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人们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公众亟须专业可靠的健康科普知识。健康科普被公认为是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全民健康水平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科普基地是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力量,其中,医院类的科普基地则是推动健康科普知识传播的中坚力量。文章研究了医院类科普基地建设中出现的数量稀少、缺乏平台和动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多方联合、整合科普资源、创新科普模式的发展路径,对医院类科普基地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加强科普基地能力建设是加快推动科普惠民,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措施。文章对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科普基地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实际出发介绍提升寄生虫病科普基地能力建设的做法,以期对加强科普基地建设,提升科普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是面向公众普及应对气候变化、防御气象灾害的科学知识,全面提高全社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能力,进一步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和公众防灾避灾、自救互救水平,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气象科普工作必须依靠社会力量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通过上下联动,内外联合,提升气象科普的实效性,共同推进社会化气象科普工作的全面发展,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气象部门在为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御、保障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气象科普宣传等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4.
《特区经济》2013,(10):F0002-F0002,F0003
近几年来,宝安区科协围绕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结合深圳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拓展工作内涵,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坚持把科普工作作为区科协新时期头等重要工作来抓。创新科普示范体系建设,按照“不同层次、等级完善、覆盖面广、各具特色”的要求,拓展科普工作覆盖领域,使布局更加全面和多元化,同时进行规范化管理。注重抓好以区科技馆为龙头的科普阵地建设,积极探索和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以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系列主题科普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形成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科普活动有声有色、全民科学素质水平不断提升的新局面。充分发挥科协桥梁纽带作用,积极鼓励组织各类学术交流及科技交流活动,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服务。不断创新科普宣传的手段和方法,将固定场所科普和流动科普活动相结合,以互联网为依托,完善网上科技馆建设,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向公众传播最新的科学知识、科技动态和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普及对于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全国科普统计调查数据,从科普人员、科普经费、科普场地、科普传媒、科普活动5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河北同全国平均水平及邻近省市的差距,总结了河北省科普事业的短板,并提出了提升河北省科普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韩博  詹雪靖 《科技和产业》2020,20(1):113-117
从公众科学素质提升出发,详细分析了创新方法普及传播的重大意义,从缺乏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普及传播体系不健全等四个方面剖析了目前我国创新方法普及传播中存在的瓶颈与问题,针对创新方法普及传播和公众需求的特点,提出了五种普及传播模式与策略,从科普工作、创新方法传播体系建设、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新方法校园行活动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2008年江苏省科普工作统计的数据,从科普人员、科普经费、科普基础设施、科普传媒和科普活动等五个方面,对江苏省的科普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科技资源科普化对于扩大科技资源的应用范围,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河北省科技资源丰富,但科普转化程度相对不高,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科普人员培养,推动科普基地、平台建设,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强化科技成果科普转化,构建科普联盟,加强科普宣传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调研、CiteSpace软件分析结合工作单位参与科普活动情况,以陕西省为例,对中国地学科普工作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对制约地学科普工作的问题进行归纳并提出建议。当前,中国在地质公园-博物馆体系、科研机构等科普工作中都呈现出虚拟现实技术(VR)应用、新媒体推广、科普著作更新换代、特色科研机构资源不断融入等新发展趋势。新时代地学科普应继续充分利用“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等活动,提高各机构、公众参与度,在活动中挖掘资源、发现人才,扩大科普阵地。建议政府机构加强对地学科普长期扶持,改善经费保障、人才评价制度,促进场馆、基地、人才队伍和谐发展;科普机构也需要尽快加深虚拟现实、微视频等新技术、新媒体应用,在政府-园馆-校企联动中不断推进中国地学科普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概述了目前天津市科普教育基地的发展现状,从全市科普教育基地开放制度有待完善、科普专业化设施不足、活动策划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3方面分析了存在的不足与差距,并遵循系统性、客观性原则完成了科普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科技部日前发布2010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统计范围为22个中央国务院部门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回收有效调查表44346份。此项统计工作由科技部组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具体承担。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全国科普投入持续增加,科技场馆建设明显加速,科普传播形式多样,科普活动效果显著,科普事业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科普经费投入持续增加。2010年全社会科普经费筹集额99.52亿  相似文献   

12.
科普教育已成为传播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工具,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世界各国或地区都十分重视科普工作,我国的台湾省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3.
动态     
《中国高新区》2012,(1):8-8
201O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发布 近日,国家科技部发布2010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此项统计工作由科技部组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具体承担。此项统计范围为22个中央国务院部门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回收有效调查表44346份。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全国科普投入持续增加,科技场馆建设明显加速,科普传播形式多样,科普活动效果显著,科普事业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唐山市科协坚持农村科普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服务,为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真抓实干、创新务实,逐步形成了科普组织网络化、科普手段设施化、科普培训阵地化、科普活动经常化的格局。提升了广大群众的科学素质,促进了《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在农村的落实。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组织设施建设是基础。为此,唐山科协开展了“五个一”工程,即:县科协建设科普惠农服务中心,各村建立科普服务站、科普宣传栏、农村科普学校并配备科普宣传员。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频发且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实施气象灾害科普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相对于上世纪,现阶段我国气象灾害科普工作机制日渐完善,但也存在实施方式单调、经费和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为此,应从财政投入、完善管理、人员培训、科普基地建设、创新工作方式等方面对气象灾害科普工作进行全方位支持。  相似文献   

16.
科普示范基地是新形势下提升公民素质的重要载体,是提升科技应用水平的有效途径。文章以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寄生虫病科普示范基地建设现状为例,阐述了该科普示范基地在促进公共卫生领域科技进步中的积极作用,并针对目前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寄生虫病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普旅游在我国的兴起和不断发展,科普旅游在提升公众素养水平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日渐受到关注,如何实现科普和旅游两大产业的有效融合,使公众在科普旅游活动中收益更多,已成为现代科普旅游发展中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课题组以常州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形式了解常州市科普旅游发展的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对公众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公众信息素养整体水平与社会智能发展存在一定差距,亟待提升。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公众信息素养提升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分析,深入了解提升现状,找出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发展提出提升策略,包括加强理论研究、引导公众树立意识、构建国家体系、发挥图书馆主导作用、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及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突发事件频发的现状,充分剖析我国政府应急能力现状,从公众认知、应急组织机构、应急理念、信息传播机制等方面进行问题分析,从事前预防、事中处置、事后恢复3个方面找出政府应急能力提升的有效办法。以期通过深入分析,为政府应急能力的提升找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开发了科普惠科普资源对接服务平台,平台将电子商务的经营形式引入科普领域,改变了以往点对点的传统科普模式,形成了多对多的科普服务网络化模式,将科普服务机构、科普用户和科普工作管理部门三方互相联系起来,形成互通互联的网络,为科普工作的推广、科普服务的提升、科普资源的获取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平台。平台的开发将推动天津市科普氛围的提升,推动科普工作进入互联网+时代,更好地为民众进行科普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