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实性,一直是谈话节目的魅力所在。《非常静距离》作为一档娱乐谈话节目,从主持人到嘉宾以及谈话过程、场上氛围都达到最本真的状态。对真实性的理解、表现成为节目优势之一。  相似文献   

2.
电视谈话节目是当今电视媒体发展的重要节目形态之一,中国电视节目进入了一个众语喧哗的时代。本文结合电视谈话节目选题的渠道,主要从电视谈话节目的选题策划标准把握和选题策划的途径来谈电视谈话节目的选题策划。  相似文献   

3.
陈锋 《嘉兴学院学报》2012,24(1):127-133
电视谈话节目一直都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在运用话语分析基本原理基础上,以Sacks、Schegloff和Jefferson为代表的会话分析理论对收集的语料进行对比分析,针对电视谈话节目的定义及其特点,探讨中法电视谈话节目开端、主体和结尾整体结构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我曾在湖南电视台《新青年》栏目组工作两年多,参与了多期节目的策划制作,自然有些话说。对于对话型谈话节目而言,其实关键的是如何营造一个合适的“场”气氛。一是谈话场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场”。“谈话场”是指针对对话内容,节目的所有参与者即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之间所要形成的“场”。“谈话场”对于谈话节目来说是核心的“场”。主持人、嘉宾以及观众之间如何在对  相似文献   

5.
维索尔伦的语用顺应论从宏观、微观层面诠释了意象扭曲的原因,在宏观上意象扭曲顺应了文化语境,在主观上意象扭曲顺应了译者的创作需求,在微观上意象扭曲顺应了语言语境。  相似文献   

6.
语言在应用的过程中即语言选择过程,其反射着语言使用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文学语境,使其顺应所处的环境与对象特点,这种顺应为文化语境顺应。论文通过对文化语境、语境顺应以及文学翻译进行概述,从而了解文学语境对文学翻译批评所产生的影响,进而解析文学语境顺应与文学翻译批评,讨论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从而推动文学翻译批评的发展,为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交际语境中语言使用者选择语言的过程即是对自己及预期交流者的心理、语境进行顺应的过程。语言使用者在运用和理解语言时应注意对心理认知、社交语境、物理语境等的顺应,使交际有效顺畅进行。  相似文献   

8.
语境是动态的,言语表达者一方面在顺应语境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交际目的来构建或重构语境。指示语作为语用学的一个重要话题,在不同的话语中有其不同的含义,因而与语境是密不可分的。言语交际者也可以选用不同指示语来构建或者重构达到交际意图的语境。  相似文献   

9.
高校中设立的播音与节目主持专业吸引了很多考生,但报考该专业的学生中对此专业认识偏颇,多想通过外表在主持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对内在修养却有所忽视。这是高校在培养播音和节目主持人时必须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脱口秀”——电视谈话节目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分支,一支是新闻评论类谈话节目;另一类就是娱乐类谈话节目。两者有着内容、主题、表现形式的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从顺应论角度分析语用失误的根本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话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所做的语言选择没有与交际语境(包括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顺应是造成语用失误的根本原因。在言语交际中应该重视交际语境中的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使我们的语言选择与之相顺应,从而避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2.
该文旨在以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的“语境关系顺应性理论”为基础,通过大量例证,探讨了依据语境关系顺应理论.电影片名翻译顺应译入语的音韵语境、语意语境、语言表达方式语境及不同层次观众的品位语境四种翻译方法,使影片的片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影片增光添彩,达到招徕人群,激发观众观看欲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电视谈话节目主持话语中的话轮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话轮转换机制中的几个概念:话轮,话轮转换,相邻话对,反馈项目等,探讨了电视谈话节目主持话语中话轮转换的特点和方式,认为电视主持话语是围绕既定的话题展开,并主要是通过诱发类的发问和附和类的反馈来巧妙地转换话轮的。  相似文献   

14.
从顺应理论看旅游景点翻译的变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顺应论的核心观点为顺应的动态性,即语境与语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为旅游翻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对著名景点的旅游翻译中,译语选择也应与语境相适应,应注重动态性,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15.
邓艳 《企业家天地》2010,(6):195-196
Verchueren的选择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即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顺应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在此视角下,本文认为传媒新词英译也是一个不断顺应、选择的过程。要真正把传媒新词译好,就必须在理解原文时仔细推敲语境、明确词语内涵;正确处理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于时政新词语,则要吃透精神,把握分寸。  相似文献   

16.
译者翻译过程中的交际语境指译者和译文读者双方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翻译策略的选择是译者对交际语境主动顺应和被动顺应相互交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言语交际中普遍而复杂的一种现象,是发话人选择顺应语境相关要素的一个过程。是交际行为人对语言形式和策略进行不断地协商性选择以顺应语境相关成分的一个过程。这一顺应过程具有动态性、意向性和双向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以关联理论为框架,论证了语言交际中认知语境的动态特征及话语与语境之间的关系,从认知语境的角度探讨语言交际即语境选择、调整、顺应的构建过程;认为言语交际过程是话语与语境的“互动共变”的关系。交际过程是语境与话语交替循环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9.
译者如果不具备敏感的语境意识,便很难应付千变万化的语境中千变万化的语言。本文援引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揭示语境作为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本质在于决定语言的意义和功能,阐明翻译和语境之间的关系,论述了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语用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提出认知语境是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认知化结果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论文主要通过论述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不同语言风格,比较不同主持人的个性语言习惯,阐述了形成独特的节目主持语言风格的路径和方法,论证了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不但可以吸引广大观众的眼球,提高媒体收视率,更能把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给观众留下深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