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玉良 《活力》2011,(2):85-85
标题是报纸的眼睛。由于长期受“庄重”模式影响。党报的新闻标题始终给人以“硬”、“板”、“重”的印象。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让党报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标题走向轻、活、趣.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编辑经验谈一下党报新闻标题制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张晗 《活力》2014,(3):90-90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和感染力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是营造舆论强势的根本要求。只有把“三贴近”落到实处,党报才能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从而最广泛、最有效地吸引受众,更好的引导舆论。坚持“三贴近”原则,不仅可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还是不断增强党报影响力的必由之路。那么,党报如何坚持三贴近原则呢?  相似文献   

3.
标题是人类社会传播活动发展需要的产物,它同新闻一起反映时代的社会生活,同时又影响着社会、推动着时代的发展.作为新闻标题学的一部分,新闻标题的历史是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分析标题的演进与社会历史进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一步了解新闻标题的历史与发展趋势,也进一步阐明了报刊新闻标题的对新闻传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李志刚 《活力》2011,(5):195-195
标题是人类社会传播活动发展需要的产物.它同新闻一起反映时代的社会生活.同时又影响着社会、推动着时代的发展。作为新闻标题学的一部分,新闻标题的历史是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分析标题的演进与社会历史进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一步了解新闻标题的历史与发展趋势.也进一步阐明了报刊新闻标题的对新闻传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郭铭华 《活力》2014,(6):100-100
办报纸的目的是给读者看,为读者服务。党报,作为权威媒体,是舆论最有力、最好的表达和载体,担负着正确引导舆论和舆论沦监督的责任。强化党报的服务功能,是不断丰富宣传内容、提高报纸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党报在强调新闻指导性,让读者了解国内外、省内外大事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同时,也应密切联系群众,真正把读者当成自己的服务对象,而不是片面地把读者仅仅看做是受教育的对象。并通过把加强服务性新闻报道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尽可能多地提供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贴近社会的各方面的服务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党报在读者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6.
"长安画派"为新中国美术史增添了色彩浓重的一笔,为新中国现实主义绘画奠定了基础.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长安画派"代表人物石鲁、赵望云、何海霞、方济众、康师尧等画家主张"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这也是"长安画派"创作的纲领."长安画派"的画家们用焕然一新的时代面貌从笔墨技法上、表现形式上创新绘制了贴近人民大众生活、表现时代精神的山水画作品.  相似文献   

7.
邵建华 《活力》2013,(3):60-60
典型宣传是提高党报舆论引导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党报宣传的重头戏。那么,如何站在读者的角度,使典型人物宣传更加贴近读者,吸引读者,拉近两者的距离呢?这需要我们在立体凸现典型人物新形象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8.
在大数据时代,新兴的大数据技术和日新月异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对媒体和媒体人都形成了直接的冲击,曾经作为传统媒体领军人物风骚一时的党报集团,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大数据在开启时代转型的同时,也正开启着传统党报的蜕变时代。本文主要从媒介形态、新闻内容、新闻生产方式以及从业人员素质四个方面简要阐述了大数据时代党报的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温菲 《活力》2013,(18):63-63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青睐,然而新闻的数量也日益剧增。如何才能让一则新闻在众多中脱颖而出?改善新闻的标题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掌握了新闻标题的写作技巧,不但可以在标题上展示自己的技能,而且也达到了吸引读者的目的。本文从叙述新闻标题的作用出发,分析了新闻标题的指定要求的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了新闻标题的写作技巧。达到通过标题来吸引读者的目的,使信息得以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高长利 《活力》2013,(13):46-4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越来越普及,它已经成为很多读者获得新闻信患的首选。一个好的新闻标题能马上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因此如何制作好的新闻标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正>企业刊物是企业自己编辑、出版、以员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报纸、刊物,它集思想性、知识性、信息性、专业性、趣味性于一刊。是一个企业内部领导和员工进行沟通和传达意见的高质量平台,它作为企业资料,信息交流的刊物,贴近员工生活,受员工信赖,充分发挥其媒介传导催化鼓励的作用,与党报党刊相辅相成,共同肩负起宣传  相似文献   

12.
王樱娜 《价值工程》2014,(23):290-291
新中国成立以来,洞村公共文化生活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一是建国初期的传统仪式影响下的农耕文化——公共文化带有强烈的宗教和宗族色彩;二是集体化时期国家行政控制下公共文化生活——带有鲜明的组织化、政治化色彩;三是改革开放以来日益衰落的村庄公共文化——宗族性公共文化生活的悄然复兴又迅速消逝、基督教信仰的一度兴起又悄然衰落。村庄公共文化生活的前景堪忧。新农村建设使村庄公共文化生活的重建有了希望。  相似文献   

13.
袁静 《活力》2011,(20):120-120
一、网络家居新闻标题的特点 新闻标题是在新闻事实之前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介的简短的文字.常被称为“新闻的眼睛”在新闻大爆炸的时代,读者对新闻的筛选。已经不仅仅是按照内容进行分类,更多的是通过标题来筛选新闻。要想让自己的新闻有足够的点击量。就要有一个能吸引别人眼球的标题。  相似文献   

14.
宣传画作为一种与国家政治有着高度粘结力,与时代发展非常贴近的产物,其集中政治性与时时尚性于一身。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国家发展经历了多个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宣传画对人们的一种巨大影响力与感召力不曾减弱。本文重点在于阐述当前宣传画的一种政治效应以及时尚效果。  相似文献   

15.
霍亮 《活力》2011,(8):196-196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好的新闻标题不仅可以使新闻本身增色不少,更让人有一种美的享受。可以说优秀的新闻标题是一件艺术品。如何使新闻标题即准确又生动活泼、引人人胜,是广大新闻从业者永远也学不完的一门功课。笔者认为,要制作出好的新闻标题,以下几个小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6.
人物通讯是一种传统的新闻通讯文体,特别是先进人物报道产生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这种报道方式有其特有的生命力、感染力,与时代同呼吸,成为时代强音,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媒体整体报道与议题设置过程中,不管是专题报道自成系列,还是配合一个时期的议题报道,人物通讯无疑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通过中央党报《人民日报》和省级党报《广西日报》一版近四年的样本,分析人物通讯报道这一新闻报道文体在党报“新闻议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从企业、社会到国家,保卫工作可以说涉及企业,社会乃至关乎国计民生方方面面。所以要求通过落实保卫工作方针出发,关系企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到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现实。努力完善加强保卫工作执行重要环节,从点到面,环环相扣全方位展开。使保卫管理工作更贴近人心;更贴近工作;更贴近时代。从而取得显而易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作出了明确判断,进行了全面战略部署。刚刚结束的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紧紧贴近党中央、国务院的宏观政策,贴近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年T商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履行职能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9.
季佳莹 《活力》2012,(7):55-55
《哈尔滨日报》是全国最早的城市党报。2012年初,《哈尔滨日报》全新改版,改版后的《哈尔滨日报》厚了,版面增加,信息量更大,内容更加丰富,受到了读者和同行的关注和好评。加厚了的报纸解决了报纸新闻与资讯的丰富性和可读性问题,但在易读性和便利性上则有所欠缺。改版后的《哈尔滨日报》报纸的头版除刊发主打新闻和图片外.还借鉴网络的超链接方式。汇集报纸内页的一些栏目和新闻标题形成了导读版。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开发》2012,(5):48-57
【正】十年创新结硕果,十年征程谱新篇。十年,我们紧跟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节拍,高歌猛进;十年,我们始终不渝,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年,我们全省联动、部门联合,以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技活动获得了广大公众的欢迎和认可;十年,我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