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文婷 《民营科技》2014,(11):243-243
我国大学外语教育在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当中始终存在严重的应试导向性,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中国经济已经走向国际化,社会对语言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培养具有较强外语能力的人才成为了当下的热点,大学外语教育应该更注重人文精神的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应该有良好的国际视野,能够传播博大的中国文化,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2.
丁远 《企业导报》2013,(10):238-238
大学文化已经成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大学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推动,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对大学文化的价值与功能进行了探索,这对于大学文化的构建及其育人功能的发挥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创新的形式传承传统文化更能促进中国人的文化觉醒,符合年轻一代的喜好,使传统文化传播焕发新的魅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激发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认同,增进文化自信.而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创新传承传统文化,能拓宽传播渠道,加快传播频率.同时能带火相关文创产品,提升文创产品的经济学价值,完善文化生态产业链.  相似文献   

4.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已深深地融入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当前,面对社会多元价值体系的影响和西方文化浪潮的冲击,以爱国主义和整体主义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则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了重大借鉴和契机.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优秀遗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医学道德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先秦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医药文化发展,它们是传统中医医德产生发展的源头。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学目前发展面临的困境本质上是大学理念的缺失。大学改革的困惑实质上是由于大学理念的迷茫,由于深度混乱的理念。大学理念在认识上仍存在需要澄清的误区,如将朴素的想法、一般性理论误当作理念,将当下的简单行动误看作理念指导下的实践。在大学理念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改革与创新,还需要传承与守望;不仅需要行动,还需要主体性的觉解;不仅需要理论的务虚,还需要实践与发展。因此,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大学理念的价值与意义。只有在反思的基础上,才可能在大学理念建设上体现出中国意识、中国方案,在大学发展上体现出中国模式、中国风格。  相似文献   

7.
张鑫 《数据》2022,(8):193-19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因此,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结合高职院校大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在学生教育管理中,要充分理解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出发,通过构建课堂教育主阵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提升学生对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8.
贾月  黄欣 《河北企业》2023,(12):144-148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文化的品位和层次,为企业发展注入灵魂。当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认知模糊化、单一化、抽象化,等级分明和官僚主义文化,组织活力不足,因循守旧、盲目排外、固步自封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企业文化建设思想,如“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的和谐发展理念,“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民族文化基因,“贵和尚中”“亲仁善邻”的社会心理,“讲信修睦”的新时代传承等。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础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并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定钰 《数据》2023,(1):101-1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丰富精神内涵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历史根基,提供了充分的史实依据。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指出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缺乏的表现并从大学生自身、家庭、高校以及社会这四个方面具体分析其缺失的原因,最后提出从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重视家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强高校文化自信培育的实效性、营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这四个策略来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身处新时代,履行新使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结合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特点,创新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新模式,探索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职业教育新路径,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立足职教特色,分类施策,切实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探索立德树人的独特路径。  相似文献   

11.
宋剑 《中外企业家》2009,(20):260-261
如何建设成为有特色的大学,已经成为许多高校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很多高校纷纷制定特色发展战略,但在当前的特色大学建设中存在着"特色"不"特"或是不能持久的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大学发展中的文化因素。在特色大学建设过程中,要以文化自觉的精神去构建融合历史和创新的特色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7,(1):222-224
大学文化建设中有一种忽视科学文化的现象,过分强调了人文文化的作用。大学文化建设应该重视科学文化的建设和传承,并在教育中实现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两种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当前,受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影响,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大学思想教育工作中,文化因素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发挥了非常显著的作用。重视和强调文化因素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里的作用,对于更好的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启示作用。将文化教育引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更有利于大学生的价值观、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公民道德以及素质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前各大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引领作用,有助于提升人民的人文素养,促进人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升人民的道德修养,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需求。  相似文献   

16.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精神载体,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一个国家或是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动力,现阶段,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探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对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健康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遗传因素,深深融入到中国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或消极的双重作用.系统考察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积极作用更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学党建文化是在高校校园环境中形成的重要内容,它也是大学文化的一部分,是促使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有利手段,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水平有巨大的作用。同时,党建文化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在思想活跃的高校范围内实现了拓展文化内容、创建文化机制的功能,是培养21世纪战略型人才的关键。本文中通过创新内容的研究,阐述了大学党建文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在历史演变及社会发展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映射体。在社会多元发展势态下,人才建设是社会进步的基础所在,培养人才的教育场所也应发挥好教育作用,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兼顾责任感及使命感,为社会发展奠定基石。本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为切入点,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困境,并对实际融合路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而由于大学本身特殊的组织属性,大学文化对社会文化已不仅是简单的依存和适应。本研究以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为时代背景,以大学文化引领创新文化发展为创新点,力求以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模式探求大学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