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当前国有资产流失的九种主要形式进行了分析,探讨阵有资产流失的根源,并据此提出了一些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办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加强国有企业监管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 ,是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力,是实行和扩大对外开放的中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国有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不断实现保值增值,一直是我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变经营机制的根本任务。但实际上,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恰恰是国有企业资产流产严重。我从1998年4月至今,三年多的时间,从任国务院稽察特派员和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先后稽察和检查了几个企业,使我感到震惊的是,也是感受最深的就是国有企业资产流失严重,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4.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国有资产流失已经困挠了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日趋严重,也为社会埋下不稳定因素。当前,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堵住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国有资产是怎样流失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7.
“国退民进“”靓女先嫁“”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观点是对是错?国有企业是否成了包袱?是否急于“一卖了之”,甚至全盘“私有化”?是否要采用下指标、赶进度、搞运动的方式一哄而起刮出售国有资产风?  相似文献   

8.
国资流失是一道难解之题 国有资产流失历来就是一个焦点话题。有时甚至会成为中心话题。2004年国企改革讨论的一个中心话题是国资产权改革中的资产流失问题,而不久前发生的几起国有大型企业如中国航油(新加坡)、中储棉以及中国银行黑龙江分行等众多国有大型企业巨额亏损事件,则让人们看到其他层面的国资流失问题,并引发了包括”两会”代表们在内的全社会更加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国有资产流失的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资产流失呈快速递增态势。文章指出当前主要流失类型有:制度和决策、国有企业破产或倒闭、虚假评估、中外合资合作中脱管失控、关联交易事项、经营不善、MBO机制、财政性蚕食、无形资产、土地不入账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所有制结构正向多元化发展,一些国企的股份制改革,已经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中,一些国有企业与其他资本结合进行股份制改革时,由于认识上的曲解和操作上缺乏规范,还存在一些值得  相似文献   

11.
12.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控股的独资企业)一直在探索中前进,由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国有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其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直接影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问题。本文将国有资产向少数人流失的问题加以剖析,以加强各级监督部门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督,使其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3.
崔占国 《冶金财会》2006,25(7):24-25
<正>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形成流失。国有资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国有资产的快速递增,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源泉保障。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资产流失也呈快速递增态势,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至少流失800~1000亿元。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经成了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监管,建立约束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是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国有资产流失是资源无效或低效配置的问题,是法制不健全与市场不完善的问题,也是新体制发育相对滞后的问题。因此,转换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完善法制体系与市场体系、建立资产社会化的新体制是遏制国有资产流失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形成的流失。一、国有资产流失的主渠道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有以下几种渠道:1.重大决策失误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一是利益驱动,重复建设。主要表现为对市场经济把握不准,加之地区利益的驱动,从而使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及企业经营者的决策失误。二是决策程序失控。科学的决策应该科学化、合理化和民主化,而有些企业,法人代表一人说了算,即“一个脑袋、一个思想、一支笔、一张…  相似文献   

16.
17.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由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运营机制尚未完善,有关国有企业改制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改制行为不规范,对改制工作监管不够,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损害国有权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时有发生。如何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8.
袁克志 《冶金财会》2002,(10):36-37
目前,许多国有企业正在进行改制,杭州钢铁集团公司(下称杭钢)在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运作功能的同时,结合省市产权制度改革的氛围,实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尝试。2001年初,杭钢成功地改制,成立了浙江冶金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现在正对集团下属的嘉兴冶金机械厂、温州冶金机械厂、浙江省工业设计院进一步实施改制实  相似文献   

19.
李艳  许鹭杰 《冶金财会》2006,25(7):21-22
<正>国有资产是公有制的主体,也是国家财力的集中体现。保护国有资产,使其保值增值不仅是国家相关部门和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责,也是国家每个公民的神圣义务。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国有资产状况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是国有资产的不良资产率偏高;其次是在改制中流失。本文主要内容是介绍造成不良资产率偏高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杜锋 《施工企业管理》1996,(12):34-34,33
近年来,施工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以包代管”错误思想的影响下,片面强调企业自主权,使一些承包者越权越限,该管的不管,该查的不查,放任自流。国有企业的产权名为国有,而实际上归谁所有并不清楚,产权模糊,必然产生产权无人负责,资产流失无人关心的问题。目前,承包经营责任制,一般只包盈不包亏,只包利(利润)不包本(成本),更不包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产生了不少副作用,其中:最突出的弊端就是企业行为短期化。一些承包人抓住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弱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