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牌     
什么是品牌,品牌文化的内含是什么,如何建设品牌,品牌的力量是什么?本文对品牌建设作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2.
<正>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企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的综合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形成一大批质量过硬、优势明显的中国品牌;到2035年,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这为中国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提供了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企业研究》2010,(3):1-1
当今之世,言及品牌无国界,应该已成共识;但主张品牌维护无小事,好像还有歧见。而这一次丰田召回事件,却给致力于品牌建设的中国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于是,大家知道了,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品牌维护无小事,已有最新案例可鉴。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电力系统、风电光伏等多个产业规模全球第一,能源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也不断增强,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已经获得较大成就,但品牌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5月9日的中国能源企业卓著品牌建设分享会上,多位专家就中国能源企业品牌如何打造、如何走向卓越等话题进行分享。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关于汽车自主品牌建设与发展问题一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讨论的焦点.“中国汽车必须要发展自主品牌”已逐渐成为共识,国家也提出了《中国汽车产业十一五规划》。但必须指出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建设非一日之功,也必然要经历一番长期艰苦的奋斗。影响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建设的因素较多,本土研发人才、环境已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下面就是针对汽车自主品牌与研发、技能人才培养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总结和展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品牌建设的辉煌成果,“30年中国品牌”暨“首届中国品牌国际化发展高层论坛”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出席。  相似文献   

7.
孙奇 《企业文明》2023,(11):115-116
<正>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加强品牌建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以下简称:海南电网)高度重视品牌建设,积极实施融入和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品牌提升行动,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聚焦“解放用户”,发挥平台型企业优势,加强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资源整合与协作,以优质供给激活用户需求,着力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产品品牌。  相似文献   

8.
《中国技术监督》2008,(8):76-77
开场白:创新是人类发展的动力,自主创新是民族昌盛、繁荣发展的源泉。创新引领世界,创新改变中国。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高新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高峰论坛上,与会代表畅所欲言,打造了一场思想上的盛宴,为自主创新与自主品牌注入了动力。本期“圆桌恳谈”请几位嘉宾畅谈他们对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经营者》2012,(20):59-59
强者恒强,弱者愈弱。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终于在微增长、不增长、负增长时代感到“有无品牌不一样”、“品牌强弱不一样,有的在卖金,有的在卖菜,还有的在卖命。如何塑造、建设和维护好品牌,做好品牌营销,让客户成为品牌的粉丝、死忠?结合自己的粗浅实践,笔者认为必须解决品牌建设中10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化承载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品牌的理念传入中国以来,经过国内外学者们的传教,跨国公司的推广,本土企业的践行,大小策划公司的推波助澜,它的重要性早已深入人心,不言而喻。它是企业借以垄断消费者心灵的法宝,是企业常胜不衰的秘诀。然而,品牌不是空穴来风,它是企业精心策划设计的结果,是多种要素投入的产出。企业文化便是其中的重要一项。通过考察文化对企业组织的影响,考察企业建设品牌的目的和方法,进而考察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品牌建设的影响途径、作用机理,本文试图阐明企业文化这种投入对品牌这种产出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外企业文化》2007,(2):12-21
2006年是中国保险公司品牌经营历程中重要的一年,各大保险公司都将品牌建设列入日程.不惜重金打造自己的金字招牌。回望这一年.保险行业有很多品牌现象值得关注.危机公关、品牌延伸、品牌收购等事件将一系列保险公司推进大众视野;体育营销、文化营销和品牌联合让一批公司美誉远播;激烈角逐中,更有无数个人品牌耀眼升起。 本刊编辑部和深圳市品牌学会共同协作,在新年推出《2006年中国保险品牌报告》,希望记录中国保险公司的品牌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王洁 《企业导报》2012,(2):103-104
品牌资产是企业的一笔巨大财富。市场竞争的环境和手段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进行品牌资产化的建设,在中国的企业面前,还存在着很大的学习和摸索的空间。本文以品牌概念的提出为切入点,针对中国的品牌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实施品牌战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营销大师柯特勒讲过一段很深刻的话:“只有有远见的公司领导才愿意做出产品品牌建设的尝试,中国有远见的领导已经成功地营造了令人信任的公司形象,现在也必须由有远见的领导来构建令人振奋的产品品牌,这是中国企业领导在营销领域面临的下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完成之时,就是中国企业超越国外竞争,获取属于自己的市场超额利润之日”。  相似文献   

14.
以往资料表明,中国企业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品牌建设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中国市场上涌现了一批具有高知名度、高美誉度、高顾客忠诚度的品牌。但是,中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程度不高,与许多国际著名品牌相比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国品牌结构中几乎没有世界级品牌。2002年8月5日的《商业周刊》上公布的TERBRAND公司评出的2000年全球最有价值品牌中没有中国品牌,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品牌面临严峻挑战。其中有些企业卖牌与外商合资,把自己多年辛苦经营的好品牌束之高阁或被打入冷宫,成了洋品牌口中的“羔羊”。此外,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充当着外国品牌产品的加工厂,依附于人家的品牌,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呼吁:长此下去,中国企业会成为跨国公司手下永远长不大的矮人。其经济也很难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增强中国企业竞争力,核心是实施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6.
《质量春秋》2013,(12):5-20
近年来。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进品牌高端化发展,丰富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品牌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品牌竞争力。加快品牌集团化建设,整合品牌资源,建立品牌体系,逐步做实集团旗舰品牌。促进品牌规模化,引导资源向优势品牌集中,打造一批千亿、百亿品牌。培育品牌国际化。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推动更多品牌走出去,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截至目前。天津市工业企业拥有国家品牌培育试点企业16家,天津市品牌培育试点企业50家。国家名牌24个,国家驰名商标103个:涌现出一批品牌建设成效显著的企业.每个工业企业都有着一段品牌背后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17.
十月中旬,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出席了"中国纺织品牌文化建设博鳌论坛"并做了题为"持续加强品牌文化建设积极推进纺织品牌强国战略实施"的发言,杜会长高屋建瓴的发言,不仅将在坐的各位企业家带入了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历史长廊,使大家回顾了此次活动开展6年来,纺织工业系统品牌文化建设中的累累硕果,更向大家描绘了纺织工业系统品牌建设的美好画卷,使大家明确了具有行业特色的品牌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前景。为此,本刊记者就有关中国纺织行业品牌文化建设等重要问题采访了杜钰洲会长  相似文献   

18.
品牌是企业或产品个性化的字号,其无论是对企业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是重要的。在当今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品牌可以比众多竞争者夺得更大市场份额,获取超额利润。促进企业成长。然而有的企业对品牌概念认识不清,抱着短期功利思想匆忙投身于品牌建设,没有打造品牌应有的内涵和核心价值,以及对创建所耗费的企业资源估算不足,品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本文试从品牌的概念出发,分析品牌建设的适用性和必要性,并充分借鉴国内知名公司的品牌建设,以及欧美龙公司在创建“圆圆”品牌的实践,就如何进行品牌建设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企业世界》2006,(3):30-31
我省品牌建设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原则,沿着产品——企业——产业——区域的品牌培育发展道路,整合形成全社会力量,实现由品牌大省向品牌强省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20.
基于Carol模型,本文提出了一个测量品牌资产的定量方法,立足于公司财务层面,分解品牌资产的影响因素。以中国上证A股公司为实证研究的对象,检验本文构建的模型并得出结论,同时为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