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金融电脑》2006,(1):84-84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5年12月5日提供的最新统计资料表明,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外资银行在华的机构、地域、业务范围以及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2005年10月末,已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173家银行在华23个城市开设了238家代表处,比入世前增加了24家;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外国银行在华23个城市设立了238家营业性机构,比入世前增加了43家,其中,外国银行分行共181家,法人机构14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外资银行很重视中国市场对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等业务的需求。相对于收购,自身增长正成为外资银行在华发展业务的主流选择。  相似文献   

3.
4.
5.
《中国外汇》2008,(8):21-22
次贷危机教会了人们一个道理,我们的金融业就和电脑的防毒软件一样,电脑一边制造病毒一边防范病毒,金融业一边制造风险,一边管理风险, 我们把金融业从原来的乡村小店,变成了现代的落地超市和网上超市,这就是现在金融业的方向。它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但是它的方向是政变不了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外汇管理》2008,(8):21-21
次贷危机教会了人们一个道理,我们的金融业就和电脑的防毒软件一样,电脑一边制造病毒一边防范病毒,金融业一边制造风险,一边管理风险, 我们把金融业从原来的乡村小店,变成了现代的落地超市和网上超市,这就是现在金融业的方向。它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但是它的方向是政变不了的。  相似文献   

7.
杨丽平 《金融博览》2012,(13):49-50
中国引进外资银行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在这不平凡的三十年中.在华外资银行经历了对中国本土市场逐渐熟悉的探索与磨合.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与考验.实现了持续稳健发展,成功融入本土经济.也有效促进了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引进外资银行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在这不平凡的三十年中,在华外资银行经历了对中国本土市场逐渐熟悉的探索与磨合,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与考验,实现了持续稳健发展,成功融入本土经济,也有效促进了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7年,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业绩持续提升.本土化趋势日见清晰。它们一方面加速在中国的网点布周.全面拓展国内市场;另一方面扩大对国内银行的股权投资.涉足非银行金融领域。本文详细介绍了2007年度外资银行的经营动态.并展望其2008年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0.
李诗洋 《国际融资》2005,(12):60-61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外资银行在中国得到了飞速发展。迄今为止,外资银行已经在中国设立了244家代表处,214家业务分支机构或分行,其资产总值已达到760亿美元。根据协定,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两年开放银行批发业务,5年开放所有零售业务。那么,正在拓展中国市场的外国银行现状如何,针对面临的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他们将采取什么样的战略选择?普华永道的报告对此做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孙玉辉 《银行家》2004,(9):50-50
国外银行机构业务开展与其国情密切相关,金融业发达国家的存贷款利率是市场化的,一般参照伦敦同业拆借利率浮动定价,存贷利差通常低于1%。由于贷款业务的高风险,加上银行监管当局对信贷业务的严格监管(防止发生金融风险),国外银行通常在拓展中间业务收入方面设法提高其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大力发展结算和代理业务,以获取结算代理费。在美国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公司、机构、个人客户)通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这些金融创新又以中间业务创新为主体。目前,中间业务创新使国外商业银行成为包罗万象的“金融超市”,各种中间业务品种达2万多种。  相似文献   

13.
零售业务已成为银行业的主要盈利来源,是中资、外资银行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信用卡、网上银行、私人银行、理财等零售银行业务领域,外资银行在产品创新、产品营销等方面占据优势,中资银行则拥有网点、地缘上的优势,而且中资银行的模仿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4.
外资银行进入影响中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我国银行业具有代表性的14家银行1996-2007年的面板数据,就外资银行进入对中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外资银行入股对中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还不明显;外资银行的资产份额对我国银行的绩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外资银行会在我国大规模扩展中间业务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兴起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而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既未产生对中间业务的大量需求,又缺乏中间业务的大规模供给,不具有大规模扩展中间业务的可能性。我国制度排的制约和庞大的核心存款来源也使进入国内的外资银行缺乏大规模扩展中间业务的激励。因此,外资银行不可在我国大力扩展中间业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面对监管升级、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信用风险加剧等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银行同业业务以息差收入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挑战。下一步,需要立足服务实体经济,借鉴先进银行的发展经验,将经营同业客户金融需求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强化投研、交易、营销、风控能力建设,充分利用金融科技优势,推动金融市场和同业业务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18.
透过国际保理业务看中外资银行的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保理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融资结算方式,以其独特的应用优势顺应了当今贸易发展的趋势。中资银行应正视差距,提高竞争力,大力发展国际保理业务,在满足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开辟一项赢利能力较强的中间业务。  相似文献   

19.
景影 《银行家》2002,(12):110-112
爱立信事件 将来人们谈起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的时候,"爱立信事件"是不能被忽略的.南京爱立信是目前南京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南京"爱立信事件"中的主角是其下属两个企业之一的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这家公司被交通银行南京分行称为"为数不多的优质客户之一".在外经贸部公布的2000年-2001年度中国外资企业500强中,按企业的销售收入排名,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名列第八.  相似文献   

20.
史俊林 《新金融》2001,(6):19-21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发展逐步深化,中间业务随之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各家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发展非常重视,该项业务从量上、质上都有圈在的发展,目前已开办的各项中间业务品种已达260多个,但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银行发燕尾服中间业务的要求,与西方商业银行发达的中间业务相比,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