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农村土地实行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政策: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土地使用权归农民。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农村土地产权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家庭承包基础上,农户之间土地使用权的流动和转让,即农村土地资产的配置过程。只有建立灵活有效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才能使土地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同其它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本文试就农村土  相似文献   

2.
当前 ,我国农村兴起的土地使用权流转 ,是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 ,以农户为主体 ,以自愿为前提 ,以获得更多的收益为条件 ,在相互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其实质是在明确土地所有权归集体 ,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 ,农户将土地的使用权以出租、转包等形式进行转让 ,从而使一定规模的土地集中利用 ,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简言之 ,土地流转是农户所拥有的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交易 ,它是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又一次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 ,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 ;有利于优化农…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探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事二三产业,这些人剩下的土地,正通过各种方式流转到那些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手中。农地流转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要使农地流转顺畅进行,必须形成规范的制度。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根据市场需求,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已成为首要任务。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创新农地使用制度,建立灵活有效的流转机制,关系到农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和优化,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了各地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军 《农业经济》2001,(11):41-4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医疗、教育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但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及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进行,农业规模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不断发展与农村土地分散经营出现了不适应的矛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现行土地承包政策又尚未涉及。为了缓解这一矛盾,近几年来辽宁省农村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流转,一些农民自愿将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给他人。根据农村出现的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从宏观角度给予理论分析,并从…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磊 《农业经济》2005,(5):20-21
土地作为农民生产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要素,只有当其能够合理流动,自由地与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其他生产要素组合时才能发挥最大效用。但长期以来,土地的流转与生产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存在偏差,不能够与其他生产要素自由组合,导致农地利用陷人一个“数量悖论”。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另一方面,在耕地资源严重不足的背景条件下,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抛荒现象比比皆是。我们从中可得到两点启示:第一,现有生产技术水平及制度框架内,  相似文献   

7.
丽江市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9.
关于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 ,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是农民的命根子。 2 0世纪 50年代全国进行的土地改革 ,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行的农村改革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 ,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 ,使农民的利益同土地经营好坏直接联系起来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 ,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因此 ,党和政府把家庭承包经营作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制度 ,长期稳定下来 ,并宣布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期再延长 3 0年的政策。同时 ,要求制定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法规 ,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但是 ,…  相似文献   

10.
目前,陇川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1.8万多亩,占承包土地总面积的10%左右,且土地流转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一是流转形式的多样性,有转包(主要是自行转包),占土地流转面积的50%以上;有转让,占地土流转总面积近25%;有租凭、有互换,分别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10%以上。二是在土地流转中以转移劳动力发展二、三产业所占的比例不大,只占到土地流转总面积的13%,而由于各种因素所致的困难户所发生的土地流转占有较大的比重,为土地流转总面积的40%多。  相似文献   

11.
温州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的地方,早在1982年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时,部分沿海、平原二三产业起步较早的地区,就出现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各地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引导土地使用权流转向规范化、有序化发展。一、对温州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比较分析据农业部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中国以各种形式流动使用权的耕地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5%—6%,而且多数发生在沿海发达省市。发达地区流转的耕地约占承包地的8%—10%,有些县已达到20%—30%;内地流转的耕地约占承包地的1%—…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土地实行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政策: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土地使用权归农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就是在家庭承包基础上,农户之间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它是承包期内农户土地承包权借以实现的市场形式。只有建立灵活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才能使土地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同其它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是一项崭新的课‘题,也是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村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一、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方面新增人口和劳动力既可以通过改变承包关系获得土地使用权,就无需借助土地流转市…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既是交易的场所,又是交易形成的经济关系,其市场规则作为一种制度性服务,是由基层政府提供和维护的公共物品。政府的重要任务是要帮助市场机制趋于完善,而不应该以市场发育不全为借口来随意扩大政府干预市场的权利范围。本文通过运用博弈论的知识对土地流转市场中政府干预市场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从中总结出了政府对市场不正当干预的要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近年出现的新生事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创举。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与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中两个互动的基本点:一方面,农民增收会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另一方面,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也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本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论证,进而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宜宾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逐步加快,据今年5月不完全统计,全市转包,转让和租赁等形式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涉及农户近9万户,土地面积近30万亩,从调查统计的情况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以农户之间的转包转让为主。转包承包地的农户6.2万户,转包面积18万多亩,转让承包地户数1万多户,转让面积2.7万亩。同时企业,机关干部,科技人员,个体户,以及退体职工,城镇居民等到农村从事农业开发(即业主开发)的近2000户,租赁耕地面积7万多亩,芦山荒坡面积1.4万多亩,其中从事种养业的1100多户,从事工业的700多户,从事旅游开发的22户,从事林业开发的80户,初步形成了内部转包转让和外来业主租赁经营的格局。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对于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维护农户承包权益,保持农村社会长期稳定。推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正在全国范围内悄然兴起,已成为优化配置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农村产业化,推进农村生产关系变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因此,必须正确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农户层面、农地经营权层面和乡村政权行为层面关于农地使用权流转的经济学理论分析,我们得出农地经营的收益、成本、产权界定以及乡村政权行为等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将产生不同作用的结论,这对加快农村新一轮土地改革,加速农地规模经营,快速发展现代农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的情况及效果 一、概况与类型 柳江县1981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村集体(经联社)统一将耕地发包给农户经营和使用,全县共签定承包合同77514份,承包耕地面积66.19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6.4%。据统计,到1995年4月止,全县有偿流转土地面积达15万多亩(不含水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9.7%,占承包土地面积的22.7%,其类型有: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形成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的再就业是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前提,而供给者与需求者的不同的进入能力,形成了不同特征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形成模式,突破了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一个单一层面的研究现状,提出适用于不同模式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