感叹说:“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  相似文献   

11.
《上海集体经济》2007,(6):24-26
华西村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多年来,他们坚持从本村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情况,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道路,被誉为“天下第一村”。  相似文献   

12.
“十五”时期,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城镇化发展战略,在这期间以及此前的城市化进程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总结?“十一五”即将开始,未来的城镇化目标和道路应该如何选择?可能面临哪些难题?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刘勇博士在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解答。  相似文献   

13.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春风和煦的季节里,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共绘中国未来发展蓝图,共商经济社会发展大计。作为一座城市的总规划师,书记、市长们在思考些什么?期待着什么?本刊记者借全国“两会”之机特别采访了六座正在迅猛发展中城市的书记、市长,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14.
“十五”时期,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城镇化发展战略、“十五”即将过去,在这期间以及此前的城市化进程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总结?“十一五”即将开拍,未来的城填化目标和道路应诖如何选择?可能面临哪些难题?应诖采取哪些对策?记就此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刘勇博士。[编按]  相似文献   

15.
这里就是全国闻名的江苏省江阴市的华西村。华西村富甲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资料显示,2001、2002两年村民分配资金1.95亿人民币,村民个人资本累计3.04亿,村民资产多的500万以上,最少的家里也有50万,华西村目前拥有8大公司,每年销售目标100亿。华西村的带头人,76岁的吴仁宝在此地是灵魂人物,20多年前带领全村人以钢铁起家,逐渐成为今天海内外闻名的“天下第一村”。笔者就家族式管理隐藏危机对原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进行的对话,下面是访谈实录:  相似文献   

16.
资产规模突破2500亿,在完成跨区域发展和增资扩股等战略举措之后,吉林银行的未来之路为何变得缺乏“底气”? 对于这家在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的省级法人城商行来说,政府、股东、学者直言:阻碍吉林银行未来发展的问题是体制机制无法适应市场化经营,“如果不改变,只有死路一条”。  相似文献   

17.
有一本定位于成长型企业经理人的财经类杂志,在其广告中有这样一段文案:“成长企业是什么?成长企业是中国的未来。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结果表明,为本国创造大量税收、提供就业岗位的不是跨国公司,而是众多的成长型企业。”这较为准确地概括了成长型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度。那么,何谓成长型企业?中小民营企业正在或是将要遭遇怎样的成长“烦恼”呢?请看——  相似文献   

18.
未来的趋势是什么?我们如何从众声喧哗的庞杂信息里,抽丝剥茧预见未来?这就是本书的目的:为渴望“洞烛机先”的读者,架构清晰的观念,抛弃不合时宜的心态,掌握全球未来新趋势。奈斯比特这样看待自己的“预测”—“我对未来的展望并不是单纯的猜想,它们是在这些定见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于2004年12月1日至3日在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召开“第二届上海市社科界学术年会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98人。会议有五项主要议程:一、副会长沈惠传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致“六代会”的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六代会”上的讲话,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全国总工会在“六代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20.
李波 《新财经》2011,(2):20-23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站在“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交界处,中国经济问过去,问未来。辉煌成就来之不易,“十一五”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