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最近,本刊记者连续接到几个寻找“光瓶酒”厂家的经销商电话。不少经销商告诉记者。他们对“光瓶酒”很感兴趣,想重点运作。其实“光瓶酒”大多都是低档酒,而经销商特别提出。低档的盒装酒还并不是他们所需求的。它们专门找的就是质量有保证的,10元左右大众消费的“光瓶酒”。难道价格低廉的“光瓶酒”也有发展机会吗?  相似文献   

2.
促进消费增长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消费需求实行的是抑制型消费战略。这是因为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是勒紧裤腰带搞建设的方针,消费短缺是资源高度动员的必然结果,而在20世纪80年代乃至90年代初期,虽然市场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但是,由于当时整个经济中供给能力的弹性很小,国民经济中的主要矛盾仍是产品供不应求,通货膨胀是主要危险,所以,对消费需求的讨论大都是围绕所谓“超前消费”、“攀比效应”以及控制消费需求膨胀展开。直到1994年下半  相似文献   

3.
牛根生 《商界》2007,(6):45-45
古往今来.现实的需求,潜在的需求,创造的需求.可谓层出不穷。作为一家企业.如何在这些纷繁的需求中寻找自己的“定位点”.发掘自己的“生长点”,抢占自己的“制高点”?不管是捕捉新的消费需求,还是创造新的消费需求,这都需要在“创市”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我国消费需求现状及97年走势判断祁京梅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三驾齐驱”共同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随着经济发展进入相对高水平阶段,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将愈益增大,因此,正确评价目前消费需求增长状况,准确判断消费需求未来变化趋势,对于保...  相似文献   

5.
短信杂坛     
《糖烟酒周刊》2006,(14):4-4
目前在全国各地,酒店自带酒水现象都在日益增多,业内人士把这种现象称为“后备箱时代”。白酒的主销渠道在酒店终端,顾客自己带酒消费势必影响到酒店的销量,进而影响到经销商的投入产出比。因此有人提出,经销商自建终端的方法,在酒店旁边建名烟名酒店,让自带酒水的人到自己的店里购买。“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方法究竟可不可行?自带酒水现象究竟对目前的经销商盈利体系影响有多深?[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商界》2006,(5):91-91
来自美国美加州薯条在中国市场上市之后.以其独特的产品品质,领导着中国休闲食品市场快速前进,创造了一个个成功的中国绎销商.被誉为“致富产品的新标榜”和让中国经销商快速得到发展的好产品。因为.该产品不但在产品品质方面能得到各界消费者的认同,它的包装、口味、规格也极大地满足了各层人士的需求。使所有美加州薯条的中国经销商都拥有了一批庞大的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7.
尹清非 《消费经济》2001,17(4):61-63
最近两年,中国消费经济学界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如何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为了刺激消费需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还有很大的潜力,例如,中国农村居民“吃”和“穿”的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现在正在转向“用”的需求,但农村家用电器普及率还比较低,据统计,到2000年底农村彩电的普及率不不到50%,冰箱的普及率只有12%,如果使农村2.3亿农户的家用电器拥有量达到现在城市居民家庭的水平,就需要彩电1.68亿台、冰箱1.58亿台,洗衣机1.55亿台,这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又如,中国城市居民在“吃、穿、用”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消费需求正向“住”和“行”的方面发展,但现在城市居民居住还不宽敞,人均居住面积只有10平方米,小汽车的普及率更低,只有0.5%,实际上,城镇居民改善住房条件、购买小汽车的愿望是很迫切的,据中国社会事务调查所的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人胡扩大住房面积、提高住房标准的愿望,有学者经过研究作出预测,2001-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每年对住房的潜在需求有3.1亿平方米,另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00年11月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32.1%的大城市消费者5年内有购买家用轿车的打算,如果使小汽车的普及率达到5%,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中国的消费率一直呈下降趋势,例如,1981年为68.1%,1988年下降到62.7%,现在已降到60%左右,这在世界上都是相当低的,最终消费率过低,居民消费率自也会过低,从而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大,如果能将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提高5个百分点,就可以使居民收入增加近2000亿,这也可以形成十分巨大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8.
农村消费环境对我国农户消费需求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影响我国农户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除了收入、价格、消费观念外,农村消费环境较差且长期得不到改善也是一大“瓶颈”。它对农户消费需求增长形成的束缚链条,不仅影响农户的生活水平、质量,而且不利于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繁荣、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构架新型城乡一体化购销网络体系、开发适销对路的农村消费品等,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尹世杰教授是我国消费经济学创始人、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青年时代树立研究消费经济的初心,1979年打破消费经济研究“禁区”,1983年创立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开创了消费经济研究的“六个全国第一”。随后30年,他致力于推动消费经济学发展、拓展消费经济研究领域,引领我国消费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在消费结构、消费模式、小康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和持续深化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创立消费力经济学、消费文化学,深入研究消费力、闲暇消费、精神文化消费、绿色生态消费、扩大消费需求等重大问题。他提出了“解放消费力,发展消费力”“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消费者主权的经济”“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是消费需求推动型经济”等重要观点。以人为本是他消费经济研究的基本理念,是串联其消费经济思想的灵魂与主线。尹世杰教授的一生是为消费经济而生的一生,是为消费经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是在消费经济研究的陡峭山路上不畏劳苦、永不停步、不断攀登、不断达到新高峰的一生。  相似文献   

10.
……二、“十四五”时期上海消费市场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十四五”时期,新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消费习惯、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将出现巨变变化,消费升级需求更加明显,高品质消费、服务型消费、个性化消费、新型消费快速崛起,集中体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趋势和要求。(一)高品质消费需求潜力进一步释放。中高收入群体日益壮大,成为高品质消费加快发展的主要拉动力。中高端消费加快从单纯追求品牌标志向更具个性和品位的定制化商品和服务转变,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高品质的服务消费需求不断扩大,高品质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正逐步释放,将驱动定制消费、智能消费、文化消费、健康消费、时尚消费、绿色消费等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销售与管理》2010,(1):52-53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升温,中国新富阶层受到压抑的消费需求逐渐释放,中国奢侈品的消费出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时期。”  相似文献   

12.
浅探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如果消费需求上不去,投资也难于发挥效应。”目前,我国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其原因很多。当务之急是提高收入预期,稳定支出预期;实行有效供给优化政策;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实现有效消费。  相似文献   

13.
“观赏型”体育消费是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活跃的多元化特征;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社会文化环境和消费价值观,文化程度及欣赏水平等都成为了制约“观赏型”体育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广东夜场红酒消费旺盛.夜场渠道走量占葡萄酒消费总量的60%以上。但是众多的红酒商家同时也在为高昂的进店费、买断费发愁。尤其是低价红酒,本身商家的利润空间就比较小.再加上层层“剥削”,借用广东一位经销商的话说就是“不赔钱已经不错了”!如何避开夜场的“盘剥”.低端红酒怎样实现稳定的利润呢?  相似文献   

15.
在未来中长期经济发展中,在总需求的三个组成部分一一般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中,消费需求仍将是经济增长最重要、最稳定和带动力最强的力量。例如.在“八五”期间,GDP以平均12%的速度增长,在此期间,全社会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高达58.8%,其中,居民消费支出占全社会消费支出的80%左右。可见,保持居民最终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所谓“淡季”是相对于旺季而言的,是指目标消费群体由于受消费习惯影响随季节变化而产生的需求变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消费现状 展望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市场的基础在农村,农村集中着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开拓农村市场对发展国民经济至关重要。“十一五”时期,要全面扩大消费需求,就必须高度重视开拓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18.
迈向21世纪的消费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20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满足了人类的大量消费需求,也唤醒了人类大量潜在的消费需求。迈向21世纪,这些潜在的消费需求必然成为现实的消费需求,并由科技的发展得到满足。从消费内容上看,知识消费、生态消费、保健消费将成为21世纪消费的三大趋势;从消费方式看,将呈现消费的个性化与公共化并行的发展趋势。这就是,内容上的三大趋势与方式上一大趋势,即“3+1”趋势将是迈向21世纪消费的特点。下面从需求的现实性与供给的可能性分析这些趋势:  相似文献   

19.
赵吉林 《消费经济》2005,21(4):87-90
现行实施的各项扩大消费的措施,未能起到明显成效,以致于投资与消费失衡状态依然,“扩大消费”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瓶颈。究其根源,在于政府经济战略导向上,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出发点是“以经济增长为本”;而促进经济持续和谐增长的根本途径,则是要确立“以不断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为本”。依靠消费转变拉动经济增长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可能历程缓慢而艰巨。  相似文献   

20.
刘娜 《消费经济》2023,(3):3-13
新消费是在我国经济社会长足发展背景下,以消费需求升级为驱动,借由信息技术和媒介技术拓展消费空间、重塑消费关系形成的新的消费行为过程。新消费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构建了“以人为本”的多元化新型消费关系,实现了消费自身的转型升级。近年来,以文和友、茶颜悦色等新锐消费品牌为代表的长沙新消费迅速崛起,成为城市新消费发展现象级样本典范。长沙新消费具有以年轻客群为主体、提供强需求导向型产品和服务以及拥有有利于新消费成长的优质消费环境等特点。本土文化的浸润、互联网时代的助推、新消费企业的锐意创新及政府部门的规划引领共同成就了长沙新消费的快速成长。其创新经验具有典型示范效应和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