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们在分析乡镇工作每况愈下的原因时 ,往往归咎于乡镇干部的素质低下和胡作非为 ,尤其是舆论宣传 ,往往把乡镇干部说成灰头灰脸的“农民公敌”。实际上乡镇工作难做 ,乡镇干部难当 ,不少任劳任怨的乡镇干部有一肚子苦水无处倒。笔者在乡镇工作了10多年 ,迫切希望能借媒体之一角 ,勾勒出一幅乡镇干部的自画像 ,呼吁全社会都能理解、支持和善待乡镇干部。乡镇干部并不都是文盲加法盲的大老粗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有大、中专毕业证。比如笔者所在的湖南省益阳市龙光桥镇机关的123名干部、职工中 ,有硕士研究生1人 ,大学本科12人 ,大专2…  相似文献   

2.
望乡镇干部能重扬“夜开花”精神我是个经历30年乡镇工作刚退休的干部。忆60年代,看90年代,乡镇工作在改革开放、主抓经济、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思路指导下,成绩斐然,面貌改观,两个文明建设都有进展,这是可喜的主流。但近年来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在部分...  相似文献   

3.
敬向阳 《乡镇论坛》2008,(22):16-16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权,有一大批乡镇干部在此“安身立命”。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在事业上有个奔头,乡镇干部承担起了最艰苦、最繁重的农村工作。令人奇怪的是,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断前进,但是对于乡镇的管理方式却还是老一套,乡镇干部甚至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笔者认为,这种现象与我们当前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亟须调整。  相似文献   

4.
李孝贤 《乡镇论坛》2010,(10):19-19
笔者从事乡镇工作30年,在此谈谈自己工作中的一些方法。 要做到“身形融入农民”。乡镇干部大多是本地土生土长,有些干部从事乡镇工作后,认为吃了“皇粮”就摆起架子,与农民交谈当中就表现出与老百姓不一样的语言、表情,甚至有时冒出几句“唐诗宋词”,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对湖南省宜章县55——59岁的109名即将离退休的乡镇干部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普遍存在三忧。忧虑之一:无人管乡镇这些老干部,马上就要面临着退休的现实,所以,他们普遍有这么一种思想顾虑:无人管。产生这种顾虑的原因是,退休就不是原乡镇的在册在编人员,原来在工作中形成的各种关系,包括人际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干部的不断交流,三至五年后,原  相似文献   

6.
乡村采录     
别因电话疏远了群众江俊近日,因事遇到一些乡镇办公室人员,不少同志反映乡镇电话费居高不下,且有看涨之势。究其原因,与部分乡镇干部经常在电话里布置工作不无关系。电话,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工作在基层的乡镇干部,通过电话向所管村了解突发性的情况以及下发紧急通知未尝不可。然而,笔者觉得,乡镇于部总在电话里布置工作就不恰当了,至少有以下害处:一是疏远了干群关系。乡镇干部不能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苦与痛,欢与乐,听不到老百姓换C窝子的话,长期下去,干群之间易产生隔阂,增加工作的难度。二是滋长了官…  相似文献   

7.
李万忠 《乡镇论坛》2009,(13):24-25
驻村是乡镇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乡镇干部必备的能力,笔者在乡镇工作二十年,先后驻过十个村,有大村、小村;有穷村、富村;有汉族村、瑶族村。要想把驻村的工作做好,我认为以下四点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贾建友 《乡镇论坛》2008,(22):19-20
做思想工作是乡镇干部的基本功。2007年笔者调入新的乡镇刚刚两个多月,就被迫做了一次特殊的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9.
林华 《乡镇论坛》2009,(4):27-28
近日笔者到乡镇调研时,一位镇党委书记对笔者说出了现在对乡镇干部管理的难处。其中较明显又较普遍的是,现在的许多乡镇干部无车基本不到村里去,要么镇里派小车送他们下村,要么就雇小车到村里去。近几年来,这在许多乡镇已经形成习惯了。  相似文献   

10.
笔者作为土生土长的乡镇干部,接触了多位乡镇党委书记,其中,与一位年轻乡镇书记的亲密接触更是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11.
据笔者了解,江苏省建湖县某乡近10年来,换了5任党委书记和6任乡长,其中第5任乡长上任不到100天就调回县城了。乡镇领导班子年年调整、频繁调动,有弊无利。其弊端有:一是滋生了乡镇干部的临时观念。现在上生土长的乡镇干部基本没有了,携妻带子到其他乡镇工作的干部也不多见,大多是从县城下派到乡镇镀金的。他们身在乡镇心在县城,"半年看,半年干,一年之后盼提拔"农民兄弟悦:"乡镇干部居县城,双休日回县城,开会汇报到县城,借故力、事奔县城,一年能有几天在基层!"二是形成了决策上的断层。由于政绩是考核和提拔干部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笔者因工作的关系,常和乡镇干部、农民打交道,据我所知,《乡镇论坛》是乡镇干部和农民群众最喜欢看的杂志之一。因为它贴近群众,敢说真话,视野开阔,报道精萃,版面活泼,栏目新颖,信息量大,信息来自全国四面八方,可读性强。通过阅读《乡镇论坛》,可以及时掌握国家  相似文献   

13.
弄虚作假责任岂只在下边近来,报刊上常有犀利文字,慷慨激昂地批评基层弄虚作假。然而,笔者在山西省宁武县一些乡镇采访时,乡镇干部普遍反映,将弄虚作假的责任一股脑儿推在下边.有失公允。乡镇干部反映,现时,上边的花花点子越来越多,动不动就是什么竞赛、工程达标...  相似文献   

14.
一、理论学习在意点儿。乡镇是小政府大讨会,问家有多少部门,乡镇就有多少项工作,"'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工作不完.十到五更",对乡镇干部来说是河习以为常之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个共于挤时间,就很难把政治学习排上日程。由于乡镇干部从事的刀"部是在贯彻执行上级的路线、针。政策,所以,如果自己不通过学弄通弄懂有关政策、法规,以几万昏,使人昭昭,就无异于"百人骑瞎马";不仅很难保证工作H务的顺利完成,而且还可能闹出笑流桶出漏子。这种情况在乡镇并不少见。为此,乡镇干部不仅要珍惜各种集中学习、培训机会,而且要发扬挤…  相似文献   

15.
乡镇干部“受气筒”何时才能卸"省里县里一声令,乡镇干部汗淋淋"、"上级设计一份表,乡镇统计跑断腰"、"市里开张口,乡镇做个死"。身处基层政府的乡镇干部确实辛苦。辛苦点倒也罢,却还要背着个"受气筒"。乡镇干部上由县市管辖,下由群众监督,夹在中间,实在不...  相似文献   

16.
政策     
《乡镇论坛》2014,(28):4-4
中央出台政策。加大选拔使用乡镇干部力度 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谗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要拓宽来源渠道、改善乡镇干部队伍结构。坚持按编制员额及时补充人员,县级机关不得变相占用乡镇编制,可在全县乡镇范围内对乡镇编制实行动态管理、调剂使用。  相似文献   

17.
编辑部纪事     
乡镇如何转变职能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三河镇人民政府干部吕金潮读者9月4日来信说:我是一名来自乡镇的基层干部,也是《乡镇论坛》的忠实读者。现在,国家要在5年内逐步取消农业税,大部分乡镇干部感到困惑,不知道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干部应当干些什么。我建议编辑部多发表一些关于讨论税费改革后乡镇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如何转换工作机制、如何改进工作方法等方面的文章,以便我们学习和思考。 吕金潮读者提出的问题,也  相似文献   

18.
《乡镇论坛》2006年3月上半月刊《一个乡镇干部眼中的乡镇困局》一文指出,现今绝大多数乡镇干部在仕途上没有多大希望,对此我深表赞同。笔者从学校毕业就加入到乡镇干部队伍行列。纵观近十年的人事变迁,对乡镇干部这群小人物的前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绝大多数乡镇干部都是风里来雨里去,常年奔走在农家院落、田间地头,不管你是大学生还是初中生,都一样能够胜任这磨嘴皮子的工作。再渊博的知识,再高深的文化,在这里也都不会得到有效的体现。“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这是对当前用人现状的讽刺,但这恰恰又是可悲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新的形势下,乡镇的工作更复杂。作为乡镇干部,要随着形势的 变化,不断调整和转变工作方法,去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笔者认为,要当好乡镇干部 就要努力做到“四勤一创”,笔者就是靠这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一,脑勤。要常动脑筋思考问题。面对某项工作任务或者某些问题,就要认真去研究解 决问题的方法,找准处理好这类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这就需要平时加强政治、政策和法 律、法规以及农村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和掌握,虚心学习,不断接纳新知识,提 出新思路,努力使自己成为“明白人”。同时要勇…  相似文献   

20.
乡镇干部“居县城”之风当止笔者一天下午到某乡调研,发现乡机关大院空空落落,团团转也未找到一个乡领导。到值班室一打听──"今天星期五,书记乡长都已回县城了。"听了顿生几分感慨。后来笔者细一调查,发现全县乡镇主要负责人中竟有80%以上家住县城。乡镇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