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观光农业旅游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光农业旅游是人们追求绿色和自然和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是重要的生态旅游活动形式。它是以农村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生活方式为旅游吸引物,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核心内容的旅游经营项目。观光农业旅游在我国虽然出现较晚,却很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乡村旅游是旅游活动发生在乡村地区的一种旅游形式,其本质特性表现为: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以当地居民为主,旅游资源具有浓厚的乡村特色,旅游活动场所是乡村地区。乡村旅游具有资源广博性、观赏性和教育性、旅游活动的高参与性、农业旅游产品的强季节性、经济价值的显著性、地域和民族文化的明显差异性等特点。本文在分析了乡村旅游的本质和特点之后,探讨了制约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制度障碍、观念障碍和结构障碍。  相似文献   

3.
关于西部地区发展农业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曹扬 《农村经济》2005,(1):63-65
农业资源、旅游资源是西部的优势资源 ,西部地区应充分认识到发展农业旅游的资源优势 ,在全面了解发展农业旅游的制约因素基础上 ,积极探寻发展农业旅游的思路 ,为推进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促使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作用。根据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 ,发展农业旅游应从观念入手 ,以市场为导向 ,合理利用各地区的优势 ,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注重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罗凯 《南方农村》2014,(9):57-60
农业旅游企业是一种从事农业旅游活动的经济实体,可分为生产农业审美产品的农业旅游企业、经营农业审美产品的农业旅游企业和既生产又经营农业审美产品的农业旅游企业。要发展农业旅游,必须做好农业旅游企业的组织、资源、人才、资金和营销管理。  相似文献   

5.
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郑铁  周力 《农业经济》2006,(6):34-35
观光农业又称休闲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交叉产业。其基本属性是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为前提。将农业生产、科技应用、农副产品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兴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发展与"三农"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收入低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三农”问题的解决,既不能就“三农”论“三农”,也不能在“三农”之外寻求解决途径,而应寻求“三农”与农业之外其他产业的结合。乡村旅游是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农民日常生活与环境、以及农村民俗风情为资源,融观赏、参与、休闲、度假、休疗养、考察、修学、科普、美食、娱乐、购物等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活动。它立足于农村,由于旅游产业的关联性而与“三农”问题之外的经济社会直接接触,联系农…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具体的表现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城市居民为目标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  相似文献   

8.
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产物。河南省是旅游资源大省,同时又是农业大省,具有发展农业旅游的有利条件。文章在河南省郑州、新乡、信阳、南阳、开封、商丘等地进行调研,运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以了解河南省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结合研究结论,该文分别从强化旅游基础设施、提高硬件接待水平;构建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环境,提高软件接待水平;开发创意农业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增强旅游参与性,提高旅游体验效果;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为农业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休闲农业的产业模式》 休闲农业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功能的旅游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及其发展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它是以农业和乡村为资源而开发的一种新兴生态旅游产品,是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本文通过阐述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统筹规划,强化特色,打造品牌,规范管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1.
休闲农业旅游是对农业资源和特色农产品中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部分进行深入挖掘,达到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历史文化和游客参与体验等多方面高度融合的表现形式,是产业融合的新型业态。山西农谷作为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研发高地,其战略重点任务之一是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有效推进休闲农业旅游是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的有效路径之一。以山西农谷为研究对象,有效挖掘特色农产品和农业资源旅游开发价值,构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内容和策略,对推进山西农谷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业旅游”,是近几年在我国流行的新概念。根据国家旅游局 2002年颁发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中的定义,所谓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13.
四川农业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梦 《农村经济》2005,(11):43-45
农业旅游是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拓宽旅游产品的有效途径。四川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旅游大省,不仅具有发展农业旅游的资源基础,还具备发展农业旅游的市场规模,本文在分析四川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四川农业旅游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外农业旅游的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国外农业旅游发展的典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基础上,总结国外农业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加强法规建设及财政扶持,提供科技服务支撑,推进产品开发与整合营销,创造和谐社区环境,实现整体效益最优.结合我国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我国发展农业旅游的建议是,发挥产业协同效应,重视资源环境保护,兼顾农村社会福利和农民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15.
张欢 《山西农经》2020,(7):72-73
我国农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浓厚的民俗特色、美食特色、地域特色等,带动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新风尚。为了推进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吸引国内外的游客来农村旅游,有必要对农村旅游经济翻译发展进行研究。从农村旅游英语翻译的背景入手,将旅游翻译中的一些规则和技巧运用到农村旅游英语翻译的具体案例中,为对外乡村旅游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探索性发展,我国丰富的农业资源为乡村特色休闲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发展基础,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有效促进了我国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农民收入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特色休闲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不足、项目化发展成本高以及融合度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本文从提高特色休闲农业与旅游融合的角度给出对策建议,探索乡村特色休闲农业与旅游深入融合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7.
引言农业旅游是现代农业与旅游活动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已成为农业产业升级和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是世界农业旅游的起源地,经历了19世纪30年代的萌芽期、20世纪中期的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后步入发展成熟期,农业旅游已具相当规模。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旅游发展非常迅速,农业旅游收入占国内旅游收入的比重逐步提升。历史发展和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绿色文明"为代表的生态文明,在我国各产业发展中已逐渐显现,基于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概念、构成以及当前我国农业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剖析,结合"生态文明观"背景,提出农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应从模块化、网络化、多方参与管理模式三个角度完善和创新,走生态型、节约型和循环型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渭南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将盐碱地治理蕴涵的农业文化、生态环境教育资源融入其中,为渭南市特色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出可借鉴的思路。[方法]利用渭南市统计年鉴、中国休闲农业年鉴、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通过RMP分析方法,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方面讨论渭南市盐碱地特色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条件和可行性,并提出可实施的盐碱地特色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结果]渭南市农业资源良好,盐碱地改良技术成效显著,在盐碱地改良的基础上发展旅游切实可行。根据渭南市盐碱洼地和盐碱滩地提出水塘养殖体验游和科教文化体验游,在盐碱地改良利用的基础上,为渭南市休闲农业旅游增添农业文化和生态环境教育内涵,从而提升科教型休闲农业旅游的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结论]在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在挖掘农业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内涵,明确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定位,坚持以生态教育为导向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上海休闲农业的前卫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农业,即旅游农业、观光农业。是以休息、消遣性农事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业态。它主要利用农村天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各种人文资源,作为发展旅游经济的要素,主要为城市游客提供观赏、休息、娱乐、养生、农耕体验等综合性生活服务,以调剂城市人烦嚣的都市生活,享受回归自然的生活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