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银发旅游是当今老龄化社会中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部分,在人口迅速老龄化的市场条件下,开发银发旅游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和旅游基础条件三个方面对大连市银发旅游开发的优势进行了研究;其次,分析了现今大连市银发旅游市场存在的各种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银发旅游特色化、多样化、广泛化、银色化、专业化、安全化、有序化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银发旅游开发策略和建议,希望对大连市银发旅游的的开发和规划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旅游产业是大连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整个城市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影响.选取大连市旅游产业作为实证分析的案例,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分析手段,对大连市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定性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大连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途径,进一步促进大连市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大连市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其旅游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城市。大连市的旅游产品整体上还是处在传统的以自然风光和城市风光为资源依托的观光层次上,没有形成独特的产业结构。大连市旅游开发中主要存在着旅游资源开发不平衡、旅游市场发育不健全、旅游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和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大连市旅游资源具有类型组合和地区互补性较强、区城交通网络发达、政府重视等优势。未来大连应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区域旅游空间的重构与整合、旅游市场整合和产品系统整合。  相似文献   

4.
路连举 《经济研究导刊》2011,(32):80-81,104
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大连市体育旅游发展的条件进行总体评价。SWOT分析即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ortunity)、挑战(Threat)分析。大连市体育旅游的发展是在全国乃至全球这个大环境下进行的,其发展策略的研究不仅要分析自身的发展条件,而且要置身于整个旅游大环境下进行比较分析。如此才能找出优势和不足,发现机会和挑战,以利于大连市在体育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抓住机会、迎接挑战,最终实现体育旅游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在分析梳理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等方式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区域旅游效应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运用改进的熵权法计算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其次以大连市为例采用模糊评价法对其区域旅游效应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大连市旅游产业区域效应的排序为:经济效应、环境效应、社会效应;最后分析探讨了评价模型的不足与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6.
许虹 《经济地理》2000,20(6):121-124
四川省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旅游资源,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作者根据一定的统计数据,对四川省旅游的国际客源市场及其外汇收入、国内客源市场状况与全省饭店接待能力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根据一定历史时段的资料对未来若干年的国际国内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收入进行了预测,并对达到预测目标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旅游规划与旅游营销关系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烈  李庄容 《经济地理》2004,24(2):212-214,220
通过对国内外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旅游营销理念发展的回顾,总结出国内外旅游规划与旅游营销同步发展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对旅游规划与营销的辨证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二者存在目的、市场基础和时空变化一致性,并从科学使用调查方法、加强旅游市场研究、强化旅游者行为分析以及引进服务营销理念四个方面提出了实现旅游规划和营销高度统一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服务型税务机关、税收绩效、纳税人遵从度三个理论基础出发,依照国内、国外做法的现实依据,分析了大连市的纳税服务现状,对大连市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大连市纳税服务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作为大连市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然而,在其跳跃式的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旅游的季节性不可避免、旅游产品科技化缓慢以及旅游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本文以SWOT分析理论为基础,剖析了大连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大连市应该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发展有特色的旅游产业等建议,期望为相关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旅顺口区是大连市所属的六区之一,位于大连市最南部,自然旅游资源在大连市占有突出的地位,具有相当的开发潜力和发展空间。自然旅游资源可开发的旅游产品为度假旅游、休闲旅游、观光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等,还可以与人文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组合开发。在未来的开发中贯彻落实、制定执行好相关政策非常重要;需要做好旅游的策划、规划与开发工作;充分开发海滨旅游资源,建立高品级的海滨旅游度假区,发展海滨休闲度假旅游: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11.
桂林海外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近年国内旅游地理关于客源市场的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桂林市近20年来海外客源市场的变化发展及其原因,最后得出了结论:地位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的传统旅游目的地其海外客源市场一般是较为稳定的,但随着我国海外旅游发展的日趋成熟以及在当今短途、洲内跨国旅游占主要地位的国际旅游大环境下,海外旅游目的地客源表现出的总的趋势是近距离客源份额的上升。  相似文献   

12.
辽宁沿海地区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年际和月份等时空上和地域空间结构上及消费结构上对辽宁沿海地区海外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3.
旅游地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对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研究2001-2010年江西省海外主要客源市场数据,分析了海外客源市场的集聚程度,得出江西省海外旅游市场所呈现的一些规律;探讨了江西海外旅游市场是否具有稳定性,并提出江西省在发展海外市场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概述了湖南常德市旅游资源的特征及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该市旅游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旅游经济深度开发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5.
现代城市的发展不但促进了许多新的旅游中心地的产生,而且形成了不少新的城市旅游中心地的区域结构。这是现代旅游产业集聚的一大特征。本文把旅游消费者行为中关于多样化偏好和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学理论,运用于城市旅游中心地的周边旅游目的地的区位结构研究。全文从消费者对一个周边旅游目的地做单一往返旅游、对全部周边旅游目的地分别做单一往返旅游以及对全部周边旅游目的地做链路旅游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其总消费效用最大化问题,最后求得城市旅游中心地在总消费效用最大化前提下最优的两种基本区域结构。  相似文献   

16.
城市旅游客流空间体系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兴柱  顾朝林  王群  卢松 《经济地理》2011,31(5):868-873
从空间动态发展的视角研究城市旅游流空间动态变化,建立了集空间吸引力、空间竞争力、空间成长力于一体的更为综合的城市旅游客流空间体系。选择南京市为代表性案例区,运用了引力模型、偏离份额分析、Surfer等分析方法,从多维视角研究了南京市旅游客流空间动态变化,研究发现:①不同发展阶段客源市场稳定性和集中性具有明显的差异,城市客源市场空间分布总体符合距离衰减规律;②城市间旅游流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旅游客流竞争格局变化明显;③城市内部旅游客流以集聚为主,集聚与扩散并存。  相似文献   

17.
西安市国内游客旅游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详细的市场调查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游客的需求结构、消费结构、出游激励因素、担心问题、旅游满意度、旅游组织方式及在西安市的空间流向等旅游行为特征,从而较详尽地掌握了西安市国内游客,特别是外地游客的旅游活动规律,为西安市旅游发展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彦博  韩颖  吴家革 《技术经济》2006,25(12):111-114
立足于区域,着重对辽宁省旅游客源市场进行研究。探讨了辽宁省的旅游客源目标市场、旅游者动机来源、辽宁省旅游客源市场竞争中的有利与不利条件,最终提出了辽宁省旅游客源市场的区域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青岛海滨度假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度假旅游的特点、我国旅游度假区的客源市场情况及世界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针对青岛海滨度假旅游资源特点和开发现状,提出了深度开发青岛地区海滨度假旅游产品的设想。其主要的开发对象为4个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及市区的几处海水浴场。  相似文献   

20.
杭州国际旅游形象再定位和对杭州国际旅游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作为国内知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杭州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因此,对杭州国际旅游形象的再定位,将有利于杭州国际旅游市场的开拓和发展。杭州的地方性和特色决定了杭州的国际旅游形象为“生活的城市”(A City of Life)。杭州国际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快城市环境的国际化、城市公共服务的国际化,完善旅游信息化系统,重视城市文化的特色化、语言环境的国际化,并面向国际市场推出新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