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老农 《经济月刊》2009,(3):124-125
笔者曾在沈阳生活了近二十年,在我曾听说过的有限的几位书法艺术家中,李宝权的名字算是耳熟能详的一位。而我只是一介布衣,李宝权一直身居要职,因此素无来往,更谈不上了解。去年11月的《诗潮》刊登了李宝权的书法作品,因同期也发表了我的几首小诗,所以在我去安徽老家采访时便将《诗潮》带给安徽的朋友看。朋友是位书法家,当他翻开《诗潮》一看到李宝权的书法作品便连连赞说“好字,好字”!回京后我便立即请《诗潮》主编帮助联系,专程回沈阳拜访了书法艺术家李宝权。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家茶座》2009年第4辑(总第42辑)的卷首语是李俊慧博士的一篇短文《为什么要学经济学?》。在论述学经济学不能赚钱,不能成为企业家,也不能经国济世后,李俊慧说:“我不知道别人的答案是什么,但我所见过的,我觉得最能反映我心声的一个回答,是英国著名的女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的话:我学经济学,是为了不会受经济学家的骗!”  相似文献   

3.
书读 《资本市场》2006,(10):110-111
<正>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  相似文献   

4.
乔:《未来的冲击》里有多少条预言说对了? 托夫勒:我总的主题是,改变会加深,并带来问题。这点肯定已经发生了。一些预言说对了,一些则没有。我们曾说要克隆动物,接着是人类,这点早在35年前就已经有人预言了。这本书里也预言会出现有线电视和录像,核心家庭减少,临时家庭增多,预言了垃圾食品和垃圾机构,总的来说很多都说对了。  相似文献   

5.
词汇是语言的主要和基本的单位,是语言体系中结构和意义的统一体。没有建筑材料就不能盖房子,同样,没有词汇就不能交际。英国语言学家George W.Wiikins在《原盐教学中的语言学》(1972)一书中指出:“如果没有语音和语法,还可以传达一点点信息,但是如果没有词汇,那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可见,在语言的三大要素即语音、语法利词汇中,词汇在语言运用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有关“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的一个哲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的一个哲理于光远不久前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为无为》的“超短文”①。写这一短文时,在我的心目中就有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问题。现在我想,何不就把这篇超短文拿出来与读者见面,并对这篇超短文的思想略作一些发挥呢?这篇超短...  相似文献   

7.
《时代经贸》2005,(10):82-94
您好.我是《财经》杂志的记者.中欧压港问题已经解决了,我想就中美压港问题提问休斯女士:中美的纺织品贸易有没有存在压港的情况,具体怎么样?再有一个问题想问曹会长.您说中美纺织品贸易存在统计数据的差距.这个差距对压港也会产生影响,我想问一下现在这方面的情况怎样?  相似文献   

8.
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也好,节能降耗也好,说到底都是为了保护地球的环境。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的构想,对中国未来发展模式又做了一次界定,生态被提到从未有过的高度。我们曾熟悉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但生态文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理念。本人供职于英国剑桥环境SWG集团,回顾英国的环境治理进程,我认为伦敦成功地治理污染问题的经验,将对中国大城市如何治理环境污染不乏启迪。  相似文献   

9.
日本科技体制改革中的一点议论林仲海编者按:在日本行政体制改革中,如何对科技体制进行改革?日本《朝日新闻》曾发表了一篇社论,题为“需要国立的研究机构吗?”,从中也可以认为是反映当前日本社会上对科技体制改革的一种认识和看法。现将该社论全文译出,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4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因为《环境经济》杂志在跨入2014年这一刻,已经10岁了! 2004年也是特别的一年,只因《环境经济》杂志面世了。虽然我只陪伴着杂志走了2年,或者说杂志陪我走过了实习与毕业。没有“很深很深”的感情,但是也有“很深”的感情,每天的工作都是围绕着它,有时客户收不到杂志,杂志也没有退回。我在想,杂志去哪了呢?或许有人会觉得我言过其实。但是对我来说就是这样,我会因为订户收不到杂志退回而懊恼,会因为杂志客户既没有收到、而我也没有收到退回而郁闷,因为我在想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我尝试过更换邮寄时候的地址签,我也试过包装的时候每一个签字都要贴一个胶带,甚至听说,不干胶要热一点才有粘性、用之前放到电脑的上面等。  相似文献   

11.
胡秦葆 《开放时代》2001,(6):112-115
文学必须表现爱情 爱情是美好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既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又是一个聪明、睿智而富有创造力的民族,有着较为原始和旺盛的文学艺术创造能力。他们从“杭育──杭育”式创造活动开始,即开始讴歌爱情、赞美爱情。爱情在他们心目中,是圣洁而美好的,也是值得吟咏和歌唱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据有关研究者统计,《诗经》三百零五篇作品中有一百多篇是描写和表现爱情的。孔子曾经高度概括地说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这样的大思想家…  相似文献   

12.
《新经济》2008,(7)
英国《金融时报》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尽管许多欧洲人还没有感觉到金融危机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但人们普遍抱有事态将会越来越糟的悲观情绪。  相似文献   

13.
上周自南昌出差去上海,途中空闲便拿出夏业良先生的《经济学能做什么》翻阅。邻铺一女子,年龄大约二十七八,气质较好,但形容有些憔悴,正在读《环球时报》一篇关于台海局势的文章。途中,互换阅读物,开始交谈,话题便是台海局势。是战?是和?是统?是独?我用经济学的眼光进行了一些分析,女子感到我的分析方法另辟蹊径,我的结论新颖独到,于是说:“想不到经济学如此有趣!不知是否可以解释情感方面的问题?”旅途劳顿,单调困乏,我一听有情感故事大餐共享,岂不美哉!连忙说:“应该可以,但结论是否正确还要你自己去评判。”  相似文献   

14.
在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著作60年后,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们对原著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取名《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一版),该书由Geoffrey Harcourt和Peter Rich主编,英国Routledge公司于1997年出版。英国肯特大学凯恩斯学院经济系教授A.P.Thirlwall曾模仿凯恩斯的口吻为此撰写了一篇雅俗共赏的书评。现刊出此文中文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真没想到,我发表在《生态经济》杂志2002年第5期上的一篇短文《谈谈生态旅游》会引起北京、辽宁、四川等地的特别关注。我的一篇短文虽然不足挂齿,但却从侧面反映出新版《生态经济》杂志,自2001年改版后,已引起全国许多地方媒体、机构和读者的关注。说真的,我跟许多媒体、读者一样,也是十分喜爱《生态经济》的。《生态经济》杂志的七大栏目:《绿界名流》、《热点透视》、《开发西部》、《前沿论坛》、《绿色经济》、《天地文化》、《信息平台》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各有品位。这七大栏目既分工又合作,共同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这个办…  相似文献   

16.
我曾经无数次的观摩过高档住宅的样板间,也曾见过很精美的装饰装修,但都没有像国展这样令我震惊,陶醉,我不得不承认我被她的创意深深地打动了,从未想到有人会赋予房子这么丰富的内涵和呼之欲出的灵气.感受着国展为购房者营造的那份浓浓的氛围,将人性的至真至醇纺成一缕不断的线儿,缠住岁月中所有的美的记忆。使我不得不拿起笔来写点什么. 国展家园的优势? 21世纪的房地产经典由国晨书写?设计者的精品情结?不靠广告却风景这边独好?……一时间好多话题在眼前晃动,但最终还是决定写写房地产业的一个重要环节──人性化,我想这…  相似文献   

17.
开会呢吧?说话不方便吧?那我说你听……电影《手机》里的这段笑料,如今已在生活中经常上演。手机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给了找们越来越多的“苦恼”,其实早在《手机》这部电影没有播出的时候,里面逃避接电话的种种小把戏,就是很多手机一族的公开秘密。  相似文献   

18.
背古文侧记     
在好说歹说、软硬兼施之下,儿子答应,背五十篇《古文观止》里的文章,一星期一篇。背完二十五篇时,我要他写篇文章,六百字长短的《中场休息记》,稍作回顾。现在,他背完四十篇,因故暂时划下顿号。我要他再写一篇短文,描述这一路走来的感受。  相似文献   

19.
语际转换是翻译活动的显著特征,其过程就是将一种语言符号所表达的信息准确无误地用另一种语言符号表达出来。诗歌翻译则不仅要求译诗准确无误,而且要求原诗语言符号的深层次意义在译诗中得到巧妙的艺术性再现。本文结合许渊冲先生的《葬花辞》英译,从音韵、形式及思想意境两方面探讨“翻译是语言符号的艺术性再现”。  相似文献   

20.
1979年9月18日下午,我曾给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杂志编辑部负责人张卓元同志去电话,向他询问并试图请他证实我听到的一个传闻是否真实和准确。我说:“我听说胡乔木同志已在某场合作了自我批评,说‘自己对苏、冯文章看得太严重了,不应当采取行政办法,而且没有事前征求苏、冯二人的意见,对此表示抱歉。’还听说他给你们编辑部打电话和书面指示说:‘你们登的一篇与苏、冯商榷的文章是受了我的影响,可再找人写文章设法补救一下,否则今后难以进行认真的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