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麦均洪  金江 《南方经济》2015,33(6):126-134
随着发展中国家在传统资源和劳动力方面的成本优势不断减弱,以技术创新为推动力的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如何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推动科技金融和技术创新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广东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广东自贸区建设的背景深入审视了自贸区建设对广东科技金融发展带来的契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东科技金融体系的构建思路及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科技金融的有机结合是推动科技创新并实现产业化的必要条件。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和经济强省,科技金融工作稳步推进,金融资源与科技领域已初步呈现出有机结合、良性互动的良好态势。文章分析了江苏科技金融结合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新形势下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金融支持机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科技金融内涵及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探讨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金融支持机制,分析了科技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管理体制、行业协会的引领、风险管理机制、支撑服务体系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支持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6年,南昌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科技和金融结合的试点城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南昌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有益措施。为评价南昌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文章选取中部六省会城市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针对南昌科技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完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培育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风险投资、推动科技型企业挂牌上市及上市企业再融资四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技和金融结合是支撑和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当前,加快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着力点是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与机制,完善及创新单一方式的财政支持,要增加无偿与贴息、有偿的组合、多种组合财政方式的运用,推动财政政策调整及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林玮 《改革与战略》2013,(11):91-94
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新型业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发展科技服务业有利于提高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水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度以及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文章认为,高新区应把发展科技服务业作为促进其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来推进。在发展科技服务业的过程中,要完善机制体制,促进科技服务业规范化发展;结合高新区及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确立和强力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并提高其科技服务能力;整合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建立科技服务业产业联盟。  相似文献   

7.
首届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1994年理事扩大年会在南宁举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届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1994年理事扩大年会在南宁举行我国科技金融事业是依据科技进步与经济建设结合的需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科技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形势推动下成长发展起来的。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成立的宗旨就是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科技与金融结合对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滨海新区高度重视科技金融投融资体系建设,初步建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分析了滨海新区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技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小型科技企业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的瓶颈。互联网金融具有开放、民主、包容、便捷、高效和针对性强等特性,有利于拓宽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风险与成本和解决信贷配给问题。文章认为,应发挥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来缓解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融资困境,重点是要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创新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提高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可能性和降低融资风险;选择合适的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0.
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对推动实体企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然而,有关金融科技发展能否提高企业员工收入这一问题缺乏有效验证。文章基于2014—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引入虚拟变量方法检验了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员工收入的影响、作用机理及异质性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看,金融科技发展显著提升了员工收入;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金融科技通过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企业生产率,进而对员工收入产生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在非国有企业、东中部地区、高技术密集型行业,金融科技对员工收入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完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提高员工收入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正>科技金融创新是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战略措施。如果说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那么金融就是润滑油,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可以为创新发展增添强劲的动力。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都证明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金融创新步伐加快的背景下,我国科技金融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着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文章从科技金融的定义入手,剖析了科技金融的市场主体构成,并论述欧美与日韩2大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模式。同时,文章有效分析了当前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并结合现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金融发展经验,提出了积极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强金融中介机构的投融资服务能力以及建立科技金融主体的诚信体系建设等3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经济中,科技和金融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积极推动科技和金融紧密结合,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品牌,在全国科技金融领域发挥了积极引领作用,但在科技金融工作体系、工作机制、工作创新等方面还有待完善。文章针对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目前科技金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技与金融结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四月中旬,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在南宁召开会议,总结交流近些年来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促进科技进步的经验,研讨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展科技金融事业,推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工作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支持,资金渠道单一,难以满足需要。  相似文献   

15.
黄懿 《广西经济》2022,(4):26-29
以推动广西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助力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为出发点,分析金融科技对金融业中的金融生态、金融风险、金融监管等方面均有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支付创新、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和应用在建设广西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出如下建议:立足自身发展,夯实技术基础;金融与科技融合,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强化金融监管,保障金融体系稳定。  相似文献   

16.
抓住机遇奋力开拓开创科技金融事业新局面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程振登我国科技金融事业是依据科技进步与经济建设结合的需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科技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形势推动下成长发展起来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边赛 《辽宁经济》2022,(10):50-53
2022年以来,辽宁省绿色贷款保持快速增长,有效带动了绿色项目建设和碳减排效应。目前,辽宁省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已陆续出台相关制度安排,建立起内部绿色激励和考核机制,开展了一系列绿色金融产品创新,逐步强化绿色信贷风险管理和绿色企业文化建设。但辽宁绿色金融领域仍存在行业竞争激烈、绿色标准不够统一、风险管理体系尚不健全、从业人员专业性不足等问题,建议进一步推动银企对接和项目储备、加大政策激励、完善人才培养和专业化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0月,江苏被科技部、"一行三会"列入首批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文章研究了3年来江苏省建设特色科技金融体系的具体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和影响,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入推动江苏省科技金融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国家对于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持续推陈出新,鼓励各省市将区块链技术等新兴金融科技与供应链金融相融合,但据统计,辽宁省双链结合的应用还处于初步发展状态,故本文以辽宁省为例,从三大产业的角度出发,对区块链赋能辽宁智慧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存在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水平落后、工业供应链金融融合发展处于瓶颈期、第三产业供应链金融业态模式有待创新和政策支持体系有待完善等四大问题,结合其他发达省份的成功案例,提出加强农业供应链金融建设、强化工业供应链金融融合发展、创新第三产业供应链金融业态模式和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等对策建议,旨在促进辽宁省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金融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20.
寻舸 《中国科技产业》2013,(11):52-54,57
近年来,湖南抓住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的契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湖南,探索形成了科技金融的麓谷模式,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构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普适和灵活的融资体系、建立收益风险平衡的科技金融协同创新机制、夯实制度基础、完善企业创新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等角度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