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需要采取发挥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的PPP模式我国"十二五"规划期间的重要战略任务是通过培育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意味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对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新塑造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对产业经济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该"规划"被认为是2010年通过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细化文件,提出了各个产业的具体目标和阶段方向,并首次提出了将建设20项工程的具体"动作"。在规划出台后,各个产业细化的"十二五"规划也会在近期陆续出台。  相似文献   

3.
李超宇 《北方经贸》2014,(10):98-98
《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黑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立足省情,统筹发展;完善规划和政策;着力培养新兴产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尚需以传统优势产业为依托,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在分析黑龙江省传统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核心,带动发展传统装备制造业,打造特色农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新能源产业为示范,以节能环保为行业标准,改造传统能源开发模式,优化产业布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发挥对俄贸易优势,提升绿色食品科技含量和文化价值的黑龙江省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推动江西省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高校"双创"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适应其发展需求,抓紧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双创"教育体系,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举措,从而为其发展培养和输送兼具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吕子燕 《北方经贸》2012,(12):40-41
产业发展与教育发展密切相关。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形式,重工业发达,服务业结构稳步调整。黑龙江省三次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源及教育的需求巨大,教育要提高服务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能力,培养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需要的各类人才;产出应用性科研成果,推进产学研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通过中央政府强化投入建立起来的。资源型、原字号等传统产业比重过高,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比重低、发展慢;央企比重大,配套能力低;产业发展外援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优化结构、发展经济的制约要素。黑龙江省要以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扩大服务业规模为着力点,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加强与央企合作,争取把黑龙江省经济发展重点区域上升为国家战略,切实改善产业成长环境,以推动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交集,具有资金需求大、融资风险高的特点。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正是金融支持的一种创新,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基于产业投资基金的作用机理,应健全法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保护,培养专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的管理人才,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才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黑龙江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正确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是实现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检视石油化工产业,急需通过专利创新来提高产业科技含量,使石油化工产业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在专利发展中存在专利管理运用能力不强,专利研究人才不足,忽视实用新型专利研究及缺乏针对"安全、卫生、环保"及落后产能的专项研究。需要通过提高石油化工产业集群专利管理运用能力,积极聚集石油化工产业人才、建立产学研合作研究机制和建立以企业、市场、政府为核心的专利技术研究联盟的发展路径,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需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与其他产业的竞争力进行比较针对江苏省的各个产业的发展情况,根据其各项指标的投入产出,通过因子分析进行归类,建立一套简化的指标体系,对江苏省省内各个产业的竞争力发展排名,并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发展动力,地方政府如何选择、规划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我国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至关重要。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长期性、技术与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现有产业发展体制蕴含的系统性风险;应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特点和优势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尽量避免与其他  相似文献   

13.
目前,广东已选出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电动汽车、太阳能光伏、核电装备、风电、生物制药等11个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日,广东正在进行现代产业500强项目的专家遴选工作,包括了100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遴选。这是我们发改委的头等大事。广东省发改委办公室人士表示,对遴选出来的这100个项目进行重点培育,以通过这些项目来带动整个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总量快速增长,效益持续提升的良好势头。金融支持无疑对"十二五"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成长起到了决定性支撑作用。全面评估"十二五"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对于更好实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新进展在近几年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速度  相似文献   

15.
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黑龙江省调方式、转结构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分析黑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高校区位分布和行业背景的基础上,在高等教育层面提出打破传统教学科研组织形态,为学科交叉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契合地缘产业发展优势,科学定位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托高校优势组建技术创新平台,协同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节能环保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排名第一位。"节能环保"大则关系到人类的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小则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但该产业的发展,既需要政府这一"看得见的手"进行扶持引导,更需要市场"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起到真正的推动。受节能环保大环境下低碳热的刺激,全国各地纷纷上马低碳产业园项目,中国节能也在全国各地建设了十几个低碳园区,但在发展中逐步显现出一些具有共性的难题,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本科电子商务创业教育为背景,分析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网易电子商务创业基地的印像派创业实践"的项目概况、团队组建与管理、项目过程管理和训练项目成效,重点探讨了创业训练项目的一些关键环节和要素,旨在推动创业训练项目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政府准确定位,给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应的制度和政策支持。本文依据产业发展模式、有选择地干预"市场失败"的政府职能理论、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外部效应相关理论分析政府作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必要性,结合美国、新加坡、日本、印度的经验进一步阐述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实践,基于"钻石理论"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府作用机制模型,再从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机制、市场环境规范机制、创新资源集聚机制4个方面探索相应的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但也存在产业同构现象严重、自主创新能力弱和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十三五"时期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面临新一轮的发展契机,而提升产业竞争力是推动新兴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了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促进产业链的重塑整合,以及加强企业竞争能力等举措,以期提升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规划中,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日前,《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也已正式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发的旺盛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谁抓住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阐述了辽宁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现状,以及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大力发展辽宁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