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技术开发》2016,(4):63-64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诸多互联网金融项目都纷纷崛起,其中的"余额宝"、"零钱宝"、"定期宝""增值宝"等都是典型的代表。这些互联网金融产品项目的出现,无论是在便捷服务上,还是在增值额度上,都较传统的金融产品有较大的优势,对传统的金融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文章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内涵、特征、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冲击,进一步探讨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合理有序的竞合关系。  相似文献   

2.
金融     
《山东企业管理》2014,(11):18-18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1月19日-21日在江南水乡浙江省嘉兴市乌镇举行。A股市场上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股19日。闻风起舞”,其中生意宝(002095.SZ)、腾邦国际(300178.SZ)、熊猫烟花(600599.SH)等悉数涨停。分析人士认为.互联网在推动利率市场化、降低融资成本、发展金融创新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金融是未来互联网企业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而上市公司纷纷涉足互联网金融,股价多受到市场追捧,随着更多具体政策的推出,热度有望持续。  相似文献   

3.
其实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只是一个生意的工具,面向B端(企业)的垂直门户网站需要用传统手段且结合线下才有可能爆发.传统生意手段+互联网思维,是垂直门户生存和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 今天这篇秦刚访谈是关于一品威客网的,这个网站是由2个传统企业出身的兄弟两创办的. 他们开始在互联网领域创业的时候,被人把钱给骗光了,但是靠着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韧劲,硬是在互联网领域打下了一片天地,不但扭亏为盈,而且还得到了顶级投资机构的青睐,具体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吧.  相似文献   

4.
最近,网上不断出现各种高收益理财产品,余额宝规模达500多亿元后,又有公司推出年收益8%的理财产品,在引发热议后,虽然又澄清不保本不保收益,但8%这个数字着实很有诱惑力。那么,抢购高收益理财产品要注意什么呢?互联网企业纷纷跨界经营在余额宝规模不断扩大之后,许多互联网企业都看好了互联网金融领域,各个互联网企业都想涉足分享互联网金融这块诱人的蛋糕。今后,投资者可能会看到更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出的理财产品,肯定不乏高收益产品。但是高收益背后能否实现低风险,这就需要投资者擦亮眼睛。如何挑选高收益产品《中国质量万里行》提醒投资者,挑选高收益产品以下几点需要关注:1.产品是否保本。  相似文献   

5.
2013年被许多国人称之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随着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模式货币基金业务的发展,诸如P2P、众筹、网贷等一系列互联网下的金融实践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然而,若论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创新,当属美国开时代之先河.当下,在我国的所有互联网金融模式几乎都可以在美国找到“样板”,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为何在美国并没有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也并未像中国一样引起如此大的轰动?本文通过对美国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的梳理,加以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几点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理财产品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兴起 2013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同金融业的结合更加深入,一些互联网公司开始问金融机构合作,设计并发行线上理财产品。2013年6月13日阿里巴巴正式推出余额宝,并在半年的时间内,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企业家和经理人的思路被互联网巨头们以及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搅得有点乱。一方面是"淘宝"、"天猫"之类的电子商务网站四处出击攻城略地,使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倍感压力,大家被互联网冲击得有一点惶惶不可终日,不知道在互联网时代怎么生存。过去马云的理念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今天的马云反倒是"让天下的生意有点难做"。另一方面,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上市时大概市值1700亿,现在股  相似文献   

8.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创新冲击了中国传统金融市场的收益率。通过收集2013年6月到2014年9月余额宝收益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及国债收益率的数据,运用时变Copula-GARCH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互联网理财与传统债市收益率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余额宝收益率与同业拆借利率及国债收益率整体上呈负相关的,收益率波动趋于平缓。并且上、下尾部相依性基本为零。说明互联网理财创新没有明显抬高传统债市的风险收益率,而且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风险传染关系。  相似文献   

9.
规模和实力都略逊一筹的网盛生意宝犹如一只小蚂蚁,在阿里巴巴不经意之间,上演了一出蚍蜉撼大树的好戏。  相似文献   

10.
正互联网金融是金融行业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相结合的新兴领域。目前,对这一新兴概念还没有统一和广为接受的定义,但大致来看,互联网金融可以分为传统金融业务在线化、基于互联网的新金融形式和基于电子商务等平台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三种形态。其中,基于互联网的新金融形式又成为最具代表性或者说最具发展空间的业态,一些典型的模式比如互联网信贷、余额宝、电子券商等。  相似文献   

11.
硅宝公司的8名创业者见证了企业的成长史。怀揣创业梦想的他们渡过了公司最艰难的时期,迎来了硅宝的第一缕阳光。硅宝公司依靠技术创新,拥有有机硅密封胶的众多专利,成为参与制定密封胶行业标准的企业,奠定了硅宝公司在中国密封胶领域内的领先地位,成为中国新材料行业第一家创业板上市企业!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6,(10):40-45
基于数理金融的视角,通过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资料分析法、文献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阐述了余额宝的发展现状及其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论述了余额宝的风险特征。基于对余额宝的发展前景调查问卷搜集的数据,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政策,预测余额宝的发展前景很好。  相似文献   

13.
《上海企业》2023,(4):56-57
<正>收钱吧成立于2013年,以“服务千万商家,全能生意帮手”为公司使命,现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门店综合服务商。收钱吧通过网络和数据的力量,为商家提供专业的移动支付收款、营销管理软件、广告、供应链、共享充电宝、商家社区等多种服务,全方位解决线下商家的开店需求。服务商助力小微商户实现数字化升级,整合数字资源为小微商户所用,如何与时俱进,将小微商户变成真正的“小而美”数字化大群体,收钱吧以互联网科技思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小微商户构成了中国最具生活气息的光影景象。据统计,中国有超过7000万的小微商户,  相似文献   

14.
余额宝是阿里巴巴集团打造的一款网络创新金融工具,自2013年6月13日上线至2014年4月2日,余额宝共经历了43次监管,在政策不明确的情况下,余额宝将何去何从?本文以余额宝为例,对互联网创新金融工具的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潜在监管风险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余额宝”、“财付通”为首的高回报率互联网理财产品横空出世,2013年下半年迄今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堪称是“互联网理财”的元年。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网易、苏宁等几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自家理财产品,逐鹿中原。  相似文献   

16.
吴晓波 《东方企业家》2007,(11):120-120
随着阿里巴巴在香港的上市,今年冬天,马云注定将成为最引人瞩目的中国企业家。两年前,我曾经在为《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一书做序言时写道:“在我看来,如果说杨致远是互联网领域里第一个世界级的华人企业家,那么马云就可能是下一个。杨致远是商业的天才,他发现了互联网搜索的价值,而马云则是天才的商人,他把一团让人手足无措的乱麻织成了一匹锦绣。”今天我还坚持这样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中国总会计师》2014,(3):159-160
时下,互联网金融产品风起云涌,这个"宝"、那个"宝"不一而足,令人眼热心动。互联网线上理财赚个盆满钵满,咄咄逼人,银行理财也不甘示弱,于是乎各种"银行宝"也马上跟进,眼花缭乱,也相当诱人。尽管对余额宝的看法众说纷纭,不过,办公室里那些平时不理财的白领们在纠结中,还是有很多人开通了余额宝账户。不只是在办公室,现在这种线上理财产品已经走到我们的身边了,想把现金或者银行里的钱存到余额宝里的人也不在少数,一股强烈的资金流动风潮似乎也在悄悄吹动。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一种结合了传统金融的特点和互联网技术,在安全、移动的环境下被使用者所接受的新兴金融消费模式,而"余额宝"堪称其代表产品。本文基于SWOT分析模型,对"余额宝"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优劣势、机会和面临的风险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有观点认为.这是互联网金融“压倒“了传统银行。的确。自从2013年以来互联网在金融领域出现井喷式发展.中国银行业“金融脱媒”的压力与日俱增。不过值得注意的足.这些分流的存款多数又以同业形式回流银行,导致存款结构变异和成本上升。实际上,互联网理财的日子也不好过,三季度余额宝规模已经首现下降。因此.银行三季度存款减少的背后,还有更深刻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创始人没有定力,就会随波逐流袁炳松的新公司,就在深圳南山区众多商业大厦中一间平平无奇的办公室里,办公室里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充电宝和柜机。袁炳松曾是共享充电宝企业“来电科技”的创始人。2013年底,随着小米等巨头入局,充电宝行业遭遇了巨大冲击,当时还在经营充电宝工厂的袁炳松,不得不为自己找一条出路,思考过后,他萌生出了做充电宝租赁生意的想法。2014年,袁炳松创立了来电科技。而后,跟随者也接二连三入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