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作为亚洲的两个贸易进出口大国--中国和新加坡,它们之间贸易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东盟自由贸易体制下的各国贸易经济,所以我们对中新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本文针对近几年中国与新加坡贸易发展现状展开了理论性的分析,其中包括双方贸易合作的现状,两国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分析等等。  相似文献   

2.
经济服务化已成为经济结构变迁和产业演变的基本趋势.通过对中国与新加坡服务贸易结构及竞争力的比较,可以看出新加坡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高于中国,并在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服务贸易结构总体优于中国.中国应当借鉴新加坡经验,发挥已有比较优势,持续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提升中国服务业价值链层级;重视中新科教人力资本合作;完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并以中新经贸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海艳 《现代商业》2011,(17):180-182
到2010年,中国已经与巴基斯坦、智利、新西兰、新加坡、秘鲁、哥斯达黎加等6个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加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中国加快了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本文就中国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伙伴国的贸易与投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中国和新加坡建交以来,伴随着两国经济增长,双边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中新双边贸易强度不断增强,但指数并不高,贸易合作前景广阔。相对而言,中国的比较优势指数不如新加坡,新加坡在双边贸易中略占优势。中新双边贸易主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这些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几个少数的产品;中新的产业内贸易并不是基于水平分工的产业内贸易,而是基于垂直分工的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背景下,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为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从主要合作领域看,数字基础设施合作有助于促进创新发展,加快贸易动能转换,并能有效弥合世界数字鸿沟,降低贸易成本;数字贸易合作通过优化贸易结构、变革贸易方式等路径扩展贸易边界,增强贸易竞争新优势;数字治理合作对于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加快形成制度型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面临全球数字鸿沟、基础设施薄弱、地缘政治摩擦与数字治理碎片化等现实挑战。为此,我国应加大数字技术研发和数字人才培育投入,发挥“数字丝绸之路”引领作用,加强区域性数字合作,全方位推动贸易各环节数字化转型,创新数字合作机制与方式,主动参与全球数字治理,探索以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6.
《商》2016,(13):103-104
本文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对中国与新加坡两国的对外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对新加坡的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结构均以工业制成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初级产品中除SITC3类商品外的产品贸易占比均较低。结合当前两国对外贸易合作的发展机遇分析,提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注重技术研发与创新和把握"南新"经济走廊建设机遇以扩大中新贸易规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服务贸易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而深受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的德国亟须开拓新的市场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德国属于世界经济强国,其高附加值的服务产业具有极大优势,因此,中国与德国深入开展服务贸易合作将是双赢选择。基于中德服务贸易合作动因、中德服务贸易合作的进程和特点,提出中国应坚持渐进式开放服务业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加快推进中德服务贸易合作升级;拓宽服务贸易合作领域,全方位深化合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亚国家既是俄罗斯、也是中国的重要贸易合作伙伴。近年来,由于中国的优势日益增强,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合作的发展快于俄罗斯与中亚国家贸易合作的发展。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贸易合作中的五方面优势,即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中亚是中国特别是中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方向;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互补性强;中国对中亚国家投资发展迅猛,促进了双方贸易合作的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地缘政治关系愈来愈融洽,双方相互信任。今后,在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合作中,中国的优势会愈加明显,尤其是中国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张获得中亚国家的积极响应,预示着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合作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9.
CAFTA的制度约束与中新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中存在一定的制度约束。近期内东盟内部成员国与中国外贸具有趋同性。东盟成员新加坡的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对于中国在执行CAFTA的同时积极关注域外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合作路径提供了可能。借鉴新加坡的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机制,加快与韩国、日本及印度等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贸易磋商与谈判,建立CAFTA域外双边自由贸易区将是中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服务贸易高水平开放是《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主要内容,将给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中国国内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也急需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11—2021年UNCTAD的数据,对中国和CPTPP成员国服务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就竞争性而言,CPTPP成员国中,日本和新加坡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强;就互补性而言,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同CPTPP国家的互补性比较强。据此提出了积极推动中国早日加入CPTPP,构筑国际服务贸易合作平台;发挥中国服务贸易主要部门的比较优势;利用数字经济打造服务贸易新增长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云南与新加坡由于地域优势,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是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本文通过对云南和新加坡的农产品进出口情况及区位优势的分析,对云南—新加坡贸易方式进行探讨,并为云南—新加坡的贸易往来实现双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双方经济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和南亚各国的经济合作不断增强。但由于各经济体之间普遍存在贸易壁垒、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及地区动荡等原因,新疆与南盟区域经济合作还存在着区域内贸易规模小、贸易依存度不高、各成员国对外投资能力弱等问题。其合作的有效途径是:以局部带动整体,推动经济合作;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产品的竞争力;积极发展产业内贸易;充分发挥大国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各个自贸试验区推出了一系列有助于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措施。但相对于新加坡这样贸易便利化水平比较高的国家,由于受到两国基础不同、国情不同以及经济外向度不同的影响,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新加坡自由贸易区还存在制度与监管差异、科技转化与实用差异、基础设施差异以及服务观念差异。中国应积极借鉴新加坡经验,进一步提速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建设、加强科技信息技术运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服务理念转变,不断提升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贸易便利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同时欧盟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在欧元危机影响下努力促进双边经贸关系稳固发展,全面发展同欧盟及其成员国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欧元危机下中欧贸易现状,基于中国视角提出加大合作力度;正确看待贸易摩擦;寻求新的贸易增长点,挖掘合作潜力;加大对欧投资力度,加快中企“走出去”步伐等对策建议以促进中欧贸易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欧亚经济联盟是中国“一带一路”重要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逐年快速增长。数字贸易的发展为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贸易合作注入了新动力,有力推动了双方贸易高质量发展。从信息网络基础建设、数字技术水平、数字产业水平、贸易潜力4个维度构建数字贸易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相对熵的TOPSIS法对2010—2020年欧亚经济联盟数字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一步,采用扩展引力模型实证分析欧亚经济联盟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欧亚经济联盟数字贸易水平发展速度较快,但总体水平偏低,各成员国间存在一定差距,同时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对中国出口贸易有显著促进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快网络信息基础建设、完善数字贸易法律政策及治理能力、联合培养数字贸易专业人才、深化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数字贸易合作与往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上习总书记强调要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道路,并在之后的五年时间内得到了全世界71个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作为东南亚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新加坡一直是我国国际贸易合作交流的重要国家。同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到马六甲海峡的影响,我国每年在进行国际海外贸易时就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达到最短航线。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时,需要我国与新加坡之间的贸易合作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7.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五国贸易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选取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中亚五国贸易为研究对象,采用2009—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研究认为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合作虽然发展迅速,联系日益紧密,但发展不平衡,波动性大,受到了贸易商品单一、铁路运输便利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法律法规差异较大、贸易壁垒明显、"中国威胁论"影响等因素制约,需要采取加强文化政治经济互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拓宽双方合作领域、优化贸易商品结构、提升贸易合作的途径等措施提升合作。研究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合作面临的新困境与新问题,对于中国应对经济新常态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2002年11月,东盟和中国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正式启动,到2005年7月执行《货物贸易协定》,实施全面降税。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建设成为继欧盟和拉美自由贸易区后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与此同时,我国和东盟各国的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双边产业内贸易的份额在不断增加。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了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并提出加快双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有效措施,如加强政府的作用、改善产业结构、强化差异化产品的创造、重视双方的投资等等。  相似文献   

19.
<正>以全球FTA特别是双边自由贸易的迅速发展为标志,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进入了以双边自由贸易为主的新阶段,出现了新的特点。中国在加入WTO后,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双边FTA是拓展对外经济和贸易增长空间,发挥比较优势,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这不仅符合我国政治、外交和安全利益,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20.
《商》2015,(14)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以下简称两岸服贸协议)于2013年6月签署,是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后续协议的一部份。金融服务业是经济自由化、国际化的重要基石,在此次两岸服贸协议中获得重大突破,未来两岸金融业合作必大有作为。尽管两岸金融业在规模上存在不小的差异,但由于两岸金融业者各有所长,因此在全面衡量利弊后,两岸服贸协议的金融开放,可说是利远大于弊,机会远大于威胁。未来双方将在保险业、银行、证券期货方面合作进一步深入和扩展,创造更多机会,创造两岸金融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