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 中国的开发区从1979年深圳特区、蛇口工业区和1984年沿海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步.历经20多年,已发展到现在的184家国家级开发区,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54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3家,出口加工区38家,保税区13家,旅游度假区11家,金融贸易区1家。本文以5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其开发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朱晓明等(2005)的研究,按照开发区各种职能的承担主体不同,可将我国开发区运作模式大体划分为五类:  相似文献   

2.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建区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开发区坚持“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的发展方针,着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前瞻产业发展方向,在相关政策不及高新区优惠的情况下,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政策规定,技术创新能力日益增强,经济实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前江苏有国家级开发区15个,分别为苏州工业园区、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似文献   

4.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定位,已从成立之初的“三为主,一致力”,转变为“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即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发展。国家级开发区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我国国家级开发区中处于领先地位。天津开发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改革创新的发展之路。天津开发区一直本着"经营产业"的理念,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导,以先进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马国防 《开放潮》2001,(11):70-71
进入新世纪,国家级开发区逐步由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转变。在这种形势下,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何发展?我们的基本思路是:按照与国际惯例接轨、与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原则,构筑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充满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完善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舒适优美的创业生活环境,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的架构向更加有利于开放开发的方向发展,发挥对福州市和周边地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功能,闯出一条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发展之路,努力把马尾这一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体制新、机构新、产业新、形象新的现代化园林式港口新城。 增创对外开…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开发区由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构成,是全国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也是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  相似文献   

8.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集聚区成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核心载体目标,衢州市全面加快集聚区提升发展步伐。至2013年底,位于衢州市绿色产业集聚区核心区的两大国家级工业平台(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衢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管辖面积内的工业总产值占市本级的90%以上,已成为衢州工业经济主战场。发展布局有特点数量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是河北省惟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已经成为一个环境友好、功能完善、产业聚集、发展强劲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始自1951年创办发展的“硅谷”,堪称当今园区的典范。20世纪80年代之后,园区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热潮。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创办中关村科学园的基础上建立了53个国家级高新区、3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几百个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