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4 毫秒
1.
农信社改革试点专项央行票据(以下简称“专项票据”)是人民银行为促进农信社改革而专门出台的一项资金扶持政策。目前,部分地区票据兑付成功,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确保国家专项票据政策取得实效的内在要求,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按照票据兑付有关规定,2年到期后的首季即可申请兑付,兑付必须满足央行“花钱买机制”的条件,若兑付不能达标,两年申请延期仍不能兑付的,央行则要赎回专项票据,农信社改革将陷入困境。所喜的是,为数众多的农信社机构通过自身的艰苦努力,所认购的央行票据经考核达标获得了成功兑付。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首批票据兑付获得成功的农信社中,山东省辖内农信社的成功率名列前茅。在成功置换票据的同时,他们又都获得了哪些具体收获呢? 2006年,票据兑付成为山东省农信社各项工作的重心。省联社坚持以专项票据兑付促进产权制度改革,推动经营机制转换,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实现了全省农信社的稳步健康发展。目前,山东省共有54家县级联社拿到了票据资金,金额40.1亿元,兑付联社家数、金额均居全国第一位。在票据兑付工作的有力推动下,截至2006年末,山东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3432.14亿元,较年初增加499.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698.19亿元,较年初增加376.01亿元;存、贷款余额,增长额、市场占有率均居全省金融机构第一位。实现账面盈余33.96亿元,较2005年增盈4.56亿元。  相似文献   

4.
兑付前期:夯实基础健全机制专项央行票据兑付,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真金白银,而是以此为契机,推进农信社自身各项工作的开展,提高经济效益才是票据兑付的真实目的。为此,浙江宁波鄞州农合行力图凭借票据兑付这个东风,夯实改革与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江西是全国首批农信社改革试点省,到2007年6月末,江西吉安已有10家农信社获得票据资金10858万元。展开动态监测和考核,真正实现"花钱买机制"的目的,不仅在于票据兑付前,更在于兑付后,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监测考核办法,对已兑付农信社进行持续监测。关注不良率真实性。一方面,针对农信社隐瞒不良贷款以达到不良率下  相似文献   

6.
专项票据是对农信社改革的重大政策支持,更是一次减轻包袱、转换机制、谋求发展的重大机遇。湖北省联社咸宁办事处为此建立起“543票据监测”机制,收到了较好效果,目前票据兑付考核已基本达标。  相似文献   

7.
2003年国务院批准全国农信社改制以来,央行即专门发行特种票据,为各地的农信社改革提供资金帮助,取得了良好的效应。目前,全国各地的农信社改革工作均先后进入了申请兑付央行票据阶段,笔者从法律关系的角度,解构央行票据置换农信社不良资产涉及的法律关系,以期能为实际工作中涉及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平阴县农信社于2004年3月底成功申请到了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经过两年多的艰辛努力,于2006年12月7日成功兑付了央行专项票据。针对这次票据兑付工作,县联社全体员工深刻领会“花钱买机制”的精神实质,多次召开办公会,具体研究解决影响票据兑付的难点问题,反复学习专项票据兑付考核的有关  相似文献   

9.
自200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向农信社发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对农信社给予资金扶持。到目前,专项票据考核已经或即将到期。能否顺利实现专项票据兑付,最终实现“花钱买机制”的目标,对农信社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二季度对农信社的专项票据兑付工作正式启动后,经过两年时间、七次审核兑付,江苏省已有61家联社(农合行、农商行)通过票据兑付,兑付总金额58.3亿元,兑付单位通过率和兑付金额通过率分别为89.7%和81.1%。  相似文献   

11.
专项央行票据兑付是农信社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性成果。然而,票据“进门”难,“出门”更难,难就难在必须满足票据兑付的必要前提和条件。那么,怎样才能做好专项央行票据兑付工作呢?几家基层联社央行票据成功兑付的经验与启示,可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专项央行票据兑付是农信社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性成果。然而,票据进门难,出门更难,难就难在必须满足票据兑付的必要前提和条件。那么,怎样才能做好专项央行票据兑付工作呢?几家基层联社央行票据成功兑付的经验与启示,可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2008年3月25日,山西省武乡县联社1000万元专项央行票据兑付的请示获准通过。追溯到2007年9月28日,武乡联社完成了统一法人改革。统一法人改革、央行票据兑付,两项工作不仅在长治市辖区首家完成,而且也走在了山西省农信社的前列。  相似文献   

14.
至2007年年末,继当年前两批36家行、社成功兑付10.78亿元中央银行专项票据之后,安徽省农信社第三批25家行、社全部成功兑付专项票据9.61亿元,兑付单位通过率、金额通过  相似文献   

15.
各地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央行票据兑付都已“凯歌高奏”,被置换的不良贷款也已列入农信社表外科目管理。然而,笔者在对某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联社)调查中,发现在票据兑付之后,其在已置换不良贷款的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6.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统一部署,人民银行以兑付专项票据的方式,实施对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支持政策。文章结合安徽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实际,参考有关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理论,分析认为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实施的专项票据扶持政策是富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7.
农信社改革以前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等历史包袱。2003年改革试点以来,通过央行票据兑付、保值补贴、税收政策等手段,国家已经有效地化解了部分农信历史包袱。目前,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市场化、政策性等手段彻底解决农信社历史包袱问题,仍是改革设计者和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关心的话题。为此,本期推出专题,刊登天津滨海农商行、上海农商行、陕西省联社等地方的实践和研究,以及来自农信社和监管部门的不同观点和政策见解,以期为进一步有效化解农信社历史包袱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06年,银监会配合人民银行对到期票据进行考核兑付,截至目前已累计3期向7省(市)160家联社兑付专项票据95亿元,票据兑付率逐季提高,平均达到69%。2007年,全国29个省(区、市)农信社全面进入票据兑付期。票据兑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如何实现“花钱买机制”的目标,使票据真正成为“真金白银”,不仅是农信社必须迈过的门槛,也是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一环。为此,我们选择了在票据兑付中效果突出且有创新经验的各地农信社,请他们介绍心得,同时把票据兑付前后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通过学者与基层实践者的论述揭示出来,以便为其他农信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份,全国18家合作金融机构首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成功,这标志着改革试点国家资金支持政策开始真正到位,也意味着深化农信社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期有方向性地选择了东部、中西部和北部地区的4家不同层次的合作金融机构,多角度地介绍了不同地区的兑付策略、工作重点、可行办法。在票据兑付过程中,他们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强化约束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增强服务功能,初步达到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农信社改革以前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等历史包袱。2003年改革试点以来,通过央行票据兑付、保值补贴、税收政策等手段,国家已经有效地化解了部分农信社历史包袱。目前,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市场化,政策性等手段彻底解决农信社历史包袱问题,仍是改革设计者和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