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7月6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开启,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本文将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美元国际化的过程及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和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四个方面来谈论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变动与汇率预期的互动机理分析,选择境外人民币存款规模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衡量指标,以境外人民币存款余额、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为内生变量构建SVAR模型,实证分析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汇率及汇率预期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不仅会引起人民币升值,还会形成人民币升值预期;人民币升值预期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人民币过快升值反而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在三者的互动关系中,人民币国际化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及汇率预期的影响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和对外经济规模的扩大,人民币正在国际范围内逐渐被接受,促成人民币尽快实现国际化已经成为国内外业界人士的共识。诚然,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我们应该充分了解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性和长期性,深刻认识当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背景、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科学合理设计人民币国际化的阶段性目标,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本文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以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政府在制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和步骤方面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国际化的顶层设计与推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备受国内外高度关注,各界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在国际金融论坛(IFF)2012全球年会上,专家学者全方位分析与解读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因与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目标、模式与路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以及人民币国际化中的风险防范等热点问题,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顶层设计与推进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货币国际化和人民币国际化涵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国际贸易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指出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可以直接和间接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反过来会促进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两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走出我国国境成为国际货币的过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入手,开始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但目前,由于人民币回流、投资增值渠道不畅影响境外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从而阻滞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探讨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市场互动的策略,利用我国内地资本市场和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香港资本市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和对外交流的扩大,人民币日益为国际所接受。国际清算银行近期发布的外汇市场成交量调查报告显示,人民币已成为世界第九大交易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初显成效。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继续推进,金融风险也逐步显现,如何控制风险成为人民币国际化顺利开展的前提。从日元国际化的发展过程看,人民币国际化与日元国际化初期有相同的经济结构和背景,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借鉴“日元模式”经验教训。探究分析日元在国际化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有效控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已经具备作为国际化的基础,为我国经济发展、增强国际地位带来新机遇,但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也同样面临诸多挑战,在深入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实现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进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履行国际货币的职能,成为国际经贸活动中计价、结算和储藏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未来的必然结果。本文首先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介绍目前人民币的国际化现状,进而分析资本项目可兑换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起到的作用,最后对如何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卜村吏  张维银 《金卡工程》2009,13(11):274-274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既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具有消极的作用。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对于正确认识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的分析,旨在为正确认识人民币国际化所产生的影响提供理论素材。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国际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提升到战略高度,特别是在2016年人民币加入SDR后,使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而作为重要的人民币基础设施之一,商业银行在这个过程中承担核心的作用,人民币国际化对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提出新的要求,不仅是机构国际化,更是业务国际化,管理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2.
朱广娇 《金融博览》2014,(15):28-29
7月20日,"2014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人民币国际化是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自2012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与交通银行每年定期联合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以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2)》首创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用来概括和反映人民币实际行使国际货币职能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运用2012年1月~2015年12月的宏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经济绩效提高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提高总体上会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但其在不同的货币变动阶段对人民币国际化发挥不一样的影响效果;扩张性货币政策和市场化利率提升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促进作用仅发生于人民币升值阶段,在人民币贬值阶段则体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国际收支结构研究: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由初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渐进过程。人民币国际化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条件。本文主要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不同阶段所要求的国际收支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国际收支结构状况,对国际收支政策及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国际化如今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还很低,在国际化进程中存在可兑换性限制,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国际货币惯性与霸权阻滞,国内经济下行风险等问题。因此,在分析人民币国际化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要加强人民币的可兑换性,有序推动金融市场完善,促进国际货币的多元化,稳定经济促进金融开放等策略,以期积极、稳妥地拓展人民币国际化渠道,不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人民币贸易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贸易结算有利于缓解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冲击。但是,人民币贸易结算更重要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启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中国经济高度的外向性和人民币良好的国际信誉确立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外部条件,全球金融危机给人民币国际化打开了有利的时间窗口。因此,要抓住全球金融危机提供的机遇,利用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国际化对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不仅涉及整个银行业国际化发展与深化扩张,而且包括对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微观层面的影响。本文将对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评述,深入探讨人民币国际化对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在把握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机遇基础上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2015年初人民币贬值开始进入人们视野的背景下,探究人民币贬值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文章主要运用数据图表的分析方法,首先从人民币国际化定义出发,探究人民币贬值对人民币跨境结算程度、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和对中国经济控制力的影响,其次从对外贸易的角度分析人民币贬值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最后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人民币国际化路径两个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引发了各国对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弊端的深刻反思,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金融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契机,带来了机遇,但人民币国际化在获取收益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收益与风险并存。本文通过对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及风险的分析,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路径,尽可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跨越国界,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在华尔街爆发新一轮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人民币正迎来一个迈向国际化的最佳时机,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币强势升值,人民币国际化也将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日圆国际化及拉美美元化的经验教训总结,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