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镀污泥的基本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12种来源不同的电镀污泥试样的含水率、灰分、pH值等基本理化特性,讨论了电镀污泥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重金属含量、粒度分布,以及重金属含量与粒度分布之间关系,为电镀污泥的处理处置提供了大量有用的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2.
土壤中,重金属来源广泛,一旦含量超标,就会造成极大危害。本文首先分析了多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技术,然后重点探讨植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萃取、植物挥发、植物固定、根际圈生物降解等方法。根据植物修复技术的优缺点,笔者进一步阐明了植物修复技术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江苏省地区重金属含量较高的5个碱性土壤和5个酸性土壤中的8个重金属元素进行了DTPA浸提和CaCl2浸提试验。无论是在酸性土壤还是碱性土壤中,As, Cr和Hg这3个元素在两种浸提方法下的浸提效率都很低,基本均在0.5%以下,其中Hg的实际浸出含量几乎可忽略不计。Cd, Cu, Ni, Pb和Zn这5个元素总体来说,无论是在酸性土壤还是碱性土壤中,DTPA浸提效率都高于CaCl2浸提效率。其中,酸性土壤中的Cd元素,在两种浸提方法下的浸提率均高于其他几个重金属元素,最容易被浸提出来。土壤的酸碱性和元素本身在土壤中的赋存形式对元素在不同浸提溶液下的提取效率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燃煤电厂副产物脱硫石膏和污泥在雨水中或作为固体废弃物加工过程中,吸附的痕量元素会再次进入环境中,造成二次污染。选取安徽省3个典型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机组,通过欧洲共同体标准物质局(BCR)逐级提取法测定脱硫污泥和石膏中Cr、As、Cd和Pb的赋存形态,应用标准毒性浸出程序法(TCLP)对脱硫石膏的浸出毒性进行测定,分析脱硫副产物中Cr、As、Cd和Pb的潜在环境影响。结果表明:脱硫污泥中4种元素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脱硫石膏;脱硫石膏中Cr和As稳定性高,Cd和Pb元素有效态占比大于50%,迁移能力强,对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风险;脱硫污泥中Cr、Cd和As的迁移能力较强,环境风险较高,其中Cr在氧化环境中不稳定,Cd在酸性环境中更易浸出,As在氧化和还原环境中均不稳定;pH和固液比对石膏中重金属浸出有重要影响,不同元素之间存在较大差异;Pb、Cr和As浸出率随着pH的降低而增大,随液固比的增大而增大,并逐渐达到平衡;Cd的最大浸出率低于其他3种元素,浸出率与pH和固液比的相关性较弱,在pH为4.47时,浸出率较高。研究结果可为燃煤电厂脱硫副产物处置及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污水处理事业近年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污水净化的同时,产生了大量污泥。污泥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及重金属等,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威胁人类生存。如何有效地将产量巨大、成分复杂的污泥进行妥善处理处置已成为我国环境事业的重大课题。另外,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能源需求增加,但常规能源日益供应不足,开发新能源十分紧迫。若能合理开发、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变废为宝,不仅能解决污染问题,还利于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6.
伴随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污泥的处理和综合利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好污泥的处置和综合利用。本文分析了保定市生活污泥处理处置现状,结合污泥重金属含量、养分含量、含水率及热值,研究了保定市污泥的干化利用。同时,针对保定市污泥处理处置存在的问题,给出污泥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使城市生活污泥得以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考察其土地利用的可行性,对集美污水厂的城市污泥经过无害化处理后作为肥料施用于香蕉树,分析了其营养元素对香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污泥有机肥的施用可以促进果树生长,随着污泥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香蕉的株高、茎围和有效叶片数逐渐提高,但施用量超过1000g/株后,促进作用不再显著。施用污泥有机肥能提高香蕉果实的产量和品质,而且香蕉果实重金属的含量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中规定的重金属含量限值。本项研究为推广污泥果肥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治沟造地是我国黄土丘陵地区补充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恢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以延安市南泥湾镇为试验地,测定分析了治沟造地区域水田、旱地、柳树林地、松树林地4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层深度土壤中有机碳和易氧化碳的含量、分布规律以及易氧化态碳与有机碳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现减小的趋势,且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0~60cm土层深度内,旱地在不同深度土层中的有机碳含量和易氧化碳均低于其它3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易氧化碳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充分说明土壤易氧化碳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治沟造地改变了区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碳循环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在研究全球碳循环中,治沟造地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可作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陕西潼关金矿区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混乱矿业秩序的典型地区,尾矿渣、氰化渣随意堆放在田间地头、河道两侧、村前屋后,受大风扬尘、降水淋溶和河水搬运等作用,对河水、农田和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研究对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措施选择、不同覆土厚度条件下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以及不同覆土厚度条件下农作物重金属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潼关矿区土壤中Hg、Pb、Cd等3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各种背景值,是最主要的污染元素;而重金属Cu和Zn的含量也高于各种背景值,是主要的污染元素。综合比较得到物理隔离法是最为经济合理的矿区恢复治理措施。在覆盖干净的耕植土厚度大于30cm的情况下,土壤中的Hg、Pb、Cd、Cr、As、Cu、Zn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根据粮食作物、叶菜类和块根类蔬菜在30cm、50cm、70cm和90cm等不同矿渣覆土条件下重金属含量特征综合分析,得到叶菜类不适宜在矿区栽种的结论,同时确定不同农作物安全经济的覆土厚度选取应以不小于70cm最佳。物理隔离法具体覆土措施为底部尾矿渣推平压实、中部覆盖10cm三合土隔离层、上部覆盖40cm净土压实、顶部覆盖30cm净土耕植层。通过矿渣土体有机重构措施,治理区范围内土壤环境得到了改善,一期工程已完成新增耕地1 395亩,新增林地574亩。  相似文献   

10.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2,8(1):109-109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黄道友研究员领衔完成的 “重金属超标土壤的农业安全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 目针对湖南省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湘江流域土壤重金属污 染等问题,在系统查明湖南农田土壤和主要农产品重金属超 标的现状、成因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筛选出了 40 多个适 于轻(中)度超标农田种植的水稻、蔬菜等大宗农作物品种、10 多个适于严重超标农田种植的苎麻、红麻、桑树等经济 作物品种和 3 株抗砷能力强的真菌 ;研究提出了包括重金属 轻度超标农田农艺综合调控、中度超标农田原位钝化修复、 严重超标农田耕作制度改革等农艺削减与生态阻控的关键技 术 ;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以“农艺综合调控-原位钝化修复- 切断食物链改制”为核心的重金属超标土壤农业安全利用的 综合技术体系和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农产品重 金属含量的调控模式 ;成功开发了 3 种可有效降低水稻、玉 米和蔬菜等大宗农产品中镉、铅等重金属含量的功能型复合 肥、1 种稻田专用型和 3 种广谱型的土壤重金属复合钝化剂 等产品,并初步实现了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上海市周边使用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产生污泥的性质,并将其与城镇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产生的污泥,其各样本的重金属和营养指标差异性较大;其均匀混合样本中的重金属和营养指标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农用泥质》(CJ/T309—2009)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利用黄土与投加钢渣的堆肥化污泥制砖,将为国家制砖行业提供新思路,能够有效地避免国家制砖行业大量占用耕地资源,为保护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作出积极贡献。本文中主要研究钢渣投加量和堆肥化污泥掺入比例对污泥砖体烧制前后质量减少分数、密度及重金属Cu、Zn浸出浓度的影响,探究利用堆肥化污泥制砖新思路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堆肥化污泥中钢渣的投加量及堆肥化污泥掺入量均会对砖体烧制前后质量减少分数、密度和重金属Cu、Zn浸出浓度有很大的影响,当堆肥化污泥掺入量≤20%时,所有砖体的质量减少分数均≤15%,符合国家烧制普通砖标准;重金属Cu、Zn浸出浓度远远小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中规定的标准值:总铜≤100mg·L~(-1),总锌≤100mg·L~(-1),总体而言利用黄土与投加钢渣的堆肥化污泥制砖的思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在现有环保工作中,水体重金属污染是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水中金属离子难以降解,会导致水体污染。若长时间饮用受重金属污染的地下水,会对人们的中枢神经、血液、肾脏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所以,要对水中重金属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了解水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本文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地下水中的铅元素,优化仪器条件和基体改进剂,使用外标法计算铅的含量,相对于传统检测方法,测试结果的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城市垃圾焚烧飞灰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必须予以处置。熔融固化处理是安全的处理方法,但飞灰熔融过程中有有害物质挥发,造成二次污染。对在高温下飞灰中的重金属(Pb、Cr、Cd)和SO3、Cl的挥发情况进行了研究,采用动态热重—红外—差热分析对飞灰在升温过程中物质的分解挥发情况进行了动态跟踪。  相似文献   

15.
电镀污泥中铜和镍的回收和资源化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要综述了近几年电镀重金属污泥的处理及综合利用状况,电镀污泥中铜和镍的回收和资源化技术,重点介绍了化学方法回收铜与镍的技术,总结了从电镀污泥中回收铜、镍的基本工艺和规律。  相似文献   

16.
城市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植物体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但同时也含有大量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病原体,添加过量会对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通过向黄土中添加城市污泥和凹凸棒土,联合改良土壤肥力及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加入污泥后,土壤pH、EC、有机质、N、P等含量均显著增加。小白菜的鲜重生物量和株高在施加10%比例时达到最高,而发芽率在施加5%时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7.
本次水体重金属污染分布解析以矿山废水为分析对象,分析了重金属浸出量与各形态间的相关性以及有机质与有机结合态的相关性,并通过红外谱图分析了有机质与重金属结合的机理。调查发现,Cu、Zn、Cd和Pb的溶解态、悬浮态及总量沿河流断面呈相似的空间分布规律,而As则略有不同。沉积物中,5种重金属元素都以残渣态为主要存在形态,Cd和Pb的可交换态及Cu和Zn的有机态含量很高,说明这4种元素对环境都有一定的潜在威胁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埋藏分解试验,比较了3种施氮量(0、120和240kg N·hm~(-2))处理的玉米根茬(R_0、R_(120)、R_(240))分别与杨凌塿土、长武黑垆土充分混合并埋藏分解一年后,根茬碳分解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且利用碳稳定同位素δ~(13)C技术,研究了根茬碳分解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结果表明,杨凌地区水、热条件较好,试验期间降水量总和较长武高215mm;杨凌试验地15cm和45cm土层平均温度分别较长武高3.2℃和4.2℃。分解1年后,长武黑垆土中根茬残留碳较杨凌塿土高21%44%。根茬来源的土壤有机碳比例在塿土、黑垆土中分别为22.4%44.7%和27.4%38.3%。在黑垆土中根茬来源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塿土,3种施氮量根茬来源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可见土壤深度、质地、施肥状况等影响有机残体还田腐解与土壤有机碳的更新,良好的水热条件能够促进玉米根茬残体分解,有利于新增耕地的快速培肥熟化,构建富含有机物质的耕作层,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以北票油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13C NMR和TG-FTIR实验检测,研究北票油页岩碳骨架组成以及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计算北票油页岩的热解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而构建CPD模型。基于CPD模型,采用全局自由基理论方法,获得针对北票油页岩的氮元素析出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热解终温的提高,油页岩中脂肪族碳化合物呈现下降趋势,与之相反,油页岩中芳香族碳化合物则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表明北票油页岩在热解过程中脂肪族化合物分解产生油气组分,而一些长链烷烃组分则发生缩聚等芳构化反应,进而导致了含量的升高;北票油页岩在各升温速率下最大失重率均为18%左右,说明升温速率对于油页岩的质量损失无明显作用;北票油页岩在不同升温速率下都有4个明显的下降阶段,说明油页岩的热解失重变化主要经历了4步反应。北票油页岩氮析出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随着反应过程的进行氮元素析出量呈上升趋势,在脱挥发分的初始阶段氮元素参量保持平稳,随着热解程度的加深在200 ms后,曲线开始趋于平缓,油页岩中氮元素的析出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20.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人们通过各种活动将重金属带入土壤中,致使土壤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其自然背景值,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从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危害出发,重点阐述几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并结合有关污染修复实践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