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本文在深入分析食物安全、家庭食物安全内涵的基础上,利用12个国家挟贫重点县的农户调查资料,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贫困农村的家庭食物安全水平和程度进行衡量和评价,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多年来,我国贫困农村地区的家庭食物安全水平不断提高,食物安全广度不断扩大,但是食物安全深度却出现下降;食物获得能力对家庭食物安全具有显著的正影响,提高贫困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家庭粮食自给能力有助于降低家庭的食物不安全发生概率;食物可获得性对家庭食物安全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影响,市场方便度越高,实现家庭食物安全的概率越高;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对家庭食物安全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复杂程度和家庭温饱负担程度的提高,农户面临的食物不安全风险的概率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3.
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的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对可持续食物安全内涵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建立了能反映食物安全水平、质量、可持续性、公平性和可靠性的指标体系 ;将层次分析法、模糊评判法和综合指数法相结合 ,提出了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的综合评判方法 ,并从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两个方面对中国食物安全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评估 ,得出了初步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4.
食物安全与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以及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显著地位,其食物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尽管许多研究已证明了中国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但水资源的短缺可能成为维护其食物安全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建立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体系,是确保中国的食物安全的根本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家层面的食物安全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方法 ,从粮食角度、食物角度、国际比较等诸角度对中国城乡居民食物安全状况作了估计和判断。结论为 :1 978年以来 ,中国城乡居民食物安全程度不断得到提高 ;2 0 0 1年 ,中国居民食物安全处于较高的水平 ;与相近人均GDP水平的国家相比 ,中国的食物安全也处于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水源短缺将震撼世界的食物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曾于1994年9月发表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长篇报告,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讨论.最近,布朗又发表了<中国的水源短缺将震憾世界的食物安全>一文,文中虽然有一些论述不一定切合实际,但总的思路可供借鉴和参考.因全文较长,仅将译文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等非常态因素影响不断蔓延、地缘格局突变及西方宣称经济脱钩之大背景下,中国食物安全的脆弱性问题愈发凸显,如何提高食物安全韧性成为食物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方法]文章基于“暴露性—敏感性—适应能力”的基本框架,分别从全国层面、区域层面和省级层面建立食物安全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各层面食物安全脆弱性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及运用重点移动方法分析了食物安全脆弱性空间迁移特征。[结果]全国食物安全脆弱性指数总体处于下降通道,但存在阶段恢复性的反弹特征;在食物安全脆弱性评价的权重中,食物生产维度最大,且其中的气候因素的权重相对较高;东部地区、主销区和东部沿海经济综合区是食物安全脆弱性较高的区域;天津、宁夏与上海的食物安全脆弱性问题突出;全国食物安全脆弱性重心呈向西南迁移态势,年均移动距离为90km。[结论]有必要建立具有更具前瞻性、更高韧性和更强适应能力的食物安全战略,从减轻暴露性风险和敏感性及提高气候因素等适应能力入手,强化食物安全较为脆弱地区的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管理机制,提高食物安全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制度创新与中国食物安全保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从食物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及可持续性安全三个方面对保证食物安全的制度创新做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在食物的生产和流通方面 ,价格机制没有起到合理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 ,原因在于我国从政策层面到观念的认知层面上都压制了食物市场的发育 ;在食物质量安全问题上 ,除了技术上的原因外 ,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管制力度不够 ,应该扩大政府对食品管理的职权范围 ,加强对食物质量安全的监督、管制 ;在可持续性安全方面 ,建立一套公开的土地征用协商机制是防范工业化过程中土地大量非农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均食物构成预测与食物营养摄入比较王凯,徐翔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我国经济建设将分三步走,其实质是要通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达到使人民生活实现由温饱向小康,再由小康向富裕生活转化。目前我国正处在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即由温饱向小康转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几个认识误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前 ,国内有人对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盲目乐观 ,存在不少认识误区 ,例如“粮食过剩论”、“粮食速成论”、“粮食进口论”以及“粮食市场化论”等。本文经过分析认为 ,这几种观点在理论上失之偏颇 ,在实际工作中有害无益。其实 ,近几年出现的粮食过剩具有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特征 ,从中长期来看 ,粮食生产和供给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如果不保护粮食生产基础 ,一旦出现粮食紧张的局面 ,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增加粮食生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寄希望于国际市场解决粮食问题不仅十分危险 ,而且根本不可能。粮食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 ,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需要同时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食物保障状况看中国当前粮食安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阐述粮食安全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食物保障的概念,并通过构建剩余供给能力(ASS)指标,对当前中国食物保障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当前食物保障水平较高,粮食短缺不是口粮短缺,而主要是间接粮食消费需求增长加之近年来的粮食产量走低引起的饲料粮短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对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和食物保障问题的一些看法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沿海地区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本文基于对沿海地区农民工的实证分析,提出应有顺序有步骤地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农民工保险制度,并按照工伤保险一养老保险一基本医疗保险的顺序,逐步构筑其工伤保险制度以及能够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相互衔接的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居民的家庭食物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家庭食物安全内涵的基础上,利用我国贫困地区12个县的农户调查资料构建模型,对影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食物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家庭收入变量对家庭食物安全影响显著,但能量的收入弹性相对偏低,脂肪的收入弹性相对较高;家庭规模越大,越容易面临食物不安全风险;农村市场体系的发展有助于家庭食物安全的实现;耕地资源也是贫困农村地区实现家庭食物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对策 总被引:86,自引:1,他引:86
本文首先从人民生命安全、市场竞争秩序和人们对社会安全的预期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突出性;进而从食品流通链条出发,以信息不对称为理论基础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最后提出了包括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发挥中介组织作用、促进消费者参与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粮食安全政策绩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系统梳理了我国现行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政策,认为这些支持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如粮食补贴方法不完善、对粮食主产区补偿不足、粮食安全目标与农民增收目标没有有效耦合、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不完善,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棉花比较优势及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一、引言中国是世界棉花的生产与消费大国 ,纺织服装业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1 0 0多个棉花主产县 60 %的财政收入来自棉花产业 ,有 1 .5亿农民直接或间接从事棉花生产 ,棉花流通领域及纺织行业解决了近 2 0 0 0万人的就业问题。可以说 ,棉花产业为我国发展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