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晓蕾 《大经贸》2011,(11):30-37
广东高新区正在上演另一场狂欢。在肇庆大旺、东莞松山湖相继晋级国家级高新区之后,江门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的授牌仪式也在2011年年底举行,广东这个"国字号"高新区大省依然占据该领域近九分之一的席位。  相似文献   

2.
张欣乐  吴友军 《中国市场》2010,(23):135-137
国家高新区在我国自主创新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目前,高新区的发展已经进入"二次创业"的阶段,国家高新区发展的主要载体——高新区的创新环境建设对于高新区"二次创业"阶段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如何选择高新区"二次创业"阶段的区域创新环境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高新区"二次创业"阶段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区域创新环境的选择内容。  相似文献   

3.
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佛山高新区依托粤港澳金融资本与人才资源及珠三角地区轻工制造业聚集的优势,正在逐步完善孵化器生态体系。文章试从孵化空间、融资和研究机构的角度,结合"政府主导,政策引导"的高新区发展大背景,归纳佛山高新区的竞争优势,发现其发展现状中所存在的短板,并以此为基点,提出解决设想和方案。  相似文献   

4.
张颖  陈波 《现代商业》2012,(12):184-185
在构建国家高新区竞争力"四力"模型的基础上,从基础支撑力、自主创新力、社会贡献力和国际竞争力四个方面系统地分析国家高新区竞争力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高新区竞争力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5.
国际服务外包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企业想实现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模式的有效途径之一。广东国际服务外包近年来快速发展,促使国际服务外包出现集群化现象。运用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广东金融高新区国际服务外包集群化的因素,结果显示:广东金融高新区的投资规模、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水平是影响广东金融高新区国际服务外包集群化的主要因素,与园区国际服务外包集群化呈正相关线性关系。最后结合实际情况从政府、广东金融高新区和园区内的集群企业三个角度提出升级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新区跃进     
刘灵君 《大经贸》2011,(12):30-39
高新区背后的问题,值得思索。 一方面,这是广东经济发展30年后,面临转型升级,另辟阵地的经济发展内在需要,但在另一个方面也不得不看到,在全国已基本完成旧城改造之后,包括高新区,开发区等城市发展新区等,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政绩利益链,官场生态链的载体.  相似文献   

7.
1988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探索进一步提高高新区的生产效率的途径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这一背景,文章以全国88个高新区为研究对象,按照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划分,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角度对各经济地带的高新区的效率进行评价,并从"径量差额"的角度分析"相对无效率"高新区效率改进的方法,试图对我国高新区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美国硅谷在产生发展背景、智力资源与创新效率、投融资体制、管理模式、服务体系、创新文化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竞争优势与经验.硅谷的成功主要在于密集的大学与高技术人才、健全的风险投资与服务体系、强大的中小企业衍生能力、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等.广东高新区的差距在于,创新资源短缺、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管理模式不完善、孵化功能与社会科技服务体系不发达、创新文化氛围不浓等,广东高新区应采取对策,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9.
2009年12月8日,国务院批复支持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湖高新区成为继北京中关村之后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工商分局作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重要职能部门,理当站在示范区建设的最前沿。  相似文献   

10.
“十五”期间,国家高新区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持续创新和改革,全面提高国家高新区的整体发展质量和辐射带动能力;强化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大批科技创业人才进区创业;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提升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建立和完善创业孵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