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促进下,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规模的迅猛扩张,由此导致了房地产行业突飞猛进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房产价格快速上涨,有的地区部分房产价格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购买的能力。房地产炒作、购房狂潮、信贷燃烧和房地产泡沫等热门评论的出现,是近期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的重要体现,因此本文将从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力求找到合理的应对措施控制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投资成败的关键在于决策是否正确.正确的决策必须以对房地产投资价格的客观评价和市场价格走势的正确判断为依据。现状分析是房地产投资决策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以房地产的内在价值为依据.着重于对影响房地产价格及其走势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以此决定投资什么及何时投资。台湾地区房地产业具有庞大的产业关联体系,且受诸如经济面、政治面、政策面、社会面及房地产市场本身供求因素及房地产市场景气因素的综合影响,台湾房地产市场呈现景气循环现象。近25年来,台湾房市景气经历三次较大且完整的循环波动(如图1).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我国房地产按揭市场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上.对房地产按揭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尹中立 《银行家》2011,(2):96-98
在房地产市场发展方面,中国与日本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之一:防止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房地产,不能忽视公共住房建设日本存二战后的30年中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1955~1973年,日本GDP年均增长率达10%;石油危机过后,日本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直到1991年的"泡沫经济"破灭,GDP年均增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关系国计民生的房地产市场呈现银行信贷资金大量注入,投资规模逐步增大,持续保持较快发展的态势,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建设的一大动力。为准确把握房地产信贷市场的投向,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优化信贷结构。现就房地产市场现状及信贷支持谈谈笔者之浅见:  相似文献   

6.
唐明 《涉外税务》2007,(7):49-53
本文认为,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环境与日本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面临的环境有颇多相似之处,因而日本房地产税制改革的经验对我国有很好的启示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房地产税收政策先后进行了7次较大的改革和调整,文章对此进行了较详细的梳理,并评价了其政策效应,以期为我国充分运用财税政策,加大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力度,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一、七台河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一是房地产供应量激增。2001年至2004年七台河市的房地产建设较为平稳,每年施工面积在50万平方米左右,房地产投资4亿元左右。2005年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房屋施工面积与房地产投资同步激增,当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建筑面积92.59万平方米,总投资额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期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房地产价格反弹所引起的调整及其影响令人担忧.本文分析了近期中国房地产价格走势,并将中国的房地产发展趋势与过去日本房地产价格飙升期进行对比,对今后房地产市场调整趋势进行了探讨分析.最后,作者对我国合理控制房地产市场过热、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前九江市房地产市场呈现下调趋势,市场销售低迷,价格持续走低,预计下一阶段房地产市场目前这种状态仍将延续。针对此情况,建议国家政策应该因势利导,促进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消除房地产市场泡沫,让更多的人买得起房,以促进房地产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房地产信贷市场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个月 ,一些城市房地产开始升温 ,甚至出现了“过热”现象 ,这不禁使人们想起90年代初的“全国房地产热” ,当时房地产板块一度成为沪深股市的风向标 ,银行信贷资金则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涌入房地产业 ,追逐高额利润。房地产泡沫给国民经济尤其是金融业与房地产业留下了严重的后果 ,银行形成大量不良资产 ,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骤增。面对新一轮房地产投资升温 ,我们需要判断 :当前房地产市场是否过热 ?供需状况和结构如何 ?资金来源和构成怎样 ?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如何防范新的房地产信贷风险 ?编辑部愿同广大作者和读者共同关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房地产洗钱的特点和原因入手,深入分析房地产洗钱的方式,进而提出预防和打击房地产洗钱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非均衡市场下建立房地产寡头产量竞争动态博弈模型,并分别用理论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演化加以分析。研究表明,在区域市场非均衡条件下,房地产寡头可以通过重复博弈达成产量竞争均衡;在房地产开发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特定阶段和稳定的税赋政策下,市场供需的非均衡状态和地价房价比决定区域房地产寡头产量博弈的均衡解、均衡稳定性和均衡演化路径,从而决定房地产供给市场的类型。政府宜采取地价房价比控制、市场供需结构调节和税收调整同步的方式调控房地产市场,政策效果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事关国计民生,有效监管和调控房地产市场影响经济发展全局,更是牵涉到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一个重大民生问题,全社会都在密切关注。近年来,廊坊市房地产市场运行管理工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有效确保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运行,对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城市面貌改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房地产业存在投资规模过大、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其原因是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失衡和房地产业自身结构的失衡。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货币和财政政策的作用,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优化房地产市场供求结构,达到平抑房价、抑制投机、满足居民真实住房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汪国清 《新金融》2008,(9):56-58
房地产开发贷款封闭运行监管是银行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自身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客观要求。前几年,房地产企业利用有利的市场优势和银行竞争加剧的时机,弱化甚至逃避了商业银行对开发项目资金的封闭监管。实际上,从行业长远发展而言,自觉接受和有效推进房地产开发贷款封闭运行监管,将封闭运行管理措施细化落实到贷款“三查”工作中去,正是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更是我国房地产行业稳健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6.
运用标准差法、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法和动态因子Copula模型法等,对2015—2021年中国银行业和房地产业市场各14家主要公司股票收益率进行分析,比较两市场总体风险、系统性风险、异质性风险和市场联合违约概率,并对风险传导方向和效率进行量化检验。结果显示:两市场风险走势基本一致,房地产市场波动比银行市场更剧烈、频繁,房地产业平均系统性风险和平均异质性风险均高于银行业;两市场联合违约概率与风险走势密切相关,系统性风险和异质性风险共同作用提升了市场联合违约概率;风险在两市场间存在交叉传导、反复传导、长期传导的特征,银行业对市场稳定的影响比房地产业更大。因此认为针对银行业市场,须重点关注其可能向其他市场传导的系统性风险,从源头上提高金融系统稳定程度;针对房地产市场,既要从宏观角度把握金融市场风险,也要从微观角度警惕异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   总被引:106,自引:8,他引:106  
审计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能像普通服务行业那样依靠价格竞争来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过度竞争会损害事务所的独立性 ,进而影响到审计质量。本文分析了我国审计市场的审计费用水平 ,并分析了判断市场竞争程度的三个重要指标 :市场集中度、行业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平均利润率。不同的证据都表明我国审计市场上存在激烈的竞争。本文认为审计行业自身的激烈竞争是造成我国事务所独立性不高 ,违规操作频频出现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房地产泡沫是价格远离基础价值的一种"异象",而且也知道其中的危害性,但是公众和政府始终都无法摆脱这种"异象"的困扰。因为在现实中就连房地产泡沫是否存在的基本判断都要受到有限理性的约束,公众和政府不仅有可能找不到真正的基础价值,而且价格究竟要偏离基础价值多远才能够叫做泡沫也没有形成共识,关于政府消除泡沫的必要性和方法等方面的许多分歧由此产生。结果,公众总是不自觉地陷入房地产泡沫之中,而政府试图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也总是不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基金市场中的现状偏好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表明,现状偏好作为人们的一种行为选择,是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在西方国家的基金市场等资本投资领域,现状偏好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本文以中国基金市场过去现金流入的增长对当前现金流入的增长的影响来衡量现状偏好,并选择2001至200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现状偏好系数不显著,这说明中国基金市场不存在现状偏好现象。我们进一步的讨论发现,现状偏好现象的不存在并不是由于中国基金市场具有效率造成的,相反,市场投机氛围浓厚是基金市场现状偏好不存在的重要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20.
截至目前,共有355家企业成功在创业板上市,创业板市场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打造了一个良好平台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以"三高"现象最为严重。本文通过对创业板市场IPO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和建议,以促进创业板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