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连谏 《乡镇论坛》2009,(18):40-41
他9岁那年,父亲因为没管好自己的贪念进了监狱,虽然身边的小伙伴和同学们并没因此而疏远或嘲笑他,他却总觉得每一个认识他的人都在嘲笑他是罪犯的儿子,自卑像颗有毒的种子,在他心里发了芽,他变得越来越沉默,对每一个走近他的人都充满了抵触和戒备。  相似文献   

2.
刘瑛 《劳动月刊》2012,(11):26-27
林玲打电话给我,请我帮她寻找失踪两个月的丈夫,一个刻意躲起来的人,除非他自动出现,否则永远都找不到他。林玲这两个月通过找私家侦探,向公婆哭诉等等,都只能听到丈夫的声音,见不到他的人影。对这个男人她已经彻底绝望了,找他,只是为了早点离婚,拿到自己应得的财产,至于他是怎么骗她,以及他那个所谓的病,都与她无关,林玲说:“我情...  相似文献   

3.
外界看得惯也好,看不惯也罢,最好都不要去干扰任正非,更不要干预他。他不想“庸俗”,就让他清高;他不想混迹政策圈,就让他自由生活在华为的“小圈子”中。不管什么状态,华为都是中国的,是中国和中国人的骄傲。  相似文献   

4.
周海龙 《经营者》2010,(13):78-79
传说中他思维跳跃,字字珠玑;他对每个事物都有不同寻常的看法;他很神秘,你猜不到下一分钟他会出现在哪里;他手下有一大帮小弟,各个都不同凡响。他是谁?代号ECD(执行创意总监)。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年轻人,从小到大都扮演着最普通平庸的角色。大家都觉得他很傻,因为他仿佛除了笑什么都不会了。  相似文献   

6.
翁元  王丰 《财会月刊》2008,(10):83-83
对蒋介石的脾气摸得比较清楚的人都知道,越是被他骂得凶,越是没事。如果一旦他骂都懒得骂的时候,表明他对那个人已经死了心,根本不想再看到他了,这时也是那个人准备卷铺盖滚蛋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逆来顺受     
《英才》2009,(4):10-10
近日的新闻人物无疑是朱新礼,商务部的一纸否决令,引爆了新闻点。朱新礼比汇源果汁更早国际化了。东西方的媒体都在谈论他和他的企业,老朱再次选择沉默。哲人曾说:“静默是神的语言,其他的都是蹩脚的翻译。”在喧嚣中,老朱的沉默像一块石头,任凭风吹雨打。媒体都在猜测,当他开口时,他会说什么?  相似文献   

8.
《中国总会计师》2011,(7):155-155
那多,上海知名悬疑作家,他每次出书赚了版税都按时足额缴税。他的书基本都是畅销书.所以他总是按高于4000元的那一档缴税。他每年缴的税都有好几万。按照现在稿酬缴税的标准,起征点是800元,低于4000元,按14%缴税.高于4000元,按11.2%缴税。但是.有一点让那多始终百思不得其解,他自己正在坚定执行的这条稿费缴税标准  相似文献   

9.
我喜欢出发     
他1989年生于偏僻的小山村,父母都是农民,家里兄弟姊妹多,收入微薄,维持温饱十分困难,有时向邻居借一瓢面人家都担心还不上。看到贫困的家境,聪明好学的他从小就发誓,一定要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因此,从小学到中学他一直努力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为了供他读书,他的两个哥哥很早就辍学在家,  相似文献   

10.
他要走了     
他要走了张夫他要走了。我们都知道他快要离休了,可平时似乎谁也没在意。在近年度个人总结会上,他最后一个发言,带着几分调侃的语气说:“我马上就要到站下车了,这算是最后一次参加总结会喽!”人家都为他的诙谐发出轻轻的笑声。我的心却不禁一颤:我们大家都悠悠然地...  相似文献   

11.
兴隆之道     
认识他的人都说他睿智干练、赋存涵养,见过他的人都说他温和儒雅、毫不张扬,和他一起工作过的人说他胸怀全局、志存高远。他历经30年改革开放洗礼,在栉风沐雨的艰苦创业中一路走来,缔造了中国煤矿国际井工开采安全生产九周年的奇迹,并引领他的团队走上了安全稳、产量高、效益好、和谐发展的“兴隆之道”。他就是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矿长李佃平。  相似文献   

12.
曾颖 《乡镇论坛》2008,(18):26-26
鞋匠是我们小区必不可少的人,他修的鞋既美观又舒适。 鞋匠不仅修鞋修得好,而且心地也很善良,很多孤残老人找他修鞋他都分文不取。他不是不需要那几元钱,而是不忍心。他也因此成为物业管理公司特许在小区围墙内经营的唯一小摊。那些收破烂卖盒饭刷皮鞋的外地人,都说他运气好。  相似文献   

13.
作为多利农庄的庄主,张同贵吃得很挑剔。他每天的早餐都很讲究:一碗红薯粥,搭配两份蔬菜。红薯来自他的丽江基地,大米来自他的东北大米基地,蔬菜都是自己农庄的有机蔬菜。如果有可能,他还会吃点四川老家里的泡菜。  相似文献   

14.
他从来就没有想到,自己会或为一名审计人。但有一点在他青春年少时就考虑好了,那就是,无论自己将来干什么或干多久,都要干到最好,都要无怨无悔——他,真的做到了。  相似文献   

15.
有个故事,叫做杞人忧天.当时人们都认为杞人很可笑,依现在看,杞人忧天有道理。来看看乾隆皇帝,乾隆前期是很辉煌的,我总认为他是世间的圣王,但是他后半生闭关自守,他自认为泱泱大国什么都不缺。因此,当年的英国的贡使送的礼物,他居然不要。炮火枪弹还有马车,都放在颐和园的角落里,50年以后八国联军进攻颐和园的时候发现那些礼物还在,动都没动过。以现在可持续发展的天平来衡量,乾隆皇帝错了!而由此可见杞人是对的。  相似文献   

16.
笔者有位朋友,索来以“精明”著称,非常会算计,尤其在经济上,他时刻打着小算盘,一点儿也不吃亏。譬如,他每天的消费或支出都要入账,而且精确到角分,哪一项支出觉得不划算的话,他会为此后悔内疚很久。他凡事精打细算,连外出乘车都花费很多心思筹划,用最少的钱到达目的地是他的最大乐趣。  相似文献   

17.
知己     
知已是另一个自己。凡你所喜欢的,他都喜欢;你所知道的,他都擅长;你为某件事高兴,他的脸上会浮现兴奋的红光:甚至一个突然念头。也会同时涌起。这种默契,这种感应,简直神妙莫测,令人惊诧不已。  相似文献   

18.
古籍探险家     
他是大连旧物市场里著名的“凯子”, 有人叫他——560(他的奔驰车车牌号)。 他开私塾班,教孩子们读经诵诗; 他用繁体字写招牌,接待任何带着旧书来找他的人; 他还收藏了大量的老照片、老证照, 想办一个“寻人启事”的展览,为这些物件找到主人。 他生活的乐趣都在那些古书上, 他说自己死后要把所有的书都捐给下一个会珍视它们的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A君的情况是这样的,他独自创办了一家服装厂,但几年下来都没有赢利,工厂能够维持生存全靠代理销售产品赚钱补贴。他感觉自己服装厂生产的产品没有特色,决定找人合伙专门设计新潮服装或为大企业定制统一服装。他说合伙人都找好了,公司马上成立。问题在于自己不知道怎样给合伙人分配利益。合伙人对市场销售感兴趣,并表示不要工资都可以,只要给一定比例利润提成就行,但他就是不开口说具体要求。我在给出他几种分配方式之后,告诉他,新项目暂时别上。因为这家新企业应该以设计为主,可是他居然一个设计师都没有找到。我告诉他:新项目再好,没有合适的人千万别做!  相似文献   

20.
他有本事给所有初次见面的人都留下这样的印象一他实在是个快活的热心人。他身材瘦小,一点也不起眼,不管在电话里还是见面时,他的语调都很轻快,边说边笑,并且说的全都是夸赞人、讨好人或者体恤人的话。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他这种咄咄逼人的快活劲儿却总让人有点胆战心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