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将资产证券化引入银行存贷收益模型,从数理角度证明了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行为对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并选取2012-2019年我国76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Sobel中介效应检验法,实证检验了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结果表明:首先,资产证券化行为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其次,资产证券化对不同类型银行的影响呈现异质性特征,其中资产证券化对上市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效果显著,对非上市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及地方中小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效果不显著;再次,权益风险加权资产比的增加是资产证券化缓解银行风险的中介渠道,即资产证券化行为通过降低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比重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工具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它以其自身的优点满足投资者的需要,我国少数商业银行也展开了试点工作.然而,2008年的次贷危机给世界敲响了警钟,证券化产品在发挥其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风险.提前偿付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等都制约着其发展.文章主要以次贷危机为背景,结合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研究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为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资产证券化作为近20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之一,目前已发展完善为商业银行降低资产负债表内风险的重要手段。本对资产证券产生的背景、作法,对商业银行的积极影响及存在的风险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资产证券化作为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的产物 ,自问世以来先后经历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非抵押权资产证券化和多元化资产证券化等三大发展阶段 ,现已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的主要融资方式之一 ,并在欧亚和拉美地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国外资产证券化特别是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实践表明 ,资产证券化对于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增强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开辟新的收入来源及改善资产负债管理等均发挥了非常有效的作用 ,因此 ,这种新型的金融工具在国际资本市场中日益受到重视。在我国 ,银行资产证券化也成为近年来金融理论界谈论的热点问题之…  相似文献   

5.
邓超  王美 《武汉金融》2001,(8):17-19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 ,资产证券化在国外发展迅猛。鉴于实施资产证券化具有化解银行不良资产 ,丰富居民的投资品种 ,筹集建设资金等作用及我国银行业的现状 ,人们开始积极探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与实施方案。但在我国证券市场不是很发达 ,相应制度还不很健全 ,商业银行存在大量不良资产的情况下 ,资产证券化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风险 ,如技术风险、流动性风险、营运风险、道德风险、制度风险等 ,如何有效采取措施防范各种可能的风险 ,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现有的投资体制已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应如何发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支持国家经济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呢?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应与政府部门合作,积极利用金融工具创新,采取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对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贷款进行组合与包装,并将其证券化,对市场公开发行或出售,以增加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银行基础设施项目贷款实施资产证券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次贷危机与证券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首先对次贷危机与资产证券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次贷危机不是证券化的产物;其次分析了次贷危机对我国发展证券化的启示,认为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要正确把握创新金融工具的特点,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防止创新金融工具被误用甚至恶用;同时应严格把住基础产品的标准关,加强对证券化业务的监管;次贷危机不应影响我国证券化试点的继续推进。  相似文献   

8.
沈定成 《新金融》2007,(11):54-55
资产证券化正作为商业银行一种更积极更主动的进行信用风险控制的方法以星火燎原之势发展,但资产证券化自身也存在风险。资产证券化中的风险主要是破产风险,表现为三种形式:特殊目的机构(SPV)破产对证券化的风险、资产转移时发起人破产对证券化的风险,以及资产转移后发起人破产对证券化的风险。商业银行只有对资产证券化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才能保证信用风险管理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现代金融》2014,(1):20-22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当前我国经济、金融生活中的一大热点,它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经营转型、内部管理、经营机制。本文围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背景、对我国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的推动作用、商业银行应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对策以及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了加快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意义和商业银行未来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
许文兵 《新金融》2006,(Z1):15-17
资产证券化可以使商业银行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其金融中介作用,提高资本管理的效率。金融脱媒短期内将导致资产流动性过剩,降低资产证券化的需求。从长远看,则有利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因此商业银行短期内不宜大规模对贷款类资产进行证券化,但应充分发挥资产证券化调整客户结构和资产期限结构的功能,积极参与企业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发行和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