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使得近年来社会上的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高校研究生在社会就业中已经不再占据绝对的优势。高校研究生的就业倾向也因学生个人的意志而存在很大的差别,根据近年来的高校研究生就业倾向研究数据来看,其就业倾向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研究生毕业后顺利就业,影响了研究生个人价值的发挥,也成为了高校研究生人才难以立足于社会的重要原因,不合理的就业倾向,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针对这种情况,积极地采取应对措施。本文就通过讨论高校研究生就业倾向性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高校研究生就业倾向性问题的对策,帮助高校研究生顺利毕业就业,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指标,通过对贵州高校经管类研究生的一手调查资料,利用有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就业选择、就业过程、个人因素及就业幸福度对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高校服务对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的影响逐渐提升;个人因素的回归结果表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社交能力愈发影响着研究生的就业质量。这对我国高校制定研究生培养政策,实现研究生优质就业,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创新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月31日<人民日报>报道,"截至2006年12月10日,广东全省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为94.37%,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6.16%;(其中本科97.25%;,专科95.57%),研究生就业率首次低于本科生,甚至专科生."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迫切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由于近几年来高校不断扩招,硕士研究生就业已经由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研究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研究生开始有强烈的危机感.导致研究生就业难的因素有经济发展状况、就业环境、就业体制、人事制度等客观因素,也有研究生个体的择业观念、职业规划、就业准备等主观因素.因此,加强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所面临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研究生就业焦虑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扩招以来,研究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就业焦虑对研究生就业产生影响,本文从心理角度对就业焦虑进行定义,对研究生产生就业焦虑的原因深入剖析,并提出调适研究生就业焦虑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在快速增长,研究生就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高校和培养单位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做好充分准备,制定政策措施,构建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不断推动究生就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本文对河北省研究生就业指导现状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关于如何建立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的一些建议,期望能够对当前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起到一些帮助与作用,以做好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如何有效提升高校研究生就业能力,实现研究生高质量就业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戴静 《中国就业》2023,(8):22-23
今年以来,湖北省十堰市大力推动高校毕业生来堰留堰就业创业,高起点、早行动、有服务,大力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上半年,全市完成高校毕业生来堰留堰2483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1人、硕士研究生719人,提前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问卷调查及访谈,分析了河北省高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预期、现状,以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希望对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有所借鉴,使其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柯健 《中国就业》2006,(9):28-30
一、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 2003年全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开始大规模扩招,持续扩招使研究生队伍不断扩大。199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仅为7.2万人,而2004年光硕士研究生就招收27万多人。据教育部公布,截至2005年,我国研究生扩招递增的速度平均每年超过了26.9%。与此同时,2005年研究生毕业人数也超过20万,创历史最高点。研究生扩招缓解了本科生就业压力,也导致研究生就业竞争加剧。今年7月扩招后的首批研究生将毕业,与本科生严峻的就业形势相比,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因为近两年不少高校研究生就业率明显下降,与本科生就业率不相上下。甚至已低于本科生。  相似文献   

10.
简二领 《价值工程》2021,40(3):38-39
目前,硕士研究生就业局势严峻,我国现有的有关硕士研究生就业政策总体上呈现数量少和内容不具有针对性的特点,此外,早期的硕士研究生就业政策强调硕士研究对国家发展的作用,硕士研究生就业政策未能有效发挥促进硕士研究生更好就业的效果。本文对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关思考,希望能够更好促进硕士研究生就业。  相似文献   

11.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高校的工科研究生面临着对疫情的恐惧以及学业、就业、情感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其心理很容易受到冲击。文章论述疫情下高校工科研究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心理问题成因,并围绕社会、研究生自身、学校3个层面提出疫情下高校工科研究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以期解决工科研究生面临的心理问题,从而使他们能够以健康的心态学有所成。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提升,经济步伐的推进,我国的高校教育水平以及近年来的招生人数也在不断的提升。但是,随着招生人数的提升,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逐渐凸显。据统计,今年我国将有727万名研究生、大学生毕业,外加去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可预计2014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如何让大学生更好就业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本文中,将就当前我国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基本途径及方法进行一定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得出女研究生就业心理所存在的问题,运用相关压力理论、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剖析了女研究生就业心理困扰产生的原因,针对影响就业心理的重要因素深入分析,明确提出加强对女研究生就业心理困扰的有效调适策略,对引导女研究生就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付卉  李娜 《河北企业》2012,(3):64-65
<正>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现状及主要问题近期公布的《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中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河北省高校毕业生总数从2007年的21.67万人,增加为2009年的30.5万人,年平均增长20.37%,并且2009年以来,河北省就出现了专科、本科和研究生3个学历层次的就业率完全倒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正>大学生就业现在已经不仅是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也是高校和国家在人才培养中一直研究的主要问题。当前大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很多人感到不知所措,是考研究生,还是就业?是选择事业单位,还是选择企业?是选择外企,还是选择国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提升,经济步伐的推进,我国的高校教育水平以及近年来的招生人数也在不断的提升。但是,随着招生人数的提升,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逐渐凸显。据统计,今年我国将有727万名研究生、大学生毕业,外加去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可预计2014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如何让大学生更好就业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本文中,将就当前我国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基本途径及方法进行一定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2005届毕业生遇上了高校扩招后又—个就业高峰年。根据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资料,2005年将在我省安排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含毕业研究生)数,预计达25.50万人,其中省内院校17.5万人(其中,研究生1万人,本科生6.12万人,专科生10.33万人),省外院校8万人。而这些数据,还不包括2004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庞大的专科生队伍的就业成为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广西高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高校毕业人数逐年增多,截至2018年7月31日,总毕业人数为22.2万人(研究生0.9万人,本科生9.4万人,专科生11.9万人),总就业人数为91.76万人(研究生90.2万人,本科生91.39万人,专科生92.12万人)。可见,广西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文章在分析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基础上,剖析了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旨在提升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构建和谐广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入大众化阶段,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就业已成为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为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研究生教育的普通教育取向模式应向职业教育取向模式转变;应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联合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和产业机构的力量,整合三方资源优势,共同培养就业竞争力高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  相似文献   

20.
产学研合作培养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入大众化阶段,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就业已成为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为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研究生教育的普通教育取向模式应向职业教育取向模式转变;应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联合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和产业机构的力量,整合三方资源优势,共同培养就业竞争力高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