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制造"凭借自己的低成本优势风靡全球,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中国制造"几何级速度的蔓延,"中国制造"面临着多重困境.中国企业要摆脱困局,在国际化道路上重新确立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必须走向"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2.
在五六年前,就有人提出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问题。当时有专家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有专家说不对,中国充其量只是“世界车间”或者说是“世界作坊”。从那时起,大家就认识到我国产品制造的量很大,但创新不足。我们长期依赖的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等,这些离创造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3.
4.
21世纪的世界经济是创造力经济,具有创造精神的企业,才最有可能成为国际市场上的赢家.我国制造业唯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推进向中国创造过度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的崛起,一方面增强了国人的自信,但在近几年,也确实在国际上遇到了一些麻烦和问题.中国制造业至今还是以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其产品主要还是处在全球工业链的低附加值部分,技术水平和利润率还是偏低,所谓中高类的技术产品,只占全部出口的40%还不到.在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中就更低了,只有25%左右.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企业界最喧嚣的事情莫过于达能与宗庆后之争了.随着达能的起诉和宗庆后的辞职,"达宗"之争逐渐进入白热化的状态.且不论"达、宗"的谁是谁非,就"达宗"之争的焦点"娃哈哈"和"达宗"之争的起因,无疑给中国的企业上了一堂品牌大课.也提醒中国企业重新审视企业的品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中国制造”最终是要面向世界,“中国制造”为全球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Made in China充斥着世界各国街头的时候,中国的商品却并没有获得对方的尊敬,在西方企业强烈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冲击波的时候,“中国品牌”也没有获得与之匹配的竞争力。从“中国制造”的繁荣到“中国品牌”之富强,我们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9.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世界各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然而,在繁荣背后,存在着技术含量低、缺乏自有品牌、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等诸多问题,"中国制造"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是中国企业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了"中国制造"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对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提出了一些浅显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是世界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生产能力的基础,我国是继美国、日本、德国之后又一个制造大国。但是“制造大国,大而不强”。世界对制造强国的标志认定已有共识,主要包括:具备强大的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拥有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产品和国际领先的重要制造技术;拥有国际竞争力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的对外战略与举措,既可能创造有利的国际机遇,也可能创造不利的国际挑战。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世界银行曾声称,中国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少数几个获益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过去之所以成为赢家,关键在于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重大机遇,中国要赢得未来,还需要学会创造机遇。1.成功源于把握机遇过去30年,中国把握住了两大机遇:一是东亚地区劳动密集型出口导 相似文献
12.
13.
14.
衢州市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借力发展、特色竞争"三大战略,工业经济在"十一五"期间连续跨上新台阶,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并逐步由价值链低端走向高端,由衢州制造走向衢州创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06年实现427.21亿元,2007年实现570.93亿元,2008年实现743.3亿元,2009年实现832... 相似文献
16.
17.
18.
在中国的钟表工业中,有一支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矢志创立中国表世界级品牌的中国团队,而“海鸥”就是这个团队力量的中坚和领军,中国芯的顶级技术海鸥表,天津海鸥表业集团制造,至今55年历史,曾创造了中国制表技术的多项“第一”.但现在说起海鸥表,这支令“中国制造”骄傲的国产品牌,由于宣传声音不够、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在国内还不如在国际上知名.在每年国际钟表业的“奥运会”——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博览会上,来自中国的海鸥每每都会带来令世界顶级制表商惊讶、艳羡和恐惧的新品、新一艺.因此,海鸡的展位前,经常会有不同寻常的同行前来光顾、观赏,当看到海鸥的“陀飞轮、二问表、万年历”这样顶级的新品,尽管是竞争刘手,也有同行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表不钦佩和赞赏. 相似文献
19.
近现代乃至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技术创新成就一直相对落后。尽管中国已成了世界上的第三大贸易国和第四大经济体,但是到2005年为止我国的科技发明仍然仅为美国和日本的1/30,近些年甚至仅为韩国的1/40。中国的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当中仅位列第28位。本文拟回顾2006年党和国家所发起的“构建创新型国家”的自主创新浪潮,把握其日夜兼程方兴未艾的喜人态势,正视和反思有待改进的问题,并提出若干经济学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