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亚信息》2006,(2):25-26
营养学家认为,糖吃多了对身体有害,特别是会损坏牙齿。可经济学家和生产厂商却持有另外一种观点。他们认为,不同国家的居民对食糖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经济越发达,对食糖的需求量就越大,因为各种糖果和食品能够保证人们的营养平衡。  相似文献   

2.
《中国老区建设》2009,(4):63-63
一些老年人不易入睡,睡眠过浅,容易惊醒,醒后不易再睡,清晨醒来过早,而白天却昏昏沉沉,总打瞌睡。有些老年人习惯使用催眠药解决问题,但由于各种催眠药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易对身体造成伤害。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佛里德曼对老年人的睡眠问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老年人不要把觉少、失眠当成负担。而应该把睡眠少而浅看成是生理现象。”他认为,老年人夜间有5小时睡眠,中午再睡1小时左右,就可以支持到晚上睡得更迟些。  相似文献   

3.
吕志雯 《魅力中国》2010,(6):320-320
在心灵哲学中,还原论经常被作为处理心身关系问题的重要理论。人有无“心”的存在?如果有,“心”指的是什么?我们能否认识它?它与我们的身体行为有无联系?通过阐述还原论的主要观点,从而解决人的心身关系问题并且介绍还原论对与心灵本质问题的不同流派所作的回答。面对非还原论的责难,还原论者坚信随着科学的发展,还原论必将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4.
张冉妮 《理论观察》2023,(4):112-117
具身认知理论在身体观上的深入探讨,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起到了积极启发作用。一方面,具身认知理论包含着丰富的体知思想,高度重视身体的参与和身体的体验,有助于促进教育主体主动参与文化活动、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身心一体观将身体、环境、认知置于相互耦合的统一体当中,以身体体验促进个体认知世界的建构,能够帮助大学生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增强传统文化自觉,实现“身,融于情境;知,立于具身”。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学者在“身体自我”概念和青少年身体自我两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综述可以看出:对青少年身体自我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有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探索青少年身体自我的个体差异和发展变化。但关于青少年身体自我满意度是否存在年龄和性别的差异,仍存在较大分歧。  相似文献   

6.
王素贞 《魅力中国》2010,(19):254-254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潜能素质的充分发展,是指个人潜能的最充分、最自由、最全面地发掘和调动.身体发展是人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身体教育是促进人身体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身体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身体科学全面发展的教育。对人体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使人自觉,身体活动是促进身体的发展途径,健康科学生活习惯的养成、体质的增强、运动技能的获得是身体教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身体是人们生活在世间的重要的依托。在西方社会思想中,对身体的关注从古希腊、中世纪到近代以来都有论述,在传统社会学和现代社会学中也有所反映。本文先对身体进行解读,进而对身体社会学的理论及象征、特征进行阐释。结合时代的更迭与环境的变迁,从人们衣着及发式的变化来探讨身体的变化,揭示身体与政治的相关联系。  相似文献   

8.
段丽 《发展》2008,(10):98-98
80年代初,世界性健美操热传到我国,促进了我国健美操运动的开展。健美操是一种有氧代谢运动,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美的功能。通过较大密度和强度的身体训练,对身体各关节、韧带、各主要肌群和内脏器官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从而有效地改变体重、体脂等身体成分,提高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的机能,发展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运动素质,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日臻完美。  相似文献   

9.
韩殿庆 《魅力中国》2013,(29):267-267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和美好姿态的教育过程。由于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可以在体育教学和其他体育活动中进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美育。各国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从不同角度将美育列入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之中。芬兰明确提出“体育可以为美育提供可能性”。新西兰提出学校体育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能轻快,优美地进行运动”。英国关于学校体育的目标中列有“美的理解”的内容。原苏联提出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外表整洁,举止端庄”。  相似文献   

10.
彭松  向勇 《新西部(上)》2012,(10):244-244
本文从节奏和巫术的概念入手,分析了节奏对于人类和体育的意义以及巫术与动作节奏的关系,探讨了原始体育的形成过程。认为巫术是早期体育萌芽的雏形,这两个的结合是通过“身体节奏”来实现的,巫术中的身体活动充满节奏感,体育运动也是节奏感极强的身体活动,两者的相似之处恰恰就是他们联接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编发此文的目的,并不表示全部认同作者发展西部旅游的观点和思路,而是希望引起更多关怀西部、关心西部、关注西部的各个阶层的人们为西部旅游的发展献计献策。体育旅游也罢,休闲旅游也罢、养生旅游也罢、协作也罢、联盟也罢……本刊认为最终是要把它们提升到给人们从身体到精神的享受。西部旅游文化建设应当是未来十年西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头戏,事实上这台戏已经在西部很多省市区开始排演。绿色西部、低碳西部、文化西部、繁荣西部的时代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2.
行走的火罐     
昏暗的灯光,慈爱的眼神,温暖的一点火苗就着刺激的酒气燃烧起来,身体上一瞬间的灼热之后,却是通体的顺畅,一个小小的陶罐,就这样神奇地把身体里的浊气像清除垃圾一样,经过一吸一拔的调理,排出你的身体,然后在祖母或者母亲的关照中一觉睡去,醒后身体清爽无比。  相似文献   

13.
现代足球比赛中日趋激烈的身体对抗,对运动员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足球运动员在速度、力量、柔韧、协调、耐力和爆发力等方面的身体素质,均对身体对抗能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当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动,兴趣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较理论教学环节更容易满足这一观点,毕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身体及器官都处于自由活动的状态,根据机械类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的特点,将合作教学的理念引入其中,强调师生合作与生生合作。这是最接近年轻人的本性状态,因此也是更容易激起他们学习、探索科学知识兴趣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5.
文章肯定了机器大生产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同时分析了它对劳动者的影响,劳动技能的固化和退化,对资本的实际依赖,对身体机能和精神的摧残,工人的绝对贫困和劳动力市场的萎缩。文章认为在与资本家的剥削的斗争对抗中,工人的觉悟也得到提高,并提出劳动者权利的实现才是社会永续发展的根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电影影像空间的直观性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认同感,其中,身体是电影影像空间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电影观者进行身份认同和主体建构的重要场域。身体意象在视觉文化时代的电影影像空间中得到极度的彰显.并构成电影影像叙事和欲望系统的关键因素。在中外电影作品中,身体并非仅仅作为一种“视觉奇观”存在,而是充满了哲学的意味和权力话语的色彩。  相似文献   

17.
暴饮暴食、大鱼大肉、接连熬夜……相信这个春节你一定又让自己的身体“遭了不少罪”吧?口舌生疮、脸上冒痘、四肢乏力、浑身怠惰,重新返工的你有没有感到来自身体的“惩罚”?俗话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即将开启新一年征程之时,让我们抓紧时间为假日里的放纵来个亡羊补牢吧。  相似文献   

18.
徐嘉祺  刘雯 《魅力中国》2010,(26):82-82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类社会中国家的起源作出了详尽的叙述,但美籍华裔学者张光直对马克思关于国家起源的观点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本文将对张光直先生的观点进行详细的论述,并对其观点中的不舍理的地方进行批判改正。  相似文献   

19.
马盼盼 《走向世界》2014,(21):94-95
有人说,要么旅游,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而有的人旅行的最大收获则把一大批书籍收入囊中,灵魂通过身体到达了许多人无法超越的高度。与书为友的同时,她将这笔财富悉数珍藏,以便让更多的人受益从而沉淀升华,她就是Kim。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日本各界非常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并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益于日本,两国之间应该进行积极的经济技术合作。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之快有可能使其在短时间内实现对日本的赶超,这将不利于日本,因此对日中之间的合作持消极态度。最近日本企业生产基地的中国转移以及随之而来的日本产业空洞化问题更加深了这种观点“中国威胁论”的普遍性。在各种各样的观点未得定论之时,本文试就民营科技领域日中合作问题展开讨论。一、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和技术创新我们认为,日本的消费者正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