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颉迪 《商》2013,(16):74-74
在过去的50年间,凯恩斯主义者和新古典主义流派一直都在相互斗争,也因此产生了很多火花。最近,新古典流派通过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假设得到复苏,而凯恩斯主义者们也不甘示弱,提出了不均衡状态分析理论。本文对这两种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最为重要和新颖的思想——理性预期假设和不均衡状态分析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货币理论的的发展始终围绕"货币中性"这一命题进行,由货币中性发展到货币理论和经济理论的统一再到货币主义的崛起,对货币中性理论的认识关系到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认识与定位。基于凯恩斯货币理论引致的虚拟经济安全问题考量关系到我国经济安全这一重要命题。凯恩斯的投机动机理论揭示了货币在经济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投机动机成为货币的要义,那么投机就会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引发潜在的风险。这就需要界定好监管的范围和程度,要引导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不是将资本市场变成利润中心,投机并不是经济活动的全部。在加强经济安全监管方面,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良性的经济体系需要国家的干预。  相似文献   

3.
论凯恩斯“货币非中性思想”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非中性论和与之紧密相联的货币供给外生论从理论层面彻底摧毁了作为“整个经典学派理论之骨干”的萨伊定理,构成凯恩斯革命的两大理论基石。非充分就业均衡是经济运行常态,因此,深入研究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对于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特别是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理论体系支撑。本文试图系统梳理货币性质理论的历史演进,探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货币非中性思想”,并解析其在凯恩斯革命中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肖殿荒  张皓 《消费经济》2004,20(2):57-60
本文首先分别表述了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和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均衡模型。然后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其主要区别之一在于前者体现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部门之间结构均衡基础上的总量均衡,后者仅强调总量均衡。最后在分析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结构均衡条件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提出了治理有效需求不足的两个建议:保持结构均衡和总量均衡同样重要、要通过收入分配政策来调节居民收入差距以刺激消费。  相似文献   

5.
新古典综合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是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的综合。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学派,对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利率机制的理论利率是怎样作用于一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的,或者更具体地说利率通过怎样的途径影响国民收入?对于这一问题,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观点。在凯恩斯之前的古典学派理论体系中,利率为使投资和储蓄二者趋于均衡的因素,即利率决定于储蓄需求和储蓄供给相等点。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作用于经济的传导机制之传统观点,可以简要表述为:Ms-i--I-Y。凯恩斯学派这一传统的传导机制理论强调利率的作用,利率在这一传导机制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新古典综合学派在分析利率问题时继承和吸收了凯恩斯和新剑桥学派的理…  相似文献   

7.
《商》2015,(42)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先驱,对当代西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艾尔弗雷德·马歇尔,凯恩斯的经济学导师,"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其出版的《经济学原理》开创了经济学的新纪元,供求均衡理论、货币理论和局部均衡分析等经济学方法,无一不让凯恩斯受益匪浅。但在供给是否会产生需求等方面,马歇尔信奉着李嘉图和萨伊的理论,凯恩斯则信奉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凯恩斯对马歇尔的经济思想是既存在传承,又兼有背离。  相似文献   

8.
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供给理论是当代西方货币理论的主体。西方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有费雪,马歇尔和庇古等经济学家完善起来的古典理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的现代数量论;70年代后,许多经济学家又从各个方面深入地研究了货币供给,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摸式的逐步确立,我国的金融领域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学者也对货币需求和供给理论进行了积极地研究。本文就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供给理论来介绍我国的理论界的一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薛森  麦冠聪 《商场现代化》2006,(15):206-207
本文以凯恩斯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为基础,用计量分析方法,通过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建立了广义货币需求量的长期均衡模型与误差校正模型,证明利率与国民收入对货币需求量有显著影响,并且发现利率与收入对货币需求有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0.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一书是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水岭,而价格机制理论则是马歇尔理论体系中的最大创新。马歇尔之后的新古典价格机制理论沿着由埃奇沃思、帕累托、希克斯、凯恩斯和萨缪尔逊等学者发展起来的“新古典综合”主流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新的经济理论丰富和充实了新古典价格机制理论的内涵,使其越来越具有现实解释力。  相似文献   

11.
凯恩斯是20世纪上半叶世界著名的理论创新者、政治活动家和当时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他对货币理论、就业理论、利息与工资理论均作出了重大的创新。特别地,他突破了传统经济学派的束缚,提出利用国家干预,解决自由经济当中的失业和生产过剩的危机。凯恩斯主义对当时的资本主义起了拯救作用,并促成了布雷格森林体系(包括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对稳定战后西方国际经济秩序作出重要贡献,同时还奠定了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为目前西方经济学许多研究主题提供了学术源泉。但凯恩斯主义并不是万能的,它的理论体系本身也存在着诸多矛盾和缺陷,本文以下内容就对此稍作论述。  相似文献   

12.
顾建伟 《商场现代化》2008,(18):395-396
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经济学,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曾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正统,但到1970年代之后却因导致资本主义世界普遍的"滞涨"而遭受严重挑战,而随着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尤其是新凯恩斯学派的兴起,凯恩斯经济学似乎开始复兴,但其实质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派随着经济危机的复杂化而趋向融合的产物。作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里程碑式的革命,凯恩斯经济学是各种宏观经济理论的出发点,而凯恩斯本人也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3.
凯恩斯一生主要从事于货币金融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他在经济理论上的成就与他在货币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始终是密切相联的。他1936年的《通论》一书所实现的西方经济理论的“革命”及其所建立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也是与其在货币理论上的观点的转变密切相关的。研究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这一形成特点,不仅可以加深对凯恩斯经济理论的认识,而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中获得相对独立存在的合理性。发展经济学必须建立在严格的微观理论基础之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必须以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为其微观基础。本文试图阐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分析空间是一个均衡分析空间,它或许适合于研究处于均衡或近均衡状态的经济体,但不足以分析远离均衡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可以看作是一般的“经济生理学”.而发展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应该是“欠发达经济病理学”。  相似文献   

15.
西方各主流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主要有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货币主义的现代货币数量论,通货膨胀目标制,以汇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理论等几种。我国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确保选择的中介目标能够满足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的要求,以提高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保证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瑞典学派代表人物维克塞尔将两种利息率、资本积累、宏观均衡和货币调控理论引入到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中,凯恩斯和米尔达尔深受其影响.本文认为,当代宏观经济学对货币经济的理解依然有待深入,需要学习借鉴瑞典学派的有益经验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货币经济学是传统的资产阶级国际经济学的宏观部分。它探讨的是,货币在国际流通领域中转移换位的动因以及由此引起的国际收支均衡或失衡的经济决定因素;它分析的核心是,在各种不同的货币水位下,如河运用经济体系中的各种相关变量,来有机地协凋国际收支均衡与国内经济稳定这两个大目标之间的关系。历史上同这个命题联系在一起的,通常被称为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或支付理论。凯恩斯以前的正统理论,基本上都是循着简单货币数量学说的原则,以均衡理论为依据,着重在流通领域中用价格机制来解释  相似文献   

18.
流动性这个词最早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凯恩斯提出。他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将流动性定义为最富流动性的货币,即通货和支票账户存款,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狭义的货币供给量M1。  相似文献   

19.
对消费与投资关系的解析,古典经济学采用"消费与投资互为余额模型",凯恩斯经济学采用"消费与投资相互独立模型",长期凯恩斯经济学采用"投资依存消费模型"。在一个简单的国民收入均衡分析框架内,可以将似乎相互矛盾的理论模型统一成一个理论整体,不同的消费与投资关系模型作用于同一理论框架中的不同区间。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东亚货币合作和汇率协调的理论模型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后获得较快的发展.其中早期的理论模型多是局部均衡分析,或者是应用博弈论建立的理论模型。通过建立三个国家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我们可以看到东亚各经济体对美元或者日元的单一钉住不如钉住一篮子货币。在东亚汇率合作中,钉住以贸易为权重的货币篮子是一种纳什均衡,它可以缓冲美元与日元汇率变动对各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