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继宏  王婷 《科技和产业》2022,22(11):45-52
众创空间作为服务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驱动了创新发展,是实现创新要素集聚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对于推动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分析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并从管理服务、集聚资源、环境支撑、创新产出4个维度构建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山西省众创空间整体以及各维度发展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发现,山西省众创空间整体发展质量处于中上等水平,其发展对于各影响因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集聚资源和创新产出能力所占权重最大,其得分却低于整体发展水平,成为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最主要短板。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为全国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国内的众创空间得到了蓬勃发展,但由图书馆构建的众创空间还处于起步阶段。高职院校图书馆具备人才、信息、空间和设备等优势,可以开展"培训—查新—创意研讨—创意设计—产品制造—产品孵化咨询"一整套创新创业服务。高职院校图书馆众创空间的建设,重在空间设计、管理团队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高职院校图书馆众创空间的发展,重在创客和创客文化的培育、加强合作分享、提升个性化服务。文章研究了高职院校图书馆众创空间的构建,提升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开拓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发展众创空间的热潮中,青岛市依托不断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政策支持环境、创客人才环境和创投力量环境——走在了全国各城市的前列。但调研青岛市59家众创空间并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青岛市众创空间由于无法有效集成创新创业资源,存在盈利模式单一、市场资源对接能力薄弱、缺乏全国知名众创空间等问题,致使青岛市在与北上广深等城市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针对以上问题,初步探索出的改进对策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内练基本面,明确不同阶段的创新主体,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另一方面是外塑青岛品牌,形成众创空间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格局,集成青岛优势资源打造青岛特色模式并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4.
众创空间作为一个创新创业平台,擅于发挥政策的集成和协同效应,实现了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了一个集四种空间: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为一体的生态系统。文章结合PEST模型,从政治政策、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众创空间入驻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运用SWOT-PEST矩阵全面分析了这四个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探讨众创空间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5.
众创空间作为网络时代创新创业的新模式,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市场化的机制和资本化的途径,搭建开放式、全要素、便利化、低成本的创业服务平台,是激发社会创新创业动能的新模式.本文以南京邮电大学“E联U盟”创客驿站为例,探讨了高校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平台,构建众创空间创新发展模式的实践及探索,对当前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通市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发了"创新南通"服务平台,线上提供创新创业路径导航,线下提供承载创新创业活动的众创空间,以及为创新创业对接投融资的"通创荟"系列活动,促进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和产业化。文章对此举措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重庆与世界》2017,(1):68-69
随着两江新区加大力度建设长江上游创新中心,构建多层次的创客文化和创新环境,两江新区正在全力打造“双创”新生态。截至2016年11月底,两江新区众创空间、孵化器等载体总面积已达15万平方米,企业加速器总面积达100万平方米,众创空间新引进入驻小微企业312家。  相似文献   

8.
产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是个复杂的工程,对于产业创新发展的具有重大意义,至今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可从创新群落和创新环境入手,确定研发应用种群、政府决策种群、创新环境和创新市场4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创新平台、科技金融、产业政策、创新人才、创新经费、孵化环境、知识能力、技术产出和应用产出等10个二级评价指标,从已有成熟指标体系中选取可量化的三级评价指标,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指引下,众创空间作为创业创新的新载体,对创业创新起到硬件支撑、服务支持和示范引领等积极作用,但其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正在制约这个新兴行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从生态学视角去研究影响众创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因素,提出从精准化定位、实与虚结合和多元性组成3个方面积极探索众创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创客”从去年开始崭露头角,到今年两会上创客成为热词,甚至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都表明,创业尤其是互联网创新创业正有望迎来黄金期。“创客战略”在很多地方已经被纳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线图,创客活动也逐渐由自发走向获得多方支持。  相似文献   

11.
创客空间是高职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文章在分析高职创客空间建设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创客空间建设实践,提出了高职创客空间的建设思路及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启动实施"创业江苏"六大行动,强化资源整合,完善服务模式,培育创新文化,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文章重点研究了构建创客空间服务平台的建设思路、主要目标、组成体系、重点任务,建立创客空间服务平台管理运行机制,从而为创客提供从创意、产品到产业化的全流程服务,打造促进科技创业服务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培育"创业江苏"服务新品牌。  相似文献   

13.
创客人才培养已成为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向之一。本文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背景出发,对目前人才稀缺的背景进行了描述,然后具体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创客教育现状,并且提出了创客人才能力培养研究的构建探索。研究发现:在国际化快速发展以及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市场加大了对创客人才的需求,但目前的创客教育存在滞后性、浅层化、脱节化的情况,而针对此情况提出加快建设创客人才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创客空间、建设高水平创客指导教师团队、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的方式,以便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能力的创客人才,为粤港澳大湾区注入经济活力。  相似文献   

14.
顾 《改革与战略》2015,(4):66-69,144
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建创新生态体系的重要战略和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新动力。国家高新区是发展众创空间的核心载体,在众创空间发展背景下,其应打通创新资源流通渠道和突破制度壁垒,促进创新资源自由流动和高效对接;加快创新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构建以完备产业链为基础的创新链条,形成国家高新区持续优势。  相似文献   

15.
创客空间为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文章在分析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构建创客空间的内涵和意义、优势和面临的困境等基础上,就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构建原则和服务创新的拓展策略等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创客空间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众创空间的发展水平体现着“双创”工作的进展情况,因此,需要对众创空间的发展水平定期做出评价。行政管理部门与学术界对众创空间的绩效评价多侧重于公共视角下的创业服务能力考核,而较少关注众创空间在运营上的绩效表现。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2019年江苏省13个设区市的众创空间进行绩效评价,并依据实证结果提出加强孵化服务能力的培育、提升投融资服务能力、提高专业化建设水平及加强政策的引导与管控等建议,不断提升众创空间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17.
2014年来,全球经济整体趋冷,受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去产能、降杠杆、调结构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也逐渐放缓。为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发展,解决就业难题,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致开幕辞时提出要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2015年1月28日,建设"众创空间"作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首次写入中央文件,并自此成为时代热词,实现了快速增长。基于此,文章重点探究众创空间的内涵、特征及运作模式,以为其进一步配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提高创客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众创空间作为创新创业的新型服务平台,对于激发创新活力、加快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西安市众创空间的调研,分析目前众创空间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众创空间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众创空间是能够进行知识共享以及资源互补的一站式综合型服务平台,其表现形式包括创客空间、三创学院、高创中心等。在众创空间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如今众创空间已然成为一种服务产业。基于文献调查法,回顾众创空间相关理论研究,梳理众创空间相关内涵,厘定创客空间和众创空间的概念范围,从雁行理论视角出发,提出了我国众创空间发展的雁行模式,最后给出尊重众创空间自身发展规律、加快建设众创空间治理体系两个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众创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新兴事物,成为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吉林省汽车产业众创活动还不活跃,众创空间还不多,没能发挥促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作用,问题和原因有:众创空间建设不均衡、定位不明确、功能单一;政策保障不足;众创的服务业支持不够等。根据众创相关理论,结合吉林省汽车产业创新现状,提出吉林省汽车产业培育和发展众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