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资源如同其他社会财富一样是一种稀缺资源。对信息资源的优先占有也会带来相关的财富。当某种信息资源被独占的时候,相应的利益就会被垄断。目前,按会计规则要求,企业提供的财务方面信息内容在实务中越来越受到批评与指责,主要原因在于现行财务报告框架不能反映企业的价值信息,从而不利于企业利益相关者投资决策,严重背离了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因此,现存的企业信息不对称情况多数是制度选择的结果而非制度选择的原因。所以,解决信息不对称就要通过信息需求者与信息供给者之间博弈对信息供需进行“制度安排”,以达到信息供求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2.
3.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核心与基石,继承、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旺盛生命力的必然选择。立足于当代社会实践,从理论上系统阐释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内涵,分析论证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当代发展的基本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5.
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认清西方供给学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这一问题上的根本区别.西方供给学派基于要素价值论的分析混淆了价值与财富的区别,不仅忽视了价值的流通与实现、忽视了价值分配对生产的经济效应,而且割裂了需求与供给的辩证联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将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有机统一起来,不仅关注价值的生产和流通,更关注价值的分配,从而能更有力地解释和正确引导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6.
7.
瓦尔拉斯以后,通过求解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问题来推导需求曲线,求解约束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问题来推导供给曲线,逐渐地成为了经济学的主流。然而这样推得的需求曲线既可能向下倾斜,也可能向上倾斜;这样推得的供给曲线,在垄断情况下就“不复存在了”;而且理论上讲,如果垄断厂商没有供给曲线,那么寡头厂商、垄断竞争厂商也会没有供给曲线。如此,“剪刀模型”就没有实质的意义了。进一步,由于求解约束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问题而推导得到的供给曲线是依赖于需求曲线的,如果以这样的供给曲线作为“剪刀模型”的供给曲线的话,那么“剪刀”的另一半就不存在了,“剪刀模型”就不成为“剪刀”模型了。本文探讨和回答:(1)“剪刀模型”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与求解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问题而推导得到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否是同一条曲线,二者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2)应该怎样来理解和使用“剪刀模型”。 相似文献
8.
9.
科学发展观重要的理论价值在于转变了发展观念,创新了发展理论,发展观念上实现由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到可持续发展观再到科学发展观的转变,从而也柘宽了发展思路,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重要的实践价值在于破解了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重要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10.
关于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前提和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现实前提的对比分析,具体阐述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所包含的丰富的现实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提出了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例题既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坚持和继承,更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扩大内需近三年的实践证明,凯恩斯的需要理论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均不能准确解释、有效解决中国目前的需求不足、供给过剩问题。中国目前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的实质是供给被动。扩大内需的基点选择是优化、提升供给,走供给主动之路。 相似文献
13.
14.
刘淑芹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15):28-28
一、会计信息需求
会计信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它,也并非每个人都愿意花一定的时间去研究和分析它,只有那些与之经济利益相联系的主体,才会去关心分析企业的会计报告,了解企业的会计信息及相关的信息。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主要有: 相似文献
15.
16.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经济时代的商品劳动关系。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创造价值的形成,途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新变化。劳动价值理论要结合时代特征,在继续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存在内在相等的关系,主要依据有三:一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值,起同度量系数的作用;二是工资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同步增长;三是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使劳动者的消费构成发生了变化。确认实际价值的存在具有三方面的重大意义:一是捍卫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性与一惯性;二是使抽象的价值理论回归现实生活,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应用;三是贯通理论、解除迷津、确保劳动价值理论的永恒真理与光辉。 相似文献
18.
白暴力教授经历27年刻苦研究,写出《价值价格通论》一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共88万字,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吸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建立了一个新的价值价格理论。这本书之所以称为“通论”,因为有以下三个特点。
1.建立了一个一般的价值价格理论。《价值价格通论》上卷,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建立由两个方面和六个层次构成的统一的价值价格理论。两个方面是:价值范畴上的财富论和价值范畴上的价格论。六个层次是:第一,价值与价格的本质;第二,价值实体(价格最终基础);第三,交换价值(价格直接基础);第四,市场价值与市场价格;第五,绝对价格与价格总水平;第六,价格管理与调控。这是一个超越现有价值价格理论的更一般的理论,以劳动价值为基础,并包含着其他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9.
萨缪尔森《经济学》价值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缪尔森《经济学》价值理论渊源于在劳动价值论上展开争论的三次大浪潮,其主要内容无非是“没有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边际效用价值论、生产费用价值论、供求价值论、均衡价格论等等的大杂烩。可以说,其价值理论几乎就是马歇尔均衡价格论的翻版。其全部目的就是要对抗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因此,需要从理论上深入揭露萨缪尔森《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实质,在发展中捍卫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20.
价值范畴的分解与劳动价值理论向一般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方法论入手,借鉴自然科学发展的思路,在两个方面讨论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的思路。一方面,从价值概念的内涵出发,明晰价值概念的三个内容,深入到价值范畴的内部,将其分解为三个研究对象。另一方面,从价值理论的外延出发,使理论从特殊向一般演进,结合现代价值理论各学派的思想,建立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以价值实体为出发点的六个层次统一的价值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