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实地旅游市场调查获取数据,以地理集中度指数,以及游客感知评价法,对湘西州旅游市场空间结构、游客行为特征与感知评价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时间段的旅游目的地旅游市场空间结构及游客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本文运用SPSS19.0等统计软件对文中数据进行处理。从结果来看,来湘西州旅游的游客其客源地主要集中在湖南省内和周边省区,旅游市场空间结构呈现出单一的旅游目的地市场空间结构特征,表现出较强的距离衰减规律;在游客行为特征方面,湘西州旅游市场符合发展初期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游客行为特征,呈现出以观光旅游为主的低消费旅游发展模式;湘西州游客综合感知评价较高,同时伴随着交通满意度较低的局面;游客行为与游客感知评价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湘西州的旅游市场空间结构。文章提出湘西州旅游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营销,提高服务质量,更好满足游客需要。  相似文献   

2.
游客行为分析一直是旅游界的热点话题。以长株潭地区为例,通过对游客随机抽样调查和大量问卷取证,获得游客的基本特性、旅游动机及偏好、出游方式、消费、旅游体验等游客行为,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游客以省内为主,而且游客市场处于低层次水平,游客对餐饮、住宿、旅行社服务、购物等满意程度不高。研究结果对长株潭地区旅游产品开发、规划旅游设施、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和旅游服务质量标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自助旅游是国内新兴的一种休闲旅游方式,它能较大程度地满足游客对个性化的体验需求。以阳朔国内休闲自助旅游游客行为为例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大量的文案调研和问卷调研,重点分析了阳朔国内休闲自助旅游游客的差异行为、消费决策行为和消费需求行为特征,并归结了开拓国内休闲自助旅游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环境感知法,从自然、经济、社会、旅游四个方面对柿林古村的男女性的感知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男女性在自然环境感知上没有明显差异;2.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正面感知经济生活环境的改善;3.男女性在社会环境的感知上并无明显差异;4.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正面感知游客行为和旅游开发。男女第三性征差异及由此带来的参与程度的不一致影响了男女在经济和旅游环境的感知.但从总体上而言,旅游对古村落目前的影响不大,村民对旅游开发仍旧持支持态度.最后,针对不同的性别人群提出了今后引导的相关建议.旅游规模扩大带来的家庭收入结构变化对古村落社会结构、家庭结构的影响将是后续研究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逐渐呈现散客化和休闲化,而游客对旅游公共服务的认可将是未来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本文以新疆为例,通过IPA分析的手段,从游客的角度对新疆旅游公共服务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旅游公共服务期望和满意之间差异显著。在此基础上,将28个子服务项目定位于IPA的四个象限中,真实地反映出新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不足,提出了保持完善优势、重点改进不足、深度挖掘潜力和继续维持发展对策建议,以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游客忠诚度,增加新疆旅游公共服务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江苗寨游客进行调查发现,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水平以及学历的游客在低碳旅游认知行为、低碳旅游直接行为、低碳旅游隐性行为和低碳旅游补偿行为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针对该特征提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漂流作为一项介于生态和探险之间的专项体验式旅游项目,近年来受到国内旅游市场欢迎。然而如何做好游客旅游体验管理,提高游客漂流满意度,需要对游客漂流体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长沙沩山漂流的游客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回收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设施与过程感受因子"、"配套服务因子"、"旅游价格因子"和"旅游者内在特征因子"4个漂流体验的主要影响因子,并分析了游客个体因素与这4个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合理开发和评价漂流项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用生态能值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对山东省旅游系统生态能值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旅游能值转化率较高,旅游经济处于财富正向流入状态;山东旅游整体环境负载率相对较低,处于较好水平;山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数处于中间档次,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为进一步提升山东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应加大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化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的环保意识,加强山东省区域特色旅游品牌建设,深度开发休闲旅游项目并实施精准营销。  相似文献   

9.
潜在游客对目的地旅游形象的感知是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的开始。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以熟悉度做为前因变量,认知形象与情感形象为中介变量的旅游形象感知行为模型,并以重庆市民对上海旅游形象感知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所构建的旅游形象感知行为模型中,对于旅游意向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熟悉度,它通过4条路径对旅游意向产生间接和直接影响,其总影响达到了0.591;其次为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它们对旅游意向的总影响效果分别为为0.546和0.378。  相似文献   

10.
结合问卷调查,对山东文物旅游市场的客源结构和游客行为特征作了初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山东省文物旅游客源市场的目标层次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如下开发对策:1.采取市场细分战略;2.加强文物旅游区之间的联合营销,打造山东省文物旅游的品牌;3.选择优势项目,打造旅游精品;4.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资源;5.进一步加大促销力度。  相似文献   

11.
淡季旅游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瓶颈。基于中国乡村旅游目的地典型代表——江西婺源的个案研究,借助ROST CM6软件网络文本分析功能,挖掘与剖析婺源游客的淡季出游行为。淡季游客画像显示:游客主要选择秋冬季出游;多数游客在婺源逗留1~3天;结伴同游、家庭共游现象比较普遍;出游方式更倾向于自助自驾。高频词排序与聚类分析表明:游客消费行为具有明显的地方依恋倾向;游客审美行为具有乡土乡愁元素情结;游客权衡取舍行为取决于对服务势能的评估。最后提出制定淡季景观提升计划,促进全域全时旅游发展;文化赋能淡季旅游发展,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与迭代;打好淡季旅游产品组合拳,培育淡季个性化出游市场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无景点旅游"是与传统的景点旅游相对应的既有区别又有内在关联性的一种旅游新模式,是在景区(点)人满为患且门票价格过高,旅游需求趋向于个性化、理性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兴旅游方式。从"无景点旅游"内涵、特点、源动力、决策模式等方面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并基于长沙和张家界旅游市场的实证调查数据,从人口学特征、决策方式、行为特征等方面分析了"无景点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从旅游企业、旅游市场与产品开发、旅游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当前,旅行社行业的恶性竞争,已成为严重影响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其最直观表现是旅游市场上的价格混乱。尽管政府也采取了诸多规制措施,但旅游市场的这种混乱局面仍没得到有效遏制。基于此,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及模型,从政府规制作用视角,探求这一悖论存在的根源——政府寻租行为及其在旅游市场中畸形的利益博弈。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在现行经济社会体制下政府规制并不一定是对市场失灵最有效反应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老年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浅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先对开发老年旅游市场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对老年人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概括,针对旅行社工作实务提出几点营销策略,希望有更多的学者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旅行社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等方面的问题日益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韶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解决旅行社业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地方政府、旅行社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密切合作,在市场开放、行业管理、整合协作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旅游需求是旅游供求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上海国内旅游市场的问卷调研,重点分析了上海国内旅游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行为决策、时空分布规律和需求结构.在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的同时,提出发展上海国内旅游的4条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在建设海西旅游区的背景下的福建省博物馆旅游开发,分析了福建博物馆旅游与海西旅游区的关系,对福建省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的旅游资源、客源市场以及旅游接待等条件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建博物馆旅游产品的线路设计、市场开发、支撑系统建设以及博物馆的保护与更新等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和旅游者阅历的增长,无景点旅游成为人们追求个性化的新兴旅游方式。以2009年10—11月在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上采集到的第一手意愿性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二元Logistic离散选择模型,系统分析了影响游客选择无景点旅游这种新型旅游方式的影响因素,认为游客的年旅游次数、网络利用程度、文化程度、出行交通工具、税后月收入等因素显著影响其选择无景点旅游的概率。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功能,准确率达到75.5%,这对于我国今后无景点旅游的发展,特别是对于旅游目的地地区相应完善其旅游设施及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入境游一直以来都是上海旅游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如何进一步有效拓展入境游市场是未来上海深化都市旅游发展的关键.文章以上海国旅的入境游经营实践为基础,从旅行社的角度来分析和审视近年来上海入境游市场的发展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