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十五"期间,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大大高于过去九个五年计划时期。这种变化除了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出口依存度已近20%这一内部因素外,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二是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渗透作用;三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而具体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有利因素为:(1)"十五"期间世界经济增长和贸易量的扩大均略好于"九五"  相似文献   

2.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标有"中国制造"的商品以其低廉的价格征服了世界,但是"中国制造"的商品却很少具有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绝大部分利润都被国外品牌商和技术商赚走了,国内制造商只有微薄的利润。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3.
董彦 《中国报道》2009,(12):84-85
高速铁路的出口将给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带来一次飞跃,今后,“中国制造”将被赋予“中国创造”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近期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透露,商务部今年将不提具体的外贸增长指标。针对全年外贸的目标,商务部的表述已经调整为:稳定外贸增长,提高中国商品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我们认为外贸领域的"保份额",比之长期通行的"保增长"更切实际。事实已经证明,出口增速相比其他各项经济指标,最突出的特点即在于其"自主性"较低,  相似文献   

5.
冯学平 《中国经贸》2012,(22):17-18
中国经济连续20多年的高增长,2011年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巳跃居世界第一。但是,长期依靠“高投入、高出口、扩大内需”这“三驾马车”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隐藏的负效应将逐渐显露出来,并成为抑制未来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弄清影响未来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主要因素,“对症下药”采取正确的经济决策,确保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连续20多年的高增长,2011年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巳跃居世界第一。但是,长期依靠“高投入、高出口、扩大内需”这“三驾马车”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隐藏的负效应将逐渐显露出来,并成为抑制未来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弄清影响未来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主要因素,“对症下药”采取正确的经济决策,确保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都是农业大国,分析中国与哈萨克斯农产品贸易增长路径,对扩大出口规模,加深两国农业合作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特征的基础上,从三元边际的角度分析了扩展边际、价格边际、数量边际对中哈两国双边农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的扩展边际保持在较高水平,价格边际持续增长,数量边际呈现"增降交替"趋势,其出口增长主要源自数量增加;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扩展边际大幅提高,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分别呈"W型"和"倒V型"的变化趋势,出口增长主要源自种类扩展。因此,中哈两国应积极扩大农产品出口种类和数量,加快中国农业"走出去"步伐,推动双边农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力 《北方经济》2008,(5):54-55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中国制造"已经渐渐融入到各国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但是,中国对外出口商品中绝大多数是替外国品牌做代工贴牌生产,鲜有世界水平的本土品牌.  相似文献   

9.
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中国制造”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中国制造”亦成为全世界生产网络和销售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被称为“世界工厂”。然而.中国制造业如今显露的处境已经相当严峻。员工工资和原材料的大涨、人民币升值、融资难和融资成本提高等直接原因使中国制造业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0.
李平  江强 《亚太经济》2017,(6):14-23
首先介绍了经济体总量层面以及双边层面出口贸易附加值核算方法,并利用WIOD数据库发布的世界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核算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体历年的出口贸易附加值。其次运用1995-2014年总量出口数据与核算的出口附加值数据,分别对该类经济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贸易总量与出口附加值总量对该类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出口附加值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远低于出口贸易总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说明过去对"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体"ELG"假说的经验研究高估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体需要提升出口总量背后的出口附加值,避免陷入出口总量大而附加值低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商务部15日警告,美国经济放缓可能导致中国出口急速下降的风险,而一旦出口大幅回落,有可能会使中国本轮经济增长周期出现“拐点”。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曾经向世界输出了通货紧缩,而今由于受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正在失去作为生产出口基地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正在日新月异地改变自身的面貌,拉近和世界的距离。如果说现在世界上有什么“热”最热,有什么“学”最时兴的话,那就是“中国热”和“中国学”。  相似文献   

14.
汪巍 《环球财经》2012,(6):72-73
尽管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同英国贸易与双向投资近年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促进经济增长,英国政府将扩大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作为政策优先的目标。这一政策成效显著,2011年英国对华出口增长了28.8%。  相似文献   

15.
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是,在当今中国,三驾马车却未能并驾齐驱:“投资”一马当先,“出口”如野马奔腾,而“消费”却远远地抛在后面。国内普遍出现的低消费和高储蓄现象已经趋于“两极化”,过度依赖外资和外贸使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日益凸现,中国经济向临着不可持续的不平衡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离"世界工厂"称号还有较大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信息》2003,(24):36-36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增长迅速,工业品出口贸易额飙升,一些国外经济学家和部分国内学者认为,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中心.在日前举办的2003中国经济增长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指出,用这种说法来描述中国制造业的生产规模和能力是不确切的,也是不负责的,中国离"世界工厂"的称号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7.
李维  胡颖 《科技和产业》2022,22(12):133-137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国家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具有桥梁作用。基于“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2011—2019年面板数据,构建拓展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东道国基础设施质量分别对中国进口与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基础设施质量会显著促进中国的进口与出口贸易,但对中国进口贸易促进作用强于出口,且东道国GDP增长促进了中国进口与出口贸易增加,其对中国进口贸易促进作用大于出口;而东道国与中国的地理距离对中国进口贸易限制作用大于出口,东道国与中国为邻国、与中国具有共同语言及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会推动中国对其进出口贸易增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日本过去一直把中国看成是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的威胁,而现在中国正成为日本经济的“救世主”,以“中国特需”为主要牵引力的出口增长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量.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特需论”,反映了中日两国之间在进出口的结构上不存在明显对立的竞争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互补关系,两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在中日双边贸易额不断创出新高的同时,中日经济的双向联动性趋势也必将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9.
王俊 《中国经贸》2008,(7):48-49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汽车出口出现了井喷式增长。2007年中国汽车的出口已经远远高于进口。在我们为汽车出口兴奋不已的同时,也必须面对一个重要的问题——汽车出口的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来"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的话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做了"世界工厂"的专题文章,国外的一些媒体也纷纷报道了中国制品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那么,我们真的可以乐观地接受这个称号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