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轴心受压钢管混凝土短柱中混凝土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Mohr-Coulomb线性强度准则对钢管混凝土短柱中的核心。混凝土的强度进行了分析,导出了三向受压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与有关试验教据基本一致,为轴心受压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8根不同参数的矩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进行了轴心受压试验,对试件的破坏形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个基于线性莫尔强度准则的轴心受压矩形钢管混凝土短柱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用其他文献的试验成果进行了验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传统的混凝土柱横截面和脆性过大,在高层建筑的运用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钢管混凝土柱虽然以其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混凝土延性好、施工简便以及造价经济合理等一系列优点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混凝土柱,但是其耐火极限低,将会造成重大的灾害。对超高层大截面钢管柱施工技术的研究,从钢管柱的焊接、混凝土的浇筑工序、振捣工序以及特殊部位的处理等方面都做了适当的改进,使得钢管混凝土柱的施工技术的操作过程更安全可靠,成型质量也能达到规定的要求。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分析和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钢管混凝土结构计算的基本条件,对构件在临时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5.
以某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为例,对型钢混凝土框架梁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完成满足规范和使用功能要求的截面设计。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钢管混凝土构件的计算条件,对构件在临时荷载作用下受弯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7.
钢管混凝土拱桥在顶升混凝土时可能堵管,瞬间顶升压力过大会造成管壁撕裂现象。在增加支撑的基础上采用钢管局部加固修复、二次顶升混凝土、对不密实部位灌浆处理等方法处理管壁撕裂和二次混凝土浇筑问题。经超声波检测和桥梁动静荷载试验,修复后钢管混凝土拱桥满足设计要求。因此此类方法能有效地解决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过程中管壁撕裂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8.
坡积层斜坡可能滑移面的分析和确定是斜坡稳定性评价的基础和先决条件。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厚度不大的坡积层斜坡与下伏基岩接触面是斜坡堆积体的第一不连续面,也是斜坡失稳的滑移面。但对大型坡积层的斜坡,由于该类斜坡物质构成的差异和下滑动力解体原因,或滑前坡体内部应力场的变化常产生双层滑面,并在失稳过程中产生双层滑移。笔者在对新滩斜坡进行系统地质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发现该斜坡在沿下伏基岩面发生整体下滑的同时坡体的上层还产生二次平行下滑,即产生双层滑移。这是不同其它滑移规律的一种独特滑移现象。在系统分析和研究双层滑移规律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坡积层斜坡双层滑移物理模型,指出双层滑移模型是由双层滑移面和双层滑移体构成的。同时,根据滑面的组合关系和形成机制对斜坡滑移进行了分类,指出单层滑移可分为第一滑面型,第二滑面型和混合滑面型;双层滑移可分为惯性分异型和摩擦力控制型。本文在双层滑移物理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双层滑移的数学模型并用以定量确定第二滑面(S_2)的临界深度。并用数学模型对新滩斜坡姜家坡段进行了定量计算并发现第二滑面深度的计算结果基本与斜坡失稳后的地表变化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和柱的大偏心受压的解构分析,根据应力-应变协调变形原理,修订平截面假定为Y变截面假定,通过能量守恒原理和刚度定义的分析,解构柱与梁为轴心受力构件和连接轴心受力构件间的Y形连接件,修订柱的箍筋也是主筋。建议柱轴压比的表现形式,统一了裂缝和挠度的计算原理。  相似文献   

10.
建设项目实施阶段业主方合同界面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复杂项目涉及众多参与方,业主与项目各参与方建立的合同形成一个复杂的合同体系,产生许多合同界面.如何做好合同界面管理是业主方合同管理的难点,也是成功的项目管理必不可少的.合同界面管理的主要工作在工程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治理是当前集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指出了产业集群的组织特殊性和治理机制,分析了产业集群治理与竞争力、产业集群治理与动力机制以及产业集群治理与模块化等研究方面的问题,认为通过有效的治理可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以期为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同构根源剖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产业同构现象已成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显著特点,众多学者对导致该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可能引致的后果展开论述。但由于研究分析都建立在静态分析基础之上,对造成产业同构的原因无法给出清楚的答案。该文运用时间序列数据,从产业发展的历史角度分阶段深入剖析影响产业同构的不同因素,研究了长三角地区在“产业同构”形式下的内在联系,揭示了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的根源,为更好地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良性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的内在竞争力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界定的竞争力效应,一方面在于从学习效用和区域资源利用能力上产业集群中所获取的正面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在“柠檬”问题和负的外部性上,产业集群具有很高的对不利于集群发展的多种因素的经济规避能力。这就是产业集群所以能够在世界各地长盛不衰的内在经济机理,也由此得出了结论,即产业集群战略是促进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是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战略已经成为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战略模式之一.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分工协同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特征,对提升中小企业成本竞争力和创新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东部产业集群的极化效应对西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业集群是东部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但东部产业集群产生的极化效应使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新的后天优势,不利于东部产业的西移,东西差距会进一步扩大.因此,西部地区应采取相应策略培植本地区的竞争力,尽量减少东部集群极化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及其对西安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它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但是在西安区域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诸多困难。本文试图从集群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强大的生命力角度来阐明产业集群对于促进西安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加速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其发展程度成为了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但是一些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也造成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产业集群生态化问题被提到日程上来。采用扎根理论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对辽宁省制造业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据此提出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以促进辽宁省产业集群生态化水平的提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内产业集群主要有自发发展起来的和基于“嵌入”而发展起来的两种演化过程,集群演化是经济演化的过程,同时具备组织系统论的自组织变迁规律。实证对比国内两种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发现自发生成的产业集群具备更多的系统演化的规律和特征。然而现实中的区域产业集群战略多是基于“嵌入”的产业发展思维,忽视了系统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扩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是一个通过投入各类技术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系统过程。技术创新扩散使一项技术创新的潜在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促进技术经济系统向高级化发展。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有效温床,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动力源泉,产业集群增强了技术创新扩散。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形式,把产业和区域有效结合起来,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文章以河南省为例,在对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