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立足我国农产品“卖难”问题现状,通过对我国农产品卖难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农产品“卖难”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三项政策、一项改革”面前,有些同志按“苹果先挑好的吃”的道理,将卖企业、卖资产、卖职工(工龄、身份)作为减员脱困的唯一灵丹妙药,于是“卖、快卖、快卖光”,直到“孙悟空卖掉金箍棒”才想起还要“西天取经”便为时晚矣。可多数同志却并非一卖了之,而是按企业各自实际,科学地立足求生存图发展大计,用“卖”盘活资财,优化资源配置,卖掉包袱,“卖”出亮点,“卖”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国鲜活农产品卖难问题突出,相继出现了西瓜、芹菜、胡萝卜、香蕉卖难等农产品滞销现象,农民损失巨大。出现鲜活农产品卖难有多方面的原因,从微观上看,许多农民都是“看去年市场,种今年庄稼”,往往导致供大于求。从宏观上看,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导致鲜活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无法实现全国大流通,出现了严重的区域性卖难问题。  相似文献   

4.
种田能手﹃卖﹄技术在农村,农民卖粮食棉花、卖家禽家畜、卖水果蔬菜不足为奇,可农民“卖”技术真让人耳目一新。江苏铜山县“卖”技术的农民越来越多,除了活跃在本乡、本县外,已有数百人跨县跨省输出农业生产技术,其范围扩大到5省20多个县(市),人均年收入万元...  相似文献   

5.
小幽默     
周而复始 老王在树下休息,老李走过来对他说:“嗨,为什么不去上山砍柴?”老王说:“砍柴干什么?”老李说:“好卖钱啊。卖了钱就可以买驴,再沿家挨户卖柴。挣了钱就再买卡车,然后买木厂卖木器,再买更多的卡车,  相似文献   

6.
这几年随着农业的不断升温,农产品总量也大幅度增加,不时出现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据中央级报刊报道,海南省今年种植15o万亩瓜菜出现“卖难”,有一半烂在地里。如何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开始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此笔者根据桂林地区近几年的实际,谈些粗浅的看法。一、造成农产品“卖难”的原因分析当前一些农产品出现“卖难”,笔者认为主要还不是绝对量大而过剩(本文不探讨粮食流通问题),主要原因有:一是销售市场小,局部出现过剩,造成“卖难”。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耕地资源也有限,农产品不可能无限量地生产出来。因此…  相似文献   

7.
《农民科技培训》2007,(7):41-41,42
茶园变成了休闲旅游区,农家姑娘卖了茶叶再卖风景.小村山水开始在茶香中展现着她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瓜农长途跋涉进城卖瓜已经很辛苦,却还因不知道“卖瓜禁令”而被处罚;而“卖瓜禁令”也并非某个人因自己的喜好乱拍脑袋,初衷无非是有关部门为了管理好城市的大环境。这样一来,夏天农民怎么卖瓜、市民怎么吃瓜仿佛就成了一个扯不清的难题。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解决“卖瓜难”吗?郑州和合肥的做法是先疏后堵,管理有序,值得南京等其他城市借鉴。  相似文献   

9.
声音     
在新粮收购期间,各级粮食部门将全力以赴,深入收购一线,开展监督检查,维护收购秩序,确保国家的粮食收储政策得到全面落实。目前,夏粮主产区的粮食部门都已经制定了便利各类售粮主体卖粮的收储预案,优化收购服务,改进服务措施,努力避免出现农民扎堆卖粮、排长队卖粮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浙江开化县音坑乡有位叶大妈.和老伴一起利用荒山和田边地角种了四五亩萝卜。由于萝卜同一时间集中上市,总卖不了好价钱。叶大蚂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把萝卜腌制成萝卜条拿去卖,没想到很是好销。卖一亩地的腌萝卜比鲜萝卜多赚3000多元。  相似文献   

11.
《农家之友》2010,(1):26-27
乡村里随处可见的泥巴能卖钱,而且价格不菲,巴掌大的那么一块能卖上几十块钱,这也许是谁都不会相信的事情。然而,就是这个魏小雨,她做到了。三年下来,她靠卖泥巴净赚了60万元。  相似文献   

12.
朱正国 《农家之友》2005,(10S):57-57
一是化整为零 马某从南方运回500捆优质甘蔗,到市场去卖,每捆20根,每根长1.7m。起初,他定价每捆10元,1捆起卖,整整一上午,也没卖出一捆。后来他将大捆全部改成了小捆,每捆标价3元,有人给2.8元也卖,不到半小时,就卖出了30小捆。  相似文献   

13.
《农家之友》2005,(10X):28-28
2004年6月,罗浩揣着亲月好友为自己凑齐的5000元,在大石西路旁的一条小巷开起了一家“人情味冷锅串串”店。选择开“冷锅串串”店,罗浩的理由很简单成都卖热串串的很多。但卖冷串串的却很少,加上当时的天气很热,他认为,卖冷串串肯定有前途。  相似文献   

14.
47岁下岗另寻生机1996年谌雪花所在的煤炭公司效益明显滑坡,她下了岗。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一年,谌雪花的丈夫也下岗了。夫妻俩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到300元钱,谌雪花一家的生活顿时陷入了困境。谌雪花听说卖豆芽菜很赚钱,就买了药水,在家里发绿豆芽,然后让丈夫拿到菜市场去卖。到了冬天,绿豆芽不能做了,谌雪花就开始做甜酒糍粑,挑到街上卖。后来,她听说副食品公司要请人剥花生壳,剥0.5公斤花生能赚一毛钱,就上门揽下了这笔生意。这之后,谌雪花白天卖甜酒糍粑,晚上就要求一家人剥花生。能做的都做了,能省的都省了,可谌雪花…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产品的价值 同样的一个产品,可以卖低价,可以卖中高价,也可以买高价,如何以小博大?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由于粮食市场疲软,价格低迷,滞销难卖,产销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场职工种地的积极性,阻碍了农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解决农场及种植户卖粮难问题,成为粮食部门工作的一个核心问题。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场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对解决卖粮难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改革粮食销售体制和机制为了解决卖粮难的问题,宝泉岭农场于1998年果断地将粮食部门推向了市场,让他们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该场粮食管理经营体制实行粮食科、粮油公司合二为一的体制,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两种职能。粮食科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对全场粮食…  相似文献   

17.
葶城市创办“粮食银行”的启示1988年以来河北省藁城市粮食系统针对当地粮农卖粮难、储粮难的现实,大胆改革粮食储管与经营体制,相继创办了3个可自由存、取、卖、兑粮食的“粮食银行”。不仅缓解了粮农卖粮难、储粮难的矛盾,还促进和深化了粮食系统的经营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江苏农村经济》2014,(9):27-27
销售的境界:1.顾客要的不是便宜,要的是感觉占了便宜;2.不要与顾客争论价格,要与顾客讨论价值;3.没有不对的客户,只有不够好的服务;4.卖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卖;5.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最合适的产品;6.没有卖不出的货,只有卖不出货的人;7.成功不是因为快,而是因为有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农家之友》2006,(9S):50-51
面对丰收的水果,却卖不出价格,当天卖不完的蔬菜、肉隔日只能低价处理,一车车的果蔬贩卖远地因保鲜不好而损失,同时一些有生意头脑的投资者却大量收购果蔬保鲜储存反季节卖,年利润高达几十万、上百万。这一切都因为有了益源生物工程开发公司开发的普斯利通生物活性保鲜剂。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办事处的果品批发市场有一对卖香蕉的夫妇,他们的香蕉个大色黄,卖得火的时候.每天能卖出几十吨,成了远近闻名的“香蕉大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