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将探讨中国现代批评意识的发生与发展,以及中国古典批评形式"诗话"如何被现代批评话语所取代.二十世纪中国在社会实践中对现代化的追求以及在思想价值领域对现代性的认同,是西方现代批评话语得以在中国移植的历史背景.传统与现代美学价值的对立正是在这种对现代性的构造过程中产生的.八十年代文艺界关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讨论实际上忽视了现代文学批评的这一思想与历史背景.回归传统或重建中国特色批评话语的诉求仍然是现代性思维中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理论框架的表现形式,只是将天平倾斜到传统的一端.  相似文献   

2.
话语初探     
话语是日常交际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生活中非常常见,那么语言就是话语么?话语与语境有着什么样的联系?话语交际要达到顺利进行,必须要遵循哪些原则?文章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探索话语的一些特征与特点。  相似文献   

3.
作为文学自觉时代的成熟标志,《文赋》集中地表达了"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这个困扰历代文论家的言意关系命题。其"以赋言文"的独特话语结构形式,为言意关系的探究找到了一个特殊的入口,历来为中外研究者所关注,甚至在20世纪末引发了"形式主义"之争。作为一个致力于文本细读与语境还原的中国文论研究者,宇文所安也注意到了《文赋》特殊的话语结构形式,独特的他者视角使其在解读文赋的时候,从对偶的骈体结构,铺陈、排比、互文、补充的赋体思维,以及中国诗赋的话语表达方式"隐喻"等方面,看到了话语形式与表达意图之间的悖论与张力。而在这当中,宇文所安力图还原出陆机对文学创作既自信又焦虑的态度,对中国古代文论的言意关系命题展开一种比较方法学意义上的解读。这种解读不失为一种片面的深刻。  相似文献   

4.
篇章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因素构成的,篇章是作者根据一定的情景所预设的各种语境的组合体,篇章语言学注重篇章产生和被接受的实际过程所蕴涵的社会和认知过程。教师应针对群体中不同个体的话语特征选择适合于特定语境下某一个体的语言特色、方言或语域。课堂活动的展开和篇章语境在课堂中的展现是通过教师得体的语言来实现的。只有将篇章信息与教师在不同语境中使用的话语相结合,才能够适合于篇章文体及风格的要求和交际活动的需要,才能将语言的可操作性和在不同语境下的创造性和能产性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5.
语用学的研究使人们意识到它在社交语境中起着重要作用,一切言语的使用必定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研究语境与认知的关系及语境与话语的关系有助于交际双方对话语的理解和表达。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社交语境的相关性、预设性和得体性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一定的意识形态总是借用一定的语言和术语来表达自己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从实际的历史条件出发,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通过话语转换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捍卫和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战略重建。  相似文献   

7.
汶川灾后重建专项资金的分配应该与重建项目有机契合,部分灾后重建资金可以探索招投标竞争方式分配运作.以招投标竞争方式分配运作部分灾后重建专项资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招投标竞争方式分配运作灾后重建专项资金,关键要建立与完善招投标的程序及其相应的比选指标体系.为此,我们应该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规范运作、运作统一监管"的思路,完善灾后重建专项资金招投标竞争分配运作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失语”的中医——民国时期中西医论争的话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文初 《开放时代》2003,(6):113-120
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中西医之争,其实是话语权之争.西化知识分子以科学主义的话语霸权妖魔化中医,而中医也不得不采用西医的术语来自辩,从而造成中医的"失语".面对西化的主流话语,中医必须学会"隔离的智慧"才能生存.  相似文献   

9.
君臣关系构成西周春秋时期一种最为基本的文化语境,诗经就是在这种语境中产生的.在西周乃至春秋时期,卿大夫、士以至于平民经常用诗的方式向君主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种以诗为中介的交流方式就是献诗.之所以用献诗的方式向君主表达意见,首先是诗为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比较易于为当政者接受;其次是诗为一种仪式化的话语,其言说方式本身即带有某种神圣的色彩,因此也易于引起听者的高度重视;再次是诗为一种"雅"的话语,是贵族阶层特权的标志,是受过教育的人才能够言说的话语,故而也易于形成上层文化空间中通行的沟通方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综述国家形象研究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把"共主体营销话语"演绎到国家营销上,提出了具有"消解两元对立、善待包容他者、和他者网络互嵌共生"意蕴的共主体国家形象话语,并分析了该话语的思想渊源和方法论依据。同时,论述了共主体国家形象话语如何通过多媒体网络、"娱乐化基督教"、内隐学习和价值观内化等方式,潜移默化地被目标国家受众所认同和接受,从而打开其"心扉",实现全球文化嵌入的路径、效应和认知机理。最后,阐释了本文对促进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渗透,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国家形象话语共生新格局的一般意义,以及有利于我国拓展国家心理边疆、整合国家形象和文化传播、在世界意识形态领域和西方国家形象话语"共在"的具体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四川灾后重建资金方面的相关问题,我们暑假在灾区对农户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发现:农户灾后重建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资助、信用社贷款.面对巨大的损失,上述资金远远不够.因此是否能运用团体贷款支持灾后重建?本文基于章元的道德风险模型以及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团体贷款可以克服"搭便车"行为,成员间产出均衡可以提高还款率,团体贷款可以满足灾后重建需要.  相似文献   

12.
语境是交际者对话语活动赖以发生的社会情境的主观建构,它存在于认知心理系统,作为情境和言说的中介发生作用。只有考察具体语境,从源头追索“忠实”的框构和限制,放弃翻译传统研究的二元论,采用动态多元的模式研究语境和翻译的关系,我们才能避免理论研究中西西弗斯尴尬,开拓翻译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谭虹 《经济师》2012,(7):288-289
文章讨论鲁迅文本中的"梅兰芳",力图揭示不同话语中的"梅兰芳"的背后的立场与意识形态,由此来反思关于文化遗产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说少含义多"作为一个特殊的语用现象由来已久.本文尝试从认知角度介绍"说少含义多"的实现过程,进而阐述了人们在交际中应如何结合语境进行认知推理,采用最符合或贴近语境的话语,达到交际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5.
庭审会话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动态交互式的机构话语,尽管诱导性会话原则上是被禁止的,但是法官、 公诉人和律师通常都会使用言语策略引导当事人作出可实现其会话意图的回答,也就是说,表面上庭审会话是明示推理的过程,说话人可通过相关策略改变听话人的认知环境,以诱导听话人的答话更靠近说话人在心里的预设,从而达到其会话目的.在法庭问答过程中,使用话语标记语通常是为了解决听说和理解方面的障碍,这为诱导性会话提供了空间,本文拟通过关联理论研究庭审话语标记语,探讨话语标记语在法庭审判过程中所发挥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为笔者研究中国经济学术史系列实证考察的典型案例之一。研究从"重写学术史"的学术潮流入手,阐论经济学术史探索与"话语体系"创新的关联,分析进行中国特色经济学话语体系创新已经具备的五大关键性基础。进而,实证考察典型案例《中国经济学史纲》五个方面的学术特色与学理价值,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话语体系创新探索中引航导向的重要贡献。最后,将历史视镜拉得更远些,从两个视角追溯中国源远流长的"经世济民"之学,及其汇聚成为"话语体系"充足养分的史实。希冀依循中国经济学术史脉络,勾勒出一条探索和丰富中国特色经济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理论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双赢"的理论.本文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保护生态环境,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重建的必然选择,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动物隐喻普遍存在于经济话语中.本文以Lakeoff的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金融词典和商务英语业务字典中大量经济术语和概念的分析,总结归纳出常见的四种动物概念隐喻:"企业是动物"、"投资者是动物"、"市场是动物"、"产品是动物".动物概念隐喻源于人类对动物形体和行为特征,特定文化中的内涵,以及动物在养殖过程中供与产的关系等方面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话语理论"一些人的对话"的核心理念与农村"一事一议"制度有着内在契合性。文章通过借鉴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的核心理念,剖析当前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存在的现实困境,进而为"一事一议"制度的完善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石志明 《经济师》2007,(10):144-145
人象描写是作品中的常见现象,一般以话语的方式展开。从汉语的经典文本《骆驼祥子》中观察,汉语话语中的人象描写主要有"上下原则、主次原则、语言原则、文化原则、综合原则"等几条原则。一般情况下,话语往往按照常规的上下原则、主次原则来描写人象,但当这些原则受到诸如语言等原则制约时,后者便会反过来制约前者。而规律性的特征也只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