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薪未必养廉。高薪养廉必须以提高激励收益为前提,从遏制腐败动机和减少腐败机会入手。同时,政府官员的风险态度、工作努力成本变化率和工作的监督性等因素对高薪养廉也有影响。当政府官员代理多项工作或任务时,高薪养廉必须具备门槛条件,而其门槛条件取决于不同工作或任务之间的关系是独立、互补还是替代。对完成互补性工作或任务的官员,高薪养廉将会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反之亦然。如果任务之间相互独立,则实行竞争上岗、自由择岗,高薪养廉意义更大。另外,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有助于高薪养廉。  相似文献   

2.
腐败治理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现象尽管难以根除,腐败程度却能够加以控制,最优腐败治理的目标是寻找社会容忍程度与治理成本的最佳结合点;对行贿问罪,加强而不是削弱了腐败信息的私有性,提高而不是降低受贿者的安全感,于腐败治理并无益处;高薪养廉机制的局限在于它受严格的前提条件的限制;治理腐败要采取系统的对策,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经济》2001,(5)
多高的“薪”能养“廉”? 《中国经济时报》载文提出,在国家公务员中,哪些职业应该高薪?新任司法部长张相森同志曾经在京表示,中国司法部门将考虑制定和实行司法官待遇(薪俸等)高于一级公务员的政策,这一政策要达到足以养廉的条件,确保司法官道德品行的持续,维护司法公正。司法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推出高薪政策能有效遏制司法腐败。  相似文献   

4.
章围绕高薪能否养廉这个命题,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从国外到国内,进行充分地论证和探讨,认为高薪养廉是靠不住的。必须多管齐下,从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入手,才能防止腐败,实现廉政。  相似文献   

5.
职务犯罪是腐败的集中体现,也是当前较为突出的现象。在加强教育,廉洁自律,使职务犯罪“不想为”;健全制度,完善监督,使职务犯罪“不能为”的同时,还要加大打击力度,强化警示作用,坚决惩治腐败,使职务犯罪“不敢为”。只有坚持预防与打击相结合,治标与治本并举,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有效地减少和遏制职务犯罪。建立高度透明的民主政治制度,是杜绝腐败现象,遏制职务犯罪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公共权力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尚不完备,政府仍拥有巨大的资源配置权力,因而往往出现以政治权力与金钱交换为特征的公共权力腐败现象。回顾我国二十年的改革历程,腐败也曾多次侵袭神州大地,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如何有效遏制腐败、防止社会资源的进一步浪费已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将腐败视作一种有第三方参与的“委托—代理”行为,在基本假设下,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及博弈论分析方法对腐败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监督治理腐败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最近省纪委、省府经济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和省社科联联合主办了“加快广东经济发展与反腐保廉”专题研讨会,与会者针对当前反腐败斗争的认识问题,结合广东经济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对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特点、腐败现象产生和蔓延的根源、市场经济与反腐保廉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遏制腐败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又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本刊现发表研讨会综述。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经济学理论和实证考察,分析了腐败的经济后果及其原因,并对中国的腐败现象作了一些考察。可以发现,缺乏有效而独立的权力监督体制是腐败的根源,处于转轨中的中国经济体制还未完全市场化也是重要的原因。应当改变腐败的风险性、收益和成本等关系,并且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加以改革,完善现代民主政治体制,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关于以薪养廉有效性的探讨:基于中国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的原因和治理对策是学界和实践部门共同关注的议题。许多人认为,公务员报酬过低是腐败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新加坡和香港地区高薪养廉的启发下,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不同程度上尝试通过以薪养廉来提升政府治理的质量。公务员收入过低无法保证正常的家庭生活开支。过低的薪酬有可能损害公务员保持个人诚信的努力,引致腐败行为。公务员薪酬的提高,甚至高于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在此背景下"以薪"是否可以"养廉"?这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基于实证数据,文章认为,公务员薪酬和廉政建设有着复杂的关系,对它们的相关性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过去十余年间,我国公务员薪酬水平上升较快,腐败的程度也有所加深。  相似文献   

10.
现有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腐败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国目前实施的反腐败策略效果如何?这些都是反腐败研究中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中国1989—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从立法、执法和工资激励等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反腐败策略的效果。文章发现,司法制度建设(增加立法数量和加大执法力度)能够显著减少腐败发生率;高薪养廉(增加公务员工资)对反腐败发挥了积极影响;预算外收入增加是导致腐败蔓延的原因之一。另外,司法制度(立法)在反腐败中的作用受到预算外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十四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反腐败斗争摆在廉政建设的重要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毋庸讳言,腐败现象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遏制,甚至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有蔓延的趋势。产生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却是重要的原因。要有效地遏制腐败,就必须强化对权力的制约。 权力是一种支配、控制和管理的力量,它具有扩张性、占有性和排他性的特征。由于人的因素,权力又具有两重性,即权力可以铸造辉煌,也可以养成平庸;权力可以产生高尚,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曾深刻指出 ,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为害最烈的是吏治腐败。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 ,腐败的主要特征是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因此 ,反腐败必须从治理权力主体入手 ,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一、完善权力的授予机制 ,把好用人关口是遏制权力腐败的关键。 (1)坚持公平、民主、竞争原则 ,完善干部的选任制度。首先要坚持公开原则 ,对干部的选拔和任用 ,民主推荐、署名考察、任前公示都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让群众在较大程度上参与 ,以增加对干部选拔使用的透明度。其次要坚持民主原则 ,对干部…  相似文献   

13.
孙泽  於先虎 《经济师》2004,(2):18-19
腐败分子令人深恶痛绝 ,严惩腐败分子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单一地采取严惩腐败者的措施并不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 ,还需有效激励对腐败负责经常性监督的监督者。文章从构建腐败监督问题博弈模型开始 ,通过纳什均衡分析和激励机制的分析 ,引出“激励悖论” ,并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对监督者努力的“激励相容约束” ,有效解决“激励悖论”。  相似文献   

14.
混合博弈在治理腐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腐败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绊脚石,尤其是钱权交易腐败严重损害了我党的威信和领导形象。从博弈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对实行钱权交易的腐败人员在进行策略选择时的纳什均衡解的分析,总结了腐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腐败成本的过低和不均衡的薪酬结构,进而提出了惩治腐败的主要措施:提高腐败成本,高薪养廉以及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5.
实践表明:实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和防腐保廉的有效措施,客观公正评议干部,可以为用人提供准确的依据,所以,经济责任审计也是治理腐败,加强干部监督的一个内容,是干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从源头上治理领导干部腐败现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实践表明:实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和防腐保廉的有效措施,客观公正评议干部,可以为用人提供准确的依据,所以,经济责任审计也是治理腐败,加强干部监督的一个内容,是干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从源头上治理领导干部腐败现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以法治官,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大对腐败的惩治力度,使反腐倡廉工作呈现出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良好态势。但从我国正处在腐败易发多发的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期的实际状况看,反腐倡廉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目前,以法治官,惩治腐败,既要对已经滋生蔓延的腐败现象坚决遏制,又必须着眼于改革,针对容易产生腐败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进行体制、机制和制度上的创新,一手抓罪犯惩治、一手抓源头治理,逐步把腐败现象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8.
腐败现象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探究腐败行为的心理成因,对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人性恶”的膨胀是腐败心理形成的基础:“双重人格”的形成,是腐败心理的主要特征;“消极从众心理”的驱使,是腐败心理的催生剂。  相似文献   

19.
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目前反腐败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改善政治体制、提高道德水平、完善干部选拔、教育和监督制度以及打击惩罚力度等非经济因素方面。本文试图对腐败活动中的经济因素进行分析 ,揭示腐败参与人的经济行为规律。本文的分析发现 ,与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 ,目前中国的腐败泛滥问题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制度存在更多的腐败供给源和对腐败更强的需求。本文的结论是 :给定中国非经济领域体制的现状 ,改革公有企业所有制和降低政府干预程度可以大幅度缩小腐败的活动范围 ,大大降低腐败的供给 ,有力地扼制腐败活动的内在冲动 ,是遏制腐败事半功倍的得力措施。如不能根除腐败赖以泛滥的经济根源 ,反腐败的非经济手段所需的巨大成本是无法承受的 ,也不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20.
也谈“腐败的经济学原理”尊敬的樊纲先生:您好!您在《经济导刊》第2期发表的《腐败的经济学原理》一文使我深受启发。您认为解决腐败现象的根本出路就是削弱"公权","把更多的事交给个人与市场去做"。这无疑是正确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公权"与腐败有某种必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